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和预测独活-羌活-细辛治疗膝骨关节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独活、羌活、细辛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与CTD、NCBI等数据库获取的膝骨关节炎疾病基因靶点映射,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进行MCODE聚类分析,通过Omicshare云平台和DAVID数据库GO、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3味药中共筛选出了36个活性成分及205个靶点,主要有山柰酚、 β-谷甾醇、芝麻脂素、异紫花前胡苷等关键成分,AKT1、ESR1、JUN、CASP3等为关键靶点,核心基因有NOS3、ESR1、COX1、NR1I2,关键的生物进程和通路有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活性氧代谢过程、AGE-RAGE通路和TNF通路。结论 独活-羌活-细辛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网络来治疗膝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药敏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部位分布情况,根据SAU菌株是否为MRSA感染将患者分为MRSA组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组(MSSA组),分析SAU感染分布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MRSA感染的主要因素,K-B纸片扩散法分析临床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药敏性。结果 150例合并感染患者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泌尿道51例(34.00%)、上呼吸道42例(28.00%)、下呼吸道40例(26.67%),150株临床分离株中55株MRSA,检出率为36.67%;MRSA菌株与MSSA菌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利福平、呋喃妥因等耐药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蛋白血症、住院前抗菌药物使用、联合用药、侵入性操作及神经传导速度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MRS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MR...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上前牙病理性移位的疗效.方法 14例上中切牙伸长移位的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非手术及手术治疗,牙周治疗后1周开始正畸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正畸治疗完成后牙周临床指标和X线骨缺损的变化情况.结果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均较基线明显下降.PD减少为(3.50±0.85)mm,CAL改善为(3.71±0.99)mm;X线检查显示,垂直向的骨充填为(1.71±0.61)mm,水平向的骨充填为(1.00±0.68)mm,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可有效治疗牙周炎患者上前牙病理性移位,并使牙周指标改善,X线骨缺损缩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改良固定式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AngleⅡ类错患者的面部侧貌改变.方法 选择18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AngleⅡ类错患者,均采用改良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进行Ⅰ期功能矫治,平均疗程12.3个月.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Holdaway软组织头影测量分析,并对功能矫治前、后测量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功能矫治结束后,患者软组织颏部变厚(P=0.045),软组织面角增大(P=0.008),下唇突点-H线距离变短(P=0.045)、H角减小(P=0.042)、颏唇沟深度变浅(P=0.027)和骨骼侧面凸度减小(P=0.044);鼻突度(P=0.051)、上唇凹深(P=0.172)、鼻下点-H线(P=0.393)、上唇基部厚(P=0.256)、上唇厚(P=0.120)在正畸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改良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不依赖患者的合作,可全天戴用,制作技术简单、成本低,对下颌发育不足的AngleⅡ类错患者在替牙期、恒牙早期采用该功能矫治器能改善患者的牙矢状关系及颜面外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牛乳碱性蛋白(MBP)对正常大鼠和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只去除卵巢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对照以及去卵巢低、中、高剂量5组;将另外44只正常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正常低、中、高剂量4组。分别采用10、20、30mg/kgbwMBP给大鼠连续灌胃90d,检测股骨近心端、中段和远心端骨密度,同时检测股骨中Ca、Mg、P等矿物元素含量。结果正常低剂量组大鼠股骨远心端骨密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各剂量MBP对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无显著作用;正常各组之间以及去卵巢组之间比较,骨矿物质含量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可以观察到其水平上的上升趋势。结论10mg/kg.bw的MBP能提高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峰值骨密度,以股骨远心端效果最好,但未见MBP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影响。MBP除影响骨骼中矿物元素含量外,还可能通过其他方式作用于骨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牛乳碱性蛋白(MBP)对正常、去卵巢雌性大鼠骨密度和股骨中骨Ⅰ型胶原特异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分析MBP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组成特点. [方法]选取104只雌性SD大鼠,其中48只行卵巢切除手术,12只行假手术,其余44只为正常大鼠.将去卵巢大鼠和正常大鼠分别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组相应采用0 mg/kg.bw、10 mg/kg.bw、20 mg/kg.bw、30 mg/kg.bw的MBP连续灌胃90 d.实验结束收集股骨,并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股骨近心端、中段、远心端骨密度,采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检测股骨中羟脯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分别采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和SDS-PAGE电泳法分析MBP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组成特点. [结果]10 mg/kg.bw的MBP能够增加正常大鼠股骨远心端的骨密度;MBP能够提高正常低剂量组和去卵巢中剂量组大鼠股骨中羟脯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 [结论]MBP对正常大鼠骨密度具有增加作用,但不能逆转去卵巢引起的骨丢失;提高骨Ⅰ型胶原特异性氨基酸含量是其作用于骨骼的重要方式;MBP氨基酸和蛋白质组成特点是其作用于骨骼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瑛  黎艳  刘迪 《医药导报》2005,24(3):192-19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冠心病稳定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给予辛伐他汀20mg,每晚口服1次,治疗8周;对照组22例,饮食控制。测定治疗前后血脂及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胆固醇(TC)下降234%,三酰甘油(TG)下降28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39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171%,CRP下降123%,治疗前后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调脂的同时还可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实心椎弓根镙钉骨水泥钉道强化技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脊柱退行性疾患中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需要进行脊柱内固定手术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74例分为2组。A组36例患者伴有骨质疏松症,采用实心椎弓根镙钉骨水泥钉道强化技术,为观察组;B组38例患者伴有骨量减少,采用传统实心椎弓根镙钉技术,为对照组。2组患者减压、融合等手术方式相同,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VAS、ODI、SF-36评分。对实心椎弓根镙钉骨水泥钉道强化技术,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模式、骨水泥渗漏、骨水泥肺栓塞等相关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2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2.0±6.4)月。A组纳入患者36名,置入镙钉279枚,平均(7.8±3.8)枚,其中骨水泥强化镙钉195枚,平均(5.4±2.7)枚,强化椎体101个节段,检出各型骨水泥渗漏的椎体共53个,渗漏率为52.4%。B组纳入患者38名,置入镙钉210枚,平均(5.5±3.2)枚。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VAS、ODI、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更多  相似文献   
10.
防止感染侵入微种植支抗体体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综合护理抗菌消炎法在防止微型螺钉种植支抗体(简称微植体)体周侵入性感染的有效性。方法:105例应用微型种植螺钉作为绝对支抗的错畸形病人(植入微型螺钉232枚),男性44例,女性61例,年龄13.2~51岁,平均20.1岁,分为3组。实验1组:使用综合抗菌消炎法;实验2组:使用一般爽齿漱口液;对照组:清洁水漱口。3组病人均接受口腔卫生宣教。术后3d(T1)、7d(T2)、14d(T3)、28d(T4),56d(T5)复诊,接受检查和相应治疗。结果:84.4%微植体在治疗过程中能保持稳定,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实验组表现较轻,微植体松动率分别为为6.5%(1组)和13.3%(2组);对照组的炎症反应较重,松动率为27.3%,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基础口腔护理,控制微螺钉种植支抗体表面细菌聚集和黏附,对于预防和治疗种植体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护理抗菌消炎法可提高防止微螺钉体周侵入性感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