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冰倩  周瑾欣  魏星  于生  张丽  吴啟南  单鸣秋 《中草药》2023,54(17):5541-5549
目的 通过超声辅助大孔树脂对荆芥穗Schizonepetae Spica水提物中总黄酮和总酚类化合物进行富集并对比处理前后化合物含量及活性变化。方法 从7种不同类型树脂中筛选超声辅助最佳树脂型号,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研究下,对超声温度、功率、上样质量浓度及解吸溶剂百分比等影响因素进行工艺优化。测定了优化处理前后各成分含量及活性变化。结果 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表明,荆芥穗总黄酮适用于Langmuir模型,且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熵增,总酚则为自发放热熵减并适用于Freundlich模型,据此不同的吸附机制优化了2类成分同时富集的最佳工艺,在超声辅助AB-8大孔树脂,温度25 ℃、时间2.5 h,功率150 W,上样质量浓度0.1 g/mL,70%乙醇解吸附的过程下,荆芥穗水提物中总黄酮和总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加2~3倍,其单体成分的含量及抗氧化和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均显著增加。结论 超声辅助大孔树脂技术为荆芥穗总黄酮和总酚类成分的有效可行富集技术。  相似文献   
2.
RP-HPLC法测定荆芥穗中胡薄荷酮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丽  单鸣秋  孔铭  丁安伟 《中草药》2004,35(12):1414-1415
荆芥穗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Schizonepe tatenuifolia(Benth.)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荆芥穗性温、味辛;其生品具有解表散风、透疹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咽喉肿痛及多种皮肤病,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荆芥穗炒炭后专功止血,可用于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中尚无荆芥穗药材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契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中药分析实验教学为试点,开发和应用中药分析学实验课程微视频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理论知识,大大降低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错误频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全面提升学生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6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厚英  单鸣 《陕西中医》2009,30(4):417-4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当归、桃仁、红花、穿山甲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侧柏叶及侧柏炭饮片吸附力的测定,探讨侧柏叶及侧柏炭的止血机理。方法:利用饮片对色素亚甲基蓝的吸附情况.以分光光度法测定侧柏叶及侧柏炭吸附力的大小。结果:线性范围为0.0084105~0.084105mg(r=0.9993),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为2.68%,饮片吸附力大小为侧柏炭〉侧柏叶。结论:吸附力的变化可能是侧柏炭止血效果较侧柏叶好的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维生素B12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甲钴胺500μg每日1次肌注,共20d;治疗组予维生素B12500μg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共20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为90.9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治疗DPN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福美司坦(formestane,化学名:4-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为一甾体类抗肿瘤药(Ⅰ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最早由英国Ciba-Geigy公司研制,并于1993年上市,目前国内已有申报。它可同时抑制外周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的生物合成,且无内在雄激素活性;具选择性高,与其他芳香化酶抑制剂无交叉耐药性等特性。临床上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晚期乳腺癌。为了更好地控制该制剂产品的质量,我们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福美司坦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例1 王某,女,37岁,1992年2月19日初诊.因胆绞痛复发,家贫无力住院,急邀余诊.刻诊:面色青灰,表情痛苦,呻吟,辗转反侧.查无急腹症征象,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急予自芍60g,炙甘草30g,以水600ml,煎取300ml,首服200ml,余药少量频频饮服.半小时后痛缓,2小时后酣然入睡.患者夏发2次,服此方均有效验.  相似文献   
9.
张其兰  单鸣  牟英  詹云 《华西医学》2009,(4):980-981
目的:探讨中国灸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膀胱湿热证组、肾阳虚证组,分别予中国灸中的前列腺灸、强肾灸治疗。结果:50例中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结论:中国灸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较传统针灸、西医西药及手术更简洁、方便、无创伤、操作简单省时,患者依从性好,是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枝梢及叶,是经典常用中药,自汉代沿用至今,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并列为木部上品,其味苦,入肺、肝、脾经,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止饥。为燥湿仙丹,系补阴要药[2],中医临床常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