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外周血中Treg(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集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前1天及化疗后第10天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以及CD3 、CD4 、CD8 T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采用ELL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4、IL-10、TGF-β1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4.75±1.60)%较化疗前(5.59±1.81)%减少(P<0.05),且与淋巴结有无转移、转移数量以及绝经状态无关(P>0.05).化疗前后CD3 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64.690±7.469)%,(64.357±9.356)%(P>0.05).化疗前后CD4 T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38.048±10.671)%,(36.536±9.664)%(P>0.05).化疗后CD8 T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28.129±10.900)%较化疗前(24.876±6.631)%升高(P<0.05).化疗后CD4 /CD8 (1.506±0.691)较化疗前(1.680±0.704)降低(P<0.05).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IL-4、IL-10、TGF-β1浓度较化疗前降低,而IFN-γ浓度增高(P均<0.05).化疗前后Treg细胞比例变化与细胞因子IL-4、IL-10、TGF-β1和IFN-γ浓度变化无关(P>0.05).结论化疗可使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宫内节育器(IUD)滞留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围绝经期IUD滞留妇女612例和围绝经期非IUD避孕538例进行生殖健康和围绝经期症状问卷调查及相应的健康检查,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 对围绝经期IUD组与IUD滞留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IUD组与非IUD组比较,IUD组可以降低月经周期不规则的发生比例,腰腹疼症状IUD组明显高于非IUD组,附件炎发生比例低于非IUD组,子宫肌瘤或肥大发生比例IUD组低于非IUD组,对经期和痛经的影响随着放置IUD的时间延长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类IUD对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和痛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量、痛经和经期,围绝经期症状,阴道炎和宫颈糜烂发生比例,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IUD种类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月经异常有一定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置IUD不同年限对月经周期、经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 围绝经期IUD滞留未增加月经改变、围绝经期症状、妇科疾病及贫血的发生,应对围绝经期妇女IUD种类的匹配情况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PTB)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在所有乳腺肿瘤中,分叶状肿瘤仅占0.3%0.9%,占所有纤维上皮性肿瘤的2%0.9%,占所有纤维上皮性肿瘤的2%3%[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新分类,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个亚型。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少见、生物学行为多变,对手术切除范围和术后是否辅助治疗,临床处理过程中常出现诸多问题。为提高对此种病变的认识,选择正确  相似文献   
4.
Treg(CD4 CD2 调节性T细胞)是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抑制免疫反应,在机体免疫稳态维持、肿瘤免疫以及移植耐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其抑制作用的表面分子标记有Foxp3、CD127、GITR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实体肿瘤和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Treg数目增多.在乳腺癌、卵巢癌、肺癌以及肝癌等多种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肿瘤局部微环境中,Treg比例增高,且数目与患者肿瘤进展程度和预后、生存率呈负相关.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Treg数目呈肿瘤发展阶段相关性增长.但是,Treg增高的机制尚不清楚.去除Treg或封闭其抑制功能.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化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对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Treg数目可产生一定影响.化疗药物可能通过抑制肿瘤微环境中血管生成,促进Treg凋亡,从而起到有效控制肿瘤的作用.据报道环磷酰胺、多西紫杉醇和氟达拉滨等化疗药物均可使肿瘤明显退化,患者生存期延长.但也有报道证明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外周血中Treg数目增多.化疗究竟对Treg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Treg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如何清除或逆转Treg的抑制作用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初诊Graves病(GD)患者131碘治疗前后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IL-6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GD患者53例(观察组),采用131碘治疗;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CXCL10、IL-6。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CXCL10水平分别为(182.37±14.44)、(76.61±8.21)pg/mL, IL-6分别为(112.83±9.38)、(45.38±5.76)pg/mL,两组比较,P均<0.01。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3 d和1、2、3、6、12、18个月CXCL10水平分别为(182.37±14.44)、(369.65±28.60)、(289.72±18.74)、(245.43±15.49)、(214.02±13.71)、(170.62±18.25)、(95.69±5.64)、(93.45±8.37),治疗前后比较,P<0.01;IL-6水平分别为(112.83±9.38)、(194.43±18.39)、(171.52±16.37)、(159.29±12.68)、(142.27±10.32)、(111.44±12.13)、(94.44±7.38)、(91.08±15.99)pg/mL,治疗3 d及1、2、3、12、18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结论初诊GD患者治疗后血清CXCL10、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 CXCL10、IL-6参与了GD患者131碘治疗后免疫炎症反应,其可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了解131碘治疗后甲状腺免疫反应剧烈程度和Th1/Th2细胞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流产是非意愿性妊娠的补救措施,已被广泛认可。人工流产手术简单,出血时间短,不需麻醉,可快速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但在手术操作中发现部分女性出现严重疼痛或人工流产综合征。为此,我所将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可极大的减轻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CD4+CD25+T细胞又称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止自身免疫、保持机体的自身耐受性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有一定程度的杀伤或抑制效应,因而普遍认为化疗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功能。但是新近的研究发现,某些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促进肿瘤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宫内节育器(IUD)滞留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围绝经期IUD滞留612例和围绝经期非IUD避孕538例进行健康测量表SF-36测定、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SF-36健康量表分析显示:IUD组中的社会和情感因素相对危险度增加(P﹤0.05),而功能和健康因子则具有保护作用(P﹤0.05),其他因素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CL-90心理量表分析显示:IUD组中的强迫心理、偏执和睡眠饮食相对危险度增加(P﹤0.05),而忧郁和恐惧情绪则明显低于非IUD组(P﹤0.05)。[结论]IUD组SF-36健康测试情况优于非IUD组,SCL-90心理测试情况则低于非IUD组,显示IUD滞留妇女健康状况各项目总体测试良好,而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应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赵党生教授认为寻常型银屑病的关键在于第一时间准确诊断、分型,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如结合火针治疗,在终止皮损进一步扩展的前提下,可明显减轻皮损程度,缩短就医时间,解除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芍药汤对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中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应用高脂高糖辛辣饮食加免疫复合法+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结合乙醇方法复制。按照IL-8 ELISA试剂盒操作说明测定血清中的IL-8水平。在实验开始后24小时、造模成功后24小时、给药治疗后20天对各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价。结果:DAI:在造模成功后24小时,空白对照组与其余各组相比较疾病活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0天时,空白对照组与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与不同剂量的芍药汤组和SASP组对比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血清中IL-8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L-8含量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各剂量芍药汤组、SASP组大鼠血清IL-8含量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汤可降低IL-8的含量,降低组织中炎性细胞含量,并加快对肠黏膜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