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CHD)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入院后均接受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单一及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78例疑似CHD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阳性60例,阴性18例;心脏彩超准确诊断阳性57例,阴性9例;颈动脉超声准确诊断阳性59例,阴性6例;联合检查准确诊断阳性60例,阴性16例。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联合的准确率97.44%、特异度88.89%、灵敏度100.00%均高于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单一检测,漏诊率低于单一检测,其中准确率、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HD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大于非CHD人群(P <0.05)。结论:CHD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会显著增加,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用于CHD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同时漏诊率低,诊断效能较高,可作为对CHD高危人群的筛查及早期CHD临床诊断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TSH、TGAb、TPOAb联合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189例甲状腺结节纳入观察,良性100例,恶性89例。对良、恶性组间超声特征及血清学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低回声、纵横比1及微钙化等超声特征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间TGAb、TPO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H水平则无显著差异。平行试验显示,甲状腺结节出现3个超声特征和TPOAb阳性或TGAb阳性时,特异性最高(93.0%);序列试验显示,甲状腺结节出现3个超声特征和TGAb、TPOAb均阳性时,特异性高达100%。结论超声检查结合血清TGAb、TPOAb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在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CT与超声诊断腺性膀胱炎的临床价值分析并比较。方法随机将本院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行CT与超声诊断,对影像学表现与诊断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病灶边缘、回声、密度等诊断指标上,超声与CT诊断结果类似,超声与CT及联合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8.0%、39.0%、51.0%,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性膀胱炎采用超声诊断操作更加方便、简单,诊断符合率更高,更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附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认识和提高对原发性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确诊的4例原发性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例原发性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为:肺部单发肿块3例,其中1例肿块无分叶,肿块边界模糊伴分叶及毛刺征2例;肺实变并伴结节样多发病灶1例;病灶内见支气管充气征2例,2例合并胸腔积液。结论:原发性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肺内单发肿块,常有多种征象并存,可侵犯胸膜,最后确诊需靠病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造影对腹部实质脏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contrast-enhanced,CEUS,ultrasound,、超声造影、对比增强等为关键词,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等在内的数据库中的中英文文献,采用诊断试验工具(QUADAS[3])评价,对文献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后将其纳入本次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检索总共采纳7篇文献,其中4篇为英文,3篇为中文。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汇总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试验比值比分别为0.95、0.94、12.90、0.07、210.28,SROC曲线下面积为97.98%;LR+为12.90(95%CI为7.83-21.26),LR-为0.07(95%CI为0.05-0.10),汇总试验比值比为210.28(95%CI为103.40-427.65)稳定性良好。结论超声造影对腹部实质脏器外伤具有较好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性,着重分析其MRI信号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放射学和MRI表现.结果 单骨发病17例,多发4例;其中病灶位于脊椎14例次,骨盆11例次,长骨5例次,颅骨1例次.放射学表现:浸润性、溶骨性骨质破坏16例,不规则硬化并浸润性骨质破坏3例,溶骨性骨破坏并囊状膨胀2例;18例见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影,CT扫描见软组织肿块直径平均约7.36 cm,相应层面骨质破坏区直径约3.64 cm.MRI检查T1WI显示病灶呈等信号12例,等低混杂信号2例;T2WI呈中等-稍高信号12例,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者10例.结论 骨盆及脊椎为本病好发部位,多侵犯单骨.骨质破坏的范围小而软组织肿块大,T2WI信号不高,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为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