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微创术合活血化瘀法治疗重症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微创术+诺新康)和对照组(微创术)共76例,两组均使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治疗组于术后即加用诺新康40mg/d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点,如无不良反应,3d后改为80mg/d,2个疗程28d.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2周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术合活血化瘀法治疗重症出血性脑卒中较单用微创清除术,能明显提高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骑跨型小脑幕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9例骑跨小脑幕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9例,女性占多数。对主要向幕上发展的采用颞枕及其幕上下联合入路,对幕镰型后方者采用枕部或枕-枕下联合入路,肿瘤主体在后颅窝者采用乙状窦后及其幕上下联合入路。结果本组全切肿瘤8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新增神经功能障碍3例,偏瘫1例。结论骑跨型小脑幕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必须个体化设计,尽可能采用简便适用的手术入路。正确的手术入路和对局部解剖的熟悉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24例颅咽管瘤都位于鞍区。术前准备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和癫痫的预防。手术均采取翼点入路,采用显微技术从鞍区各个手术间隙分块切除肿瘤。术后处理主要包括严密观测病人的意识、尿量和血清电解质,及时防治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预防癫痫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结果22例病人显微镜下肿瘤全切,2例肿瘤有少部分残余,术后无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16例发生了尿崩症,12例发生了电解质紊乱,6例发生了体温失衡。经过处理后,电解质紊乱和体温失衡完全纠正,13例尿崩症痊愈,3例得到了缓解。结论根据肿瘤的扩展范围以选用最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熟悉鞍区的各个手术间隙解剖并在术中充分利用之是完成颅咽管瘤全切除术的关键。术前采用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术后严密监测尿量和血电解质,积极处理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步复迈联合微创术治疗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步复迈注射液 (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 )联合微创术治疗重症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步复迈 微创治疗 )和对照组 (微创治疗 )共 76例 ,两组均使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 ,治疗组于术后 3d另加用步复迈 2 5 0mLQdivgtt,连续 2 8d(2个疗程 )。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②治疗 4周后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步复迈联合微创术治疗重症出血性脑卒中较单用微创清除术 ,能明显提高有效率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对脑膜瘤中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hTRT)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研究其与脑膜瘤的恶性程度、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及预后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 .病例资料 :选取 2 0 0 0年 8月~2 0 0 1年 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同济医院脑外科手术切除的脑膜瘤标本 43例 ,其中男 1 6例 ,女 2 7例 ,年龄 1 8~ 56岁。初发病例 31例 ,复发病例 1 2例。2 .脑膜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级 :对所有病例的苏木素 伊红 (HE)染色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级。分级标准为 :肿瘤细胞不伴有丝分裂或局灶性坏死以及单个的非典型性为良性型 ;若整个切片…  相似文献   
6.
<正> Dandy——Walker 畸形是一种先天性颅内异常,临床报导较少。我科收治一例颅裂患者,经 CT 扫描证实合并本病,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患者女,15岁,住院号186604。出生后枕部有一枣样大包块,家长可触及其下方颅骨缺损。随年龄增长,枕部包块、颅骨缺损及头围逐渐增大。4天前出现剧烈头痛伴喷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成年人脑皮质神经干细胞系,为临床自体移植治疗脑损伤提供资料。 方法:实验于2002-09/2004-05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干细胞中心实验室进行,外科手术获得成年人脑皮质碎片(已签定自愿同意书),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培养神经干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进行鉴定。 结果:部分成人脑皮质细胞,在体外分裂增殖形成细胞球,能进行连续传代,并分化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3种主要类型细胞:具有一个或两个长突起、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神经元样细胞,具有多个粗大突起、分支较多而胞体欠规整的星形胶质样细胞,具有多个细长突起、分支较少而胞体小且规整的少突胶质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分别具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结论:成人脑皮质的部分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引起截瘫,致残率很高,对社会对家庭影响很大。脊髓损伤是神经内外科和骨科共同的研究课题。大部分脊髓损伤在解剖上并未完全断离,但脊髓损伤后由于继发性损害发展为完全性瘫痪时骨科处理侧重于骨折的复位固定,神经外科侧重于受压的脊髓和神经根的减压处理。当无手术指征时,这种完全截瘫病人,往往转到神经内科。所以脊髓损伤也应象大脑损伤一样,针对不同治疗窗口期,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才能更大限度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当前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加以了解与评价,对指导临床治疗很有必要。一、脊髓损伤的非药物治疗(一)手术…  相似文献   
9.
自 1996年以来我科收治中颅窝底肿瘤 83例 (占同期颅底肿瘤的 77.4 % )。利用显微镜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 ,均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5 1例 ,女 32例 ,年龄最小者 8岁 ,最大者82岁 ,平均 39岁。肿瘤部位及病理分型 :巨大垂体腺瘤 2 3例 ,蝶骨嵴脑膜瘤 2 2例 ,颅咽管瘤 2 0例 ,三叉神经鞘瘤 6例 ,岩骨尖区脑膜瘤 6例 ,中颅窝底海绵状血管瘤 2例 ,脊索瘤 2例 ,中颅窝底成骨肉瘤 1例 ,颞叶底部髓细胞瘤 1例。1.2 方法 对鞍结节脑膜瘤和巨大的垂体瘤 ,以及颅咽管瘤 ,采用经翼点入路或经翼点—额下…  相似文献   
10.
经口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口鼻蝶入路的适应征及手术方法。方法18例垂体瘤患者经口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随访2个月。2年,肿瘤消失17例,死亡1例。结论经口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