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关于疲劳性骨折,多数文献对下肢,尤其对足部疲劳性骨折均做了大量报道。据统计,全部疲劳性骨折中80%发生于足部,约有50%发生于跖骨。因为这类骨折易发生于长途行军之后,首先由外科军医所认识,故又名行军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F—9816型数字脑电地形图检查仪对43例不同程度颅脑外伤患者检查,并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3例颅脑外伤患者经BEAM检查显示:38例异常,5例正常,检出阳性率为88.4%;经CT检查显示:9例异常,34例正常,检出阳性率20.9%。结论 脑电地形图检查对于脑外伤,尤其是脑震荡只是功能性改变时检出阳性率高。对于脑机能性损害,BEAM比CT敏感,且有利于疾病的筛选、预后的判断和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3.
疲劳性骨折是一种超负荷骨微损伤的积累结果,在部队中常见于新入伍的战士,尤其在集中训练阶段较易发病.临床症状主要以局部疼痛、肿胀为主,严重者骨质断裂,影响正常活动和训练.2004.年12月~2008年2月,我院共收治股骨疲劳性骨折33例,均为股骨下段闭合性骨折.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及治疗、预防措施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3年8月~2007年7月采用AF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28例。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2~24个月,术后脊柱生理弯曲、伤椎高度、椎管矢状径、Cobb′s角均有满意恢复。结论AF系统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四肢关节周围骨折后关节功能康复的措施与长期效果.方法 针对四肢关节周围不同的损伤程度、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内固定器材及不同的个体,制定个体化、科学化的锻炼方法.结果 随访78例经以下方法锻炼的四肢关节周围骨折内(外)固定患者6~25个月,平均18个月,按国际通用各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占92.3%.结论 对四肢关节周围骨折经内(外)固定后早期实施综合性康复措施可有效促进受损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诊断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中的作用。方法对73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做TCD检测,分析其结果。结果73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TCD检测均发现血流速度异常,表现为多支或单支血流速度增快。其中,单支血流速度增快有25例(占34.2%),2支以上有48例(占65.8%);年龄(40岁45例,(占61.6%),)40岁28例(占38.4%)。结论脑血管痉挛多发生于青年人群,TCD对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诊断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筋膜间室综合征(osteofascia compartment syndrome,简称OCS)并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治疗的新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6年5月创外科治疗的34例OCS并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早期小腿深筋膜广泛切开减压的同时行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的方法 .结果 34例均达解剖复位,术后随访8~17个月余,平均13.2个月余.除1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针孔感染外,去除外固定器后肢体功能恢复均较满意,无再骨折发生,无小腿肌肉坏死或挛缩,无肾功能衰竭发生.结论 对于OCS合并胫腓骨闭合性骨折的患者应视为潜在性开放性骨折处理,采取早期切开筋膜减压并一期行骨折复位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自21303至2007年共手术治疗各型跟骨骨折30例(32足),男26例,女4例。伤因:坠落伤21例,车祸伤6例,其他伤3例。年龄16~50岁,平均28岁。合并全身其他骨折8例。按Essex Lopresti分型,Ⅰ型:舌形骨折4足;Ⅱ型:压缩骨折20足;Ⅲ型:严重粉碎骨折8足。均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入路均为外侧“L”形扩大入路,术后不用石膏固定,2—3d后即行不负重功能锻炼,8-10周后逐渐负重锻炼。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术后功能评价。本组32足骨折中,优19足,良9足,可4足,优良率87.5%。结论恢复距下关节面及跟骰关节面平整,维持正常足弓形态和跟骨宽度是治疗的重点,恰当地选择手术指征、手术人路,正确地骨折复位和术后处理是治疗的关键,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预防骨折后合并深静脉血栓(DVT)的经验,探讨综合预防、护理措施的可行性。方法针对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350例中仅1例出现D、11症状,彩超和造影证实DVT。结论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护理措施,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