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AIH)是低血糖的一种少见原因,其临床特点为自发性低血糖发作、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抗体或胰岛素受体抗体阳性.根据自身抗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在无外源性胰岛素应用时出现针对内源性胰岛素的抗体(IAA)阳性,称为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1970年由日本Hirata等首次报道,又称Hirata病[1];(2)是针对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的抗体(IRA)阳性,称为B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TBIRS),较罕见[2],部分可出现低血糖.我院自2009年报道1例IAS后[3],陆续出现数例,现再报告3例IAS患者,以提高临床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应用维格列汀治疗的疗效及对胰岛素剂量的影响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本实验为前瞻性、开放性、前后自身及空白对照的临床研究。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110例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维格列汀50mg,每日2次,治疗12周,对照组为109例应用胰岛素治疗12周的患者,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糖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HbA1c由基线的(9.27±1.42)%降至(7.82±1.36)%,下降了(1.45±1.03)%,对照组HbA1c由基线的(8.86±1.06)%降至(8.02±1.32)%,下降了(0.84±1.13)%,两组下降幅度均P<0.05。以HbA1c≤6.5%和HbA1c≤7.0%为目标值,治疗后试验组达标率为16.36%和43.63%,较治疗前增加12.76%和33.63%;试验组胰岛素用量由基线的53.9IU/d降至41.2IU/d,剂量减少23.56%,对照组胰岛素用量由基线的66.7IU/d降至58.3IU/d,剂量减少12.59%,两组胰岛素减少量P<0.05;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有明显改善;患者平均每日药品费用较治疗前无明显增加(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共14例患者(12.7%)发生一般性低血糖事件(24件·次),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与对照组比较,低血糖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利于实现HbA1c达标,并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渴络欣胶囊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晨服培哚普利叔丁胺片,4 mg/d,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渴络欣胶囊,4粒/次,3次/d。两组疗程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等]、相关量表[肾脏病生活质量量表1.3(KDQOL-SF 1.3)、简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及血清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4.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52%(P<0.05)。治疗后,两组气短乏力积分、咽干口渴积分、肢体麻木积分、肢体麻木积分、腰膝酸软积分、畏寒肢冷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24 h UP、尿蛋白排泄率(UAER)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肾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KDQOL-SF 1.3评分均显著增高,而DASS-21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KDQOL-SF 1.3评分和DASS-21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ASH-1、HMGB1、CXC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VASH-1、HMGB1、CXC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渴络欣胶囊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控制肾组织纤维化,在患者症状和负面情绪减轻、肾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获得更佳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静脉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出现急性期不良反应(APR)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2年8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骨科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07例,均应用唑来膦酸5mg静脉注射。分为发生APR组[APR(+)]及未发生APR组[APR(-)],比较两组之间年龄、BMI、是否曾服用钙片、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双膦酸盐等因素与APR的相关性。结果 (1)107例患者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其中发热78例(72.9%);肌肉痛51例(47.7%);发热和胃肠道反应2例(1.9%);(2)APR(+)组BMI水平、曾使用双膦酸盐比例低于APR(-)组(P0.05),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比例高于APR(-)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和使用双膦酸盐为APR的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唑来膦酸(5mg)静脉注射后急性期不良反应较常见,多为一过性。高BMI及曾使用双膦酸盐可减少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71岁。因烦渴、多饮多尿、乏力纳差1个月于2012年7月16日入院。患者5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规律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2 h血糖88 mmol/L,餐后2 h血糖810 mmol/L。2个月前多次出现心慌、出汗症状,监测血糖4.110 mmol/L。2个月前多次出现心慌、出汗症状,监测血糖4.15.3 mmol/L,进食后症状缓解,遂停用格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在院内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非内分泌科住院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但血糖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82例,其中调整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50例(德谷门冬组),调整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治疗组32例(胰岛素泵组)。分析两组一般特征,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血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血糖波动指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 MAGE)、血糖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absolute means of daily difference,MODD)],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患者及相关科室医生满意度等。结果 治疗10天后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胰岛素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空腹血糖、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变化、医生满意度两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