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血道和淋巴道转移是癌细胞形成远处转移的主要途径。淋巴道转移是恶性肿瘤难以根治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肿瘤细胞转移至局部淋巴结可被视为肿瘤转移的早期信号,常用来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或作为确定治疗方案的依据。自从Folkman最早提出肿瘤新生血管的观点以来,肿瘤相关血管生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转移的另一通道一淋巴系统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缺乏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已经成为研究肿瘤淋巴管的主要障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逐步摸索,已经发现了几种较为理想的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硼公绍加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的部分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所有纳入试验的参考文献,采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病例总数3 325,复发例数353.Meta分析结果显示原发于声门下区的喉癌(肿瘤部位),手术切缘肿瘤细胞阳性,术前发生淋巴转移,低分化鳞癌是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原发于声门下区(肿瘤部位),术前淋巴转移与否,切缘情况,鳞癌分化程度与喉癌喉切除术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3.
双羽  李超  黄永望  吴双 《肿瘤防治研究》2015,42(10):1024-1026
目的 分析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声门型喉癌局部复发与前联合受侵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3年10月于我科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73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资料。其中病变侵犯前联合组25例,病变未侵犯前联合组48例。术后随访18~82月。比较病变侵犯前联合组与未侵犯前联合组的局部复发率。结果 3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后死亡4例,局部复发率15.07%(11/73)。其中Tis局部无复发;T1a复发率为8.33%(3/36)、T1b为41.67%(5/12)、T2为33.33%(3/9)。病变侵犯前联合组复发率36%(9/25);病变未侵犯前联合组复发率4.17%(2/4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侵犯前联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复发率高,其治疗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利用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D2—40计数40例LSCC组织及相应的喉正常黏膜组织中的淋巴管数目。结果:LSCC组织中癌周D2—40(+)管腔密度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2组癌周D240(+)管腔密度低于T3/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淋巴结转移组癌周D2—40(+)管腔密度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型组癌周D2-40(+)管腔密度低于声门上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周D2—40(+)管腔密度在高、中、低不同分化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淋巴管主要是指癌周淋巴管,癌周LVD与LSCC的进展和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会厌炎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9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诊治的10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病历资料,针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发病季节、喉局部病变、入院时体温、白细胞计数、吸烟史、饮酒史、过敏史10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时间、喉局部病变、饮酒史、过敏史4项与急性会厌炎的预后呈显著性相关关系(P值分别为0.024、0.009、0.001、0.003).结论 对于急性会厌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性应有足够的认识.急性会厌炎的发生及预后与发病时间、喉局部病变、饮酒史、过敏史4项因素密切相关;有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应行间接喉镜检查以防误诊、漏诊;对重症急性会厌炎应及早行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6.
头颈部前哨淋巴结(SLN)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区域淋巴结整体有无转移,极具应用价值。对SLN进行高效、准确的检测是决定能否将其运用于临床的关键。本文拟对SLN的概念、历史演变、定位方法、必要性、存在问题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教师的嗓音健康现状,探讨诱发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嗓音疾病的相关风险因子。方法对天津市47796例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咽喉部、嗓音检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天津市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嗓音疾病的总体患病率为33.81%(16160/47796),其中患病率最高为肥厚性声带炎19.80%(9456/47796),其次是血管性声带炎14.790%(7064/47796),声门闭合不全6.64%(3174/47796),声带小结2.58%(1234/47796),声带息肉1.93%(920/477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嗓音疾病与教师性别、学区、教龄、日授课学时、班容量、教师对讲话响度的主观评估、吸烟等因素有关。结论天津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嗓音疾病患病率高,应展开针对教师的咽喉嗓音健康教育和嗓音保健活动,预防嗓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