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强调了流动采血车血液采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血液采集是血液质量的第一关,因此对血液采集实施全方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血液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心宁片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所含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心宁片中的芍药苷与其它成分分离良好。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芍药苷,可达基线分离,芍药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07152~0.3576μg内呈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07(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蕲蛇商品药材的安全性,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ICP-MS测定10个地区的蕲蛇商品药材中的5种有害元素含量,按2005版《中国药典》及对外经贸部的《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口绿色行业标准》进行评价,蕲蛇商品药材中有一半数量的样品中汞含量超标,这是否为该药材的毒性来源或与其毒性有关,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苦芪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苦芪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为评价标准,对基质与冷凝液的选择、滴速、滴距采用单因素平行实验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及丸重差异为考察指标,对提取物与基质的用量配比、滴制温度、冷凝剂温度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最佳滴制条件。结果:最佳工艺为PEG6000-PEG4000=3:2作为基质,药物与基质比为1:2,液体石蜡(上层)-二甲基硅油(下层)=1:3作为冷却剂,药液温度80℃,以每分钟20~25滴的速度,滴入10℃左右的冷却剂中,滴距为5~8cm,滴丸外观质量最好。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所制滴丸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5.
:从柯萨奇病毒、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机理、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综述了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进展。指出:对中药复方研究尚少,为以后实验研究的深入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HPLC-ELSD测定黄芪苦参药对提取物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黄芪、苦参药对提取物中黄芪甲苷的H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对黄芪、苦参药对提取物中的黄芪甲苷进行HPLC分析。色谱柱:Phenomsil C18(250×4.6mm,5mm),流动相:乙腈一水(32:68),流速:1.0mL·min-1,柱温:3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41℃,载气压力为3.3bar(1bar=100kPa)。结果:按选定的色谱条件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9.5%,RSD为l.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芪、苦参药对提取物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中心血站自2000年开展机采成分血工作,其纯度及浓度高、临床效果好。由于机采血小板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动员和招募机采血源成为发展无偿献血的重点和难点。从全血献血者中发展机采献血者,将初次献血者发展成固定献血者,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成为机采献血招募工作者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保证血液供应质量的有效方法[1]。目前机采血源的关键问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发并保持血源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及时高效地服务于临床。青岛市中心血站应用SHINOW 9.0管理软件用于招募机采献血者,大大提高了机采献血者的招募力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离纯化参环毛蚓中纤溶活性蛋白酶,并对其活性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凝胶层析等方法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SDSPAGE法进行分子质量的测定,纤维平板法测定纤溶活性,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氨基酸组成,并对一个具有纤溶活性的蛋白酶进行了序列分析。分离纯化得到4种酶,其中EQY-4活性较强。其N-端序列为:Gln-Ile-Gly-Gly-Thr-Asn-Ala-Ser-Pro-Gly-Glu-Phe-Pro-Pro-Gln-Leu-Ser-Gln-Thr。与文献报道中赤子爱胜蚓及粉正蚓中分离得到的蛋白酶对比,主要序列相近,但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黄芪、苦参的配伍比例(以质量比计)变化对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来探讨黄芪和苦参配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白介素2(IL-2)水平,微量溶血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溶血素的生成,显微镜下观察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黄芪和苦参不同配伍比例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结果:黄芪和苦参以1∶2配伍比例能够促进血清中IL-2的水平和血清溶血素的生成以及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黄芪和苦参以1∶2配伍比例为最佳增强免疫力配伍比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青岛市血液检测在新的检测模式下(血清学检测1遍+NAT 1遍)的血液检测结果。方法采用新的检测模式对2013年6月15日-12月31日在青岛市采集的55 529份无偿献血者标本用1遍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对HBs Ag、抗-HCV、抗-HIV进行检测,2种ELISA试剂检测抗-TP。其中54 858例ALT正常,抗-TP阴性的献血者标本进行NAT。我们将献血者血清学检测结果和NA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 529例标本中共检出HBs Ag阳性128例(阳性率0.23%),抗-HCV阳性66例(阳性率0.10%),抗-HIV阳性31例(阳性率0.056%),NAT阳性率是0.21%(119例)。其中NAT阳性HBs Ag阳性53例,NAT阳性抗-HCV阳性19例,NAT阳性抗-HIV阳性8例。血清学检测结果阴性的标本中NAT阳性38例。结论血液检测新模式下,NAT和ELISA检测相互补充,有效地提高了血液安全。HBs Ag、抗-HCV和抗-HIV S/CO值与NAT结果的关联性有助于指导血液筛查和阳性献血者的追踪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