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在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到2016年8月经手术病理切片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资料完善和术前行CT增强扫描并获得完整图像的160例,随机分成训练集(103例)和验证集(57例),运用Matlab软件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筛选,建立影像组学标签。结合获得的影像组学标签和临床资料建立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影像组学模型(radiomics predictive mode)并进行验证。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术前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效能。结果:影像组学标签为食道癌病理分化程度显著的独立预测因素。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组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791,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72.3%;在验证集中的AUC值为0.757,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73.0%。结论:基于CT影像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对于术前预测食管癌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小型猪腹部大血管及肝实质强化峰值及达峰时间的影响。方法 对3头健康小型猪行3种方案交叉重复CT扫描,每组方案扫描6次,碘总量均为600 mgI/kg体质量,A组:碘浓度270 mgI/ml,注射流率3.4 ml/s,IDR 918 mgI/s;B组:碘浓度370 mgI/ml,注射流率2.5 ml/s,IDR 925 mgI/s;C组:碘浓度370 mgI/ml,注射流率3.4 ml/s,IDR 1258 mgI/s。比较不同注射方案下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主干、肝中静脉及肝实质的强化峰值及达峰时间,对图像强化效果进行评分。结果 达峰时间腹主动脉C组小于B组,下腔静脉C组小于A和B组(P均<0.05),门静脉主干、肝中静脉和肝实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强化峰值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主干和肝中静脉C组均大于A组和B组(P均<0.05),肝实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图像强化质量优于A组(P<0.05),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比剂IDR可影响猪腹部大血管强化峰值,碘总量一定时,肝实质强化模式不受对比剂碘浓度、注射流率及IDR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钼靶(MG)、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诊 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癌的女性患者109例,以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 准,比较和分析MG、CT及DCE-MRI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 值。结果纳入的乳腺癌患者中,39.4%(43/109)的患者病理确诊LNM。MG诊断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 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4.0%、84.8%、56.9%、37.5% 和60.0%。CT诊断腋窝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57.6%、71.6%、58.8%和92.7%。DCE-MRI诊断腋窝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 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65.2%、77.1%、64.1% 和95.6%。与病理结果相比较,MG、CT、DCE-MRI 的κ值分别为-0.13、 0.459、0.558。MG的特异度高于CT和DCE-MRI,但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低于CT及DCE-MRI,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CE-MRI与CT相比,前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腋窝LN 有无转移,DCE-MRI 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CT 和MG,而CT 明显优于MG。 DCE-MRI和CT均可以提供相对较准确的LNM相关情况,在这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MG常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信 息,利用MG判断LNM时必须谨慎,并结合其他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分期CT的影像组学标签对乳腺癌Ki-67增殖指数无创预测的附加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245例,且均为临床术前评估分期需行常规胸部CT增强扫描,按时间顺序分为训练组(145例)和验证组(100例)。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基于病灶三维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mRMR算法及Boruta算法筛选组学特征并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标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训练组中影像组学标签预测Ki-67增殖指数的效能,并以获得的预测阈值在验证组中进行验证。结果:最终获得由8个组学特征构成的影像组学标签,其对于乳腺癌术前Ki-67增殖指数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82(95%CI:0.691~0.874)和0.781(95%CI:0.686~0.876)。结论:基于术前分期CT的影像组学标签在预测Ki-67增殖指数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也是术前常规胸部CT增强扫描在辅助临床分期之外的附加价值,有潜力成为一种无创方法来实现术前对Ki-67增殖指数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并探讨与良性囊实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breast intraductal papillomatosis,BIDP)的鉴别。方法:回顾并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9年10月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并在术前行MRI检查的10例乳腺EPC患者及10例囊实性BIDP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乳腺EPC的MRI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特点,并探究其与囊实性BIDP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差异。结果:10例EPC均为结节/肿块型,其中8例为囊实性肿块,3例出现液平,2例合并导管扩张。乳腺EPC患者的平均年龄[(65.50±11.64)岁]显著大于囊实性BIDP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两组患者在实性部分抑脂T2WI信号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其余MRI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EPC在MRI上常表现为囊实性结构,实性部分在T2WI抑脂相常呈高或等信号,结合患者的年龄及MRI表现有助于与囊实性BIDP鉴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