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对脑脓肿与坏死囊变脑转移瘤诊断和鉴别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01—2015-01于我院进行脑脓肿、脑肿瘤坏死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脑脓肿10例,脑肿瘤坏死12例,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及弥散加权检查。应用1.5T磁共振机SE-EPI序列,取b=1 000s/mm2,b=0s/mm2在脑脓肿脑炎期、包膜期及吸收期进行弥散信号测量,获得DWI图像,同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值,并与坏死囊变脑转移瘤比较。结果常规MRI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5%、70%,DWI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则分别为92%、90%;10例脑脓肿9例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像表现为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值为0.335±0.098,12例脑肿瘤中11例坏死囊变部分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像表现为低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值2.481±0.391。结论在鉴别脑脓肿和坏死、囊变脑肿瘤方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常规MR诊断,帮助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健择,Gemcitabine,GEM)对胰腺癌细胞PANC-1活性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吉西他滨在不同时间(12h、24h、36h、48h)下对胰腺癌细胞PANC-1存活率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PANC-1形态的影响,蛋白印迹法观察经吉西他滨作用前后蛋白的表达。结果:吉西他滨对PANC-1细胞生长的抑制有时间依赖性,透射电镜观察胰腺癌细胞发生核质疏松,核膜分层、起泡甚至破裂,核质溢出,胞浆也出现空泡,细胞膜和细胞器发生明显改变,随而质膜渗透性增加并细胞溶解,蛋白印迹法显示,GEM影响蛋白质表达。结论: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PANC-1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药物敏感性降低和作用时间延长能导致蛋白的表达及改变。  相似文献   
3.
分析高血压重症基底节区血肿50例的临床表现、CT分型及手术预后。根据血肿范围分型,Ⅰ型(17例)位于内囊外侧,Ⅱ型(14例)侵犯内囊,Ⅲ型(6例)侵犯内囊和下丘脑或丘脑,Ⅳ型(5例)以丘脑出血为主,Ⅴ型(8例)血肿扩延到中脑或桥脑。手术死亡率为42%,其中Ⅰ型17.65%,Ⅱ型28.57%,Ⅲ型83.33%,Ⅳ型20%,Ⅴ型100%。Ⅰ、Ⅱ型重症基底节区血肿应争取早期手术;早期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之Ⅲ型慎用手术;Ⅳ型仅作脑室外引流即可;Ⅴ型无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Siemens(Magenton Harmony 1.0)磁共振仪正常扫描时,发出两次爆炸声,时间短促,梯度柜有焦糊味。故障检修打开梯度柜发现GPA(梯度放大器)故障。Z轴焦糊味较大。将Z轴与Y轴对换,显示Y轴故障。将Y轴拔出检查Y轴放大器已损坏。更换放大器。机器恢复正常运行。但仅仅几天之后,同样的故障再次出现,故障仍然是Z轴放大器损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的血流动力学双室模型渗透性参数联合ADC值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肺部CT增强检查、常规MRI扫描、DWI成像及DCE-MRI扫描的患者共49例(恶性病变29例,良性病变20例),MRI动态增强扫描采用三维快速容积扫描技术,通过MRI后处理工作站计算病灶的ADC值,血流动力学定量分析软件Omni-Kinetics计算病灶的微血管渗透性参数Ktrans、Kep等。结果 CT联合ADC值、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为93.9%;CT联合ADC值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为85.7%;CT鉴别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为75.5%,CT联合ADC值、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鉴别肺良恶性结节准确性与CT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CE-MRI定量分析微血管渗透性参数Ktrans、Kep联合ADC值对肺部良恶性病变诊断效能高于CT,而且真正实现定量分析鉴别诊断肺部结节良恶性,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X线摄影(CR)是X线透过被照体后,由影像板吸收,经读取装置读出影像板中储存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再由激光相机成像或由存储装置存储直接在荧屏显示读影。 1.CR临床应用的优点1.1代替普通胶片成像,能够产生数字化影像:CR产生的数字化影像具有占用空间小,可长期、可靠、有效保存影像,CR图像电子存档,医学图像可通过网络传输,方便了图像调取和向外传输。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