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周工作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护理部下发的护理质量各项检查细则发放到每位护理人员手中,认真学习,固定时间固定班次检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把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到护理工作和护理质量监控中,通过每周检查,不断修正偏差,巩固成绩,循环往复,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通过1年的运作,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开胸食管内翻拨脱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对17例行全麻下非开胸食管内翻拨脱术患者进行护理配合。结果:1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完善术前的物品准备、保证手术顺利完善的物品准备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卢先枝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0):1276-1277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药物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方式之一。抗肿瘤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某些正常组织器官细胞亦有一定的损害。用药安全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护理质量的高低,所以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就显得极为重要[1]。护士是各种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在安全用药中肩负着繁重的任务,稍有不慎即可出现失误,轻者影响患者治疗,重者可危及患者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近端胃癌根治术中食管胃前壁吻合在改善术后胃食管反流和营养状况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78例近端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近端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吻合术,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食管胃前壁吻合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胃液引流量和住院时间。采用DeMeester法评价术后胃食管反流情况,采用胃镜观察吻合口狭窄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胃液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胃食管反流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b水平交互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FHb交互=0.242,PHb交互=0.867),组间(FH...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经会阴尾骨前辅佐性切口行骶前清创并压迫止血治疗低位直肠吻合口漏合并感染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人所收治的低位直肠吻合口漏合并感染出血患者11例,全部患者均为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合并感染出血,给予近端肠管造瘘并局部冲洗等非手术处理后,止血效果差,最终行经会阴尾骨前辅佐性切口给予清创并压迫止血治疗。 结果11例患者均经会阴尾骨前辅佐性切口给予清创并压迫止血。中位手术时间20 min,中位出血量为110 ml,骶前留置棉垫压迫止血中位时间为5 d。术后6~12个月,7例给予预防造口还纳,造口还纳后6个月内肛门排便每天约3~6次。2人吻合口周围局部狭窄增厚,需要排除肿瘤复发,建议延迟造口还纳时间。2人放弃造口还纳。 结论经会阴尾骨前辅佐性切口行骶前压迫治疗低位直肠吻合口漏合并感染出血不仅安全有效,而且保留肛门功能,操作简单易行,可作为保守治疗止血无效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接受造口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纳入研究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出院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52例在进行常规出院延续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干预后8周末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8周后观察组失访病例8例,对照组失访病例10例.干预后8周末,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条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0%(5/52),低于同期对照组的28%(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能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作业程序(SOP)的规范化护理流程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8例行ESD的早期胃癌患者根据围术期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SOP的规范化护理流程干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生命质量(EORTC QLQ-C30评分)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EORTC QLQ-C30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的EORTC 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结论基于SOP的规范化护理流程在早期胃癌ESD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生命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我院神经外科自1993~2003年在术中应用B超对颅内病灶进行实时定位33例,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现将术中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早期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的7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术后第1、3、5天分别检测血常规,记录白细胞计数(WBC),计算NLR。分析术后第1、3、5天NLR与吻合口瘘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术后NLR预测吻合口瘘的准确率。结果术后第1、3、5天,吻合口瘘患者的平均WBC分别为13.2×10^9/L、9.1×10^9/L和8.9×10^9/L,吻合口愈合患者的平均WBC分别为12.9×10^9/L、9.0×10^9/L和8.8×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吻合口瘘和吻合口愈合患者的平均NLR分别为13.3和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吻合口瘘患者术后第3、5天的平均NLR分别为10.9和7.6,吻合口愈合患者术后第3、5天的平均NLR分别为9.3和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第3天NLR截点值为8.6时,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75.6%,AUC为0.744。术后第5天NLR截点值为5.5时,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灵敏度为69.6%,特异度为75.5%,AUC为0.726。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第3天NLR为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后第3天NLR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助于早期发现吻合口瘘,减少吻合口瘘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