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厉乔  陈斌  郑磊  叶薇  陆梦丽 《浙江医学》2016,38(23):1861-1863
目的探讨线粒体辅酶Q(MitoQ)对高脂饮食大鼠心肌功能的作用。方法将36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MitoQ组(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加入MitoQ继续喂养4周)、高脂组(高脂饲料喂养20周)和正常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20周)各12只。先行经胸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再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测量乳头肌水平左心室短轴观各个节段最大收缩期运动速度(Vs)、最大径向应变(着r)、最大切向应变(着c)、最大收缩期径向应变率(SRr)、切向应变率(SRc)等指标;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3组大鼠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组Vs、着r、着c、SRr、SRc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亦低于高脂+MitoQ组(均P<0.05)。高脂组较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肌纤维断裂,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生;高脂+MitoQ组较高脂组心肌细胞排列规整,未见明显的肌纤维断裂,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减少。结论高脂饮食会损害大鼠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MitoQ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和增强CT于肾脏囊性占位Bosniak分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2年8月共50例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肾脏囊性占位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同时段进行超声造影与CT增强检查,并予Bosniak分级。结果 手术患者中超声造影分级为Ⅰ级3例(6%),Ⅱ级10例(20%),ⅡF级10例(20%),Ⅲ级14例(28%),Ⅳ级13例(26%),CT增强分级为Ⅰ级3例(6%),Ⅱ级15例(30%),ⅡF级5例(10%),Ⅲ级12例(24%),Ⅳ级15例(30%)。此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均与手术金标准结果高度一致(Kappa值分别为0.841和0.682)。结论 超声造影与CT增强对于肾脏囊性占位有相仿的定性诊断准确率,超声造影具有独立的临床应用优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介入治疗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DBLA)的2种置管引流方法(连续灌注和单纯引流)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分析连续灌注引流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70例DBL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连续灌注(连续灌注组,85例)和单纯引流(单纯引流组,85例)2种方法进行治疗,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术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探讨连续灌注组介入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运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及计算系数,并由此构建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的预测模型。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灌注组平均术后拔管时间为(21.1±12.4)d,明显短于单纯引流组的(29.1±14.9)d(P<0.05);连续灌注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6.2±6.6)d,明显短于单纯引流组的(27.8±8.0)d(P<0.05)。连续灌注组术后拔管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脓肿含气、脓肿多房、合并胆道结石、血浆白蛋白和体质量指数(BMI)(P<0.05);术后住院时间的唯一影响因素为:合并感染性休克(P<0.05)。LASSO回归构建预测模型:术后拔管时间=0.06×白细胞-0.72×血浆白蛋白+1.99×多房+6.86×胆道结石+ 0.94×BMI;术后住院时间=0.21×甘油三酯+1.79×感染性休克。结论:对于DBLA,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置管连续灌注引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引流术;超声图像特征为脓肿含气、脓肿多房,患者合并胆道结石、低蛋白血症或高BMI均将延长术后拔管时间;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将延长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提高超声实时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中的肝纤维化指数(LF指数)评估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16例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均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检查及肝组织活检。所有患者根据是否为重度肝纤维化,以及是否为肝硬化分别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重度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并由此构建预测模型。 结果(1)多因素分析确认脾门指数(OR=13.956,P=0.002)、LF指数(OR=6.283,P=0.023)为重度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γ-谷氨酸转肽酶(OR=1.012,P=0.049)、脾门指数(OR=5.676,P=0.002)、LF指数(OR=14.102,P=0.001)为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新建了重度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预测模型:LFI-SPI评分(LSP评分)与LFI-SPI-GGT评分(LSPG评分)。(2)LSP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为0.87,相对于现有的纤维化预测模型:LF指数(AUROC=0.76,P=0.0109),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评分(AUROC=0.64,P=0.0031),FIB-4评分(AUROC=0.67,P=0.0044)及FibroScan(AUROC=0.68,P=0.0021),LSP评分诊断准确度最高。(3)LSPG评分预测肝硬化的准确度较高,ROC曲线下面积0.93,除FibroScan(AUROC=0.85,P=0.134)外,LF指数(AUROC=0.81,P=0.0113)、APRI评分(AUROC=0.67,P<0.0001)、FIB-4评分(AUROC=0.72,P=0.0005)的诊断准确性均低于LSPG评分。 结论预测重度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新模型,LSP评分主要用于筛查重度肝纤维化,而LSPG评分主要用于排除肝硬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