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院与SARS救治相关工作人员的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和红细胞补体Ⅰ型受体的数量进行研究,同时设立院外教师及战士等非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结果发现,SARS病区及门诊、检验医务人员的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EIIAF)显著低于非SARS病区医护人员及机关工作人员,密切接触未被感染的医务人员的红细胞CR1数量全部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平均水平,现将具体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两种方法检测乙肝HBsAg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胶体金联免疫吸附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方法 :用乙肝表面抗原胶体金联免疫吸附试剂 (GCISA)和酶联免疫试剂 (ELISA)检测各种肝炎病人血清 90 9份 ,正常人血清 173份及乙肝表面抗原质控标准品。结果 :GCISA和ELISA分别检出 773和 770份阳性样品 ,总符合率为97 0 %。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质控标准品 ,GCISA的灵敏度为 1ng/ml,ELISA为 1~ 2ng/ml,且两种方法都只与HBsAg有特异反应 ,与乙肝病毒核心抗原、e抗原无交叉反应。结论 :GCISA检测血清中的HBsAg特异性强 ,灵敏度与ELISA一致 ,在检测单份样品时较ELISA简单快速 ,观察结果直观 ,不需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蕊  史佳彬  唐善令 《人民军医》2002,45(4):221-222
近年来 ,拉米夫定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 ,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欲进一步提高清除病毒的有效方法须机体免疫系统参与。为此 ,我们于 2 0 0 0年 2~ 12月用免疫调节剂胸腺五肽对乙肝病人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 ,将拉米夫定联合胸腺五肽与单独应用拉米夫定进行了疗效对比 ,前者效果较佳。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按 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标准确诊为慢性乙肝轻、中、重度 ,HBsAg、HBeAg和HBA DNA均为阳性。分为拉米夫定、胸腺五肽 (联合 )组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拉米夫定 (单用 )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传染病患者葡萄球菌分离株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7株葡萄球菌均来源于2000年1月~2002年12月传染病医院的住院患者的标本,细菌培养按常规方法,用VITEK仪及生化鉴定,并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传染病患者葡萄球菌分离株占本院细菌总检出率的19.3%,葡萄球菌分离株的分布以男性中老年患者为主。91.30%为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占优势。SAU产酶率62.7%,MRSA发生率25.4%。SCON产酶率60.8%,MRSCON发生率58.8%。MRSCON与MRSA除耐青霉素及苯唑西林外,对头孢菌素及加酶抑制剂者耐药率较高,同时耐氟喹诺酮类、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复方磺胺甲恶唑。而且MRSCON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及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显著高于MRSA。MSSCON及MSSA对青霉素、氟喹诺酮类、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均存在且有差异。[结论]传染病患者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来源、分布、组成、产酶率及耐药情况有其特点,需不断监测和总结规律性,为临床区别对待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部位气单胞菌感染的特点、药物敏感性及预后.方法搜集不同部位的气单胞菌感染病例及菌株,加以分析比较.结果气单胞菌感染的特点是血液中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腹水及大便中以温和气单胞菌为多,血液及腹水感染的气单胞菌以院内感染为主,主要发生于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预后较差,而肠道气单胞菌均为院外感染,主要与不洁饮食有关.不同部位感染的气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比较略有不同,但无显著差异.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包括头孢吡肟、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及头孢曲松.肠道气单胞菌感染治愈率达100%;而败血症及腹膜炎的病死率分别达28.6%及37.5%.结论不同部位气单胞菌感染的预后不同,患者的整体状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艾滋病病毒Ⅰ/Ⅱ型(HIV-1/2)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与血液HIV-1/2抗体检测试剂的一致性.方法 分别取已知HIV感染者及未感染者餐前及餐后10分钟、餐后1小时,饮酒前、饮酒后,牙周疾病患者、健康志愿者的口腔黏膜渗出液标本,检测HIV-1/2抗体.同时平行采集上述人群的血清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1/2抗体.并进一步通过ELISA方法检测标准血清转换盘,同时用此试剂检测该感染者的口腔黏膜渗出液标本中的HIV-1/2抗体.结果 15例已知HIV感染者(餐前、餐后10分钟、餐后1小时,饮酒前、饮酒后)口腔黏膜渗出液标本为阳性,其余口腔黏膜渗出液标本均为阴性;15例已知HIV感染者血清标本均为阳性,1例健康志愿者血清标本呈阳性(后经Western Blot试验确认为阴性),余血清HIV抗体均为阴性.该口腔黏膜渗出液HIV抗体检测试剂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与ELISA检测的一致性为99.85%.血清转换盘实验结果显示,血清标本于感染后的33天检出阳性,口腔黏膜渗出液于感染后的28天检出阳性.结论 利用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HIV-1/2型抗体与现行的血液ELISA检测结果相近.口腔黏膜渗出液标本采集方便而且危险性小,在采血较困难的人群、基层医疗机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等,可考虑使用口腔黏膜渗出液进行HIV抗体的初筛检测.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8岁。因乏力、尿黄半个月,以乙肝活动型、肝硬化,于1998年11月26日第3次入院。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73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04U/L,总胆红素(TBIL)91.8μmol/L,凝血酶原时间为22.9s,活动度为0.36%。纤维蛋白原(FIB)1.44g/L,血小板(PLT)139×109/L。1998年12月10日发热,体温39℃,腹水及血培养均为肺炎克雷伯菌。诊断为原发性腹膜炎、败血症。先后以罗氏芬、舒氨西林治疗,血培养转阴性,体温下降至38℃以下。但于12月14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为33.1s,活动度为0.22%,即给予静滴凝血酶原复合物300U(3支/d)…  相似文献   
8.
乙肝患者外膜蛋白血清学检测及对于判定HBV DNA复制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血清中PreS1-Ag、PreS2.Ag、大蛋白(LP)的检测意义及其对判定HBV复制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1例HBV感染血清的PreS1-Ag、PreS2-Ag、HBV-LP及HBVM,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PreS1-Ag、PreS2-Ag、LP、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S2-Ag、LP检出阳性率均高于HBeAg;LP的检出阳性率与HBVDNA的检出阳性率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且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HBV-LP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reS1-Ag、PreS2-Ag、LP较准确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是HBVM有益的必要补充;血清中HBV-LP的含量与HBVDNA的拷贝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北京地区肠道致病菌的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本地区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来我院就诊1154例腹泻患者粪便进行培养,分离出肠道致病菌389例,并对其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肠道致病菌阳性率为33.71%,7月和8月为腹泻发病高峰,占全年的60.15%。致病菌分布以志贺菌中F4为首位,其次为宋内志贺菌和副溶血弧菌。药敏结果氨苄青霉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6.0%、71.0%。[结论]头孢类药物耐药率显著低于喹诺酮类药物中的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X^2=9.772,P〈0.01)。加替沙星耐药率低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X^2=3.937,P〈0.05)。所以临床在治疗感染性腹泻时,头孢类药物和加替沙星是很好的选择。北京地区肠道细菌染性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有明显季节差异,有菌群流行变化趋势,应密切监控,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患者检出产TEM型耐药基因的多重耐药气单胞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气单胞菌产 β 内酰酶的情况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减少耐药菌产生并控制其传播。方法  4株多重耐药的气单胞菌分离自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的住院重症肝硬化患者 ,TEM耐药基因检测用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结果  4株多重耐药的气单胞菌为分离自血液及腹水中的温和气单胞菌 1株、嗜水气单胞菌 3株 ,检测TEM阳性的有 3株 ,此3株经测序 ,序列均为TEM-1型。重症肝硬化患者感染多重耐药的气单胞菌可直接影响其预后 ,死亡率达 3 4。结论 我国肝硬化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气单胞菌中检测到TEM 1型 β-内酰酶 ,检出率为3/ 4 ,TEM-1耐药基因是气单胞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加用酶抑制剂可对抗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