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和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的32例BPH组织标本中,PEDF和VEGF的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分析这两个因子与MVD的关系。结果PEDF和VEGF在BPH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5%(12/32)和78.1%(23/32);PEDF表达与MVD(P〈0.01)和VEGF(P〈0.01)表达呈负相关关系,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PEDF和VEGF的不平衡表达可能是BPH组织血管生成的分子基础,是促进BPH发生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为抑制膀胱肿瘤的血管生成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9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2的表达,计算机图像光密度分析,根据阳性信号面积/检测总面积的方法,以10%为阳性判断标准,计算阳性率.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CD34进行血管内皮染色,低倍镜下寻找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最密集的部位(“热区“),然后在高倍镜下计数热区内的平均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资料及统计学处理分析以评价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结果 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4.6%(31/48),而9例正常膀胱组织表达阴性,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1),MMP-2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数目、直径、病理分级等无关(P>0.05),而在病理分期之间(Tis~T1与 T2~T4)差别有显著性(P<0.05),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明显高于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MMP-2的表达与MVD成正相关(r=0.592,P<0.05),随着MMP-2表达增加,MVD也增加.结论 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MMP-2与MVD呈正相关,促进了膀胱移行细胞癌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和治疗。结果:脱落细胞学检查、静脉肾盂造影(IVP)、CT及MRI对本病的确诊率分别为38.1%、9.1%、80.8%、72.7%,38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结果均为移行细胞癌,随访29例,失访9例。随访期6个月~6a。3a生存率为79.5%,5a生存率为71.9%。随访病例中无残留输尿管癌和膀胱癌。结论:各种检查方法有相互补充的作用,IVP检查对本病病灶定位及定性诊断率低,但应作为常规检查。上尿路逆行造影对本病病灶定位准确率高适应于IVP检查失败者。CT及MRI对本病诊断率高,是重要的诊断方法。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浅表性肿瘤,独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者可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求理想的原位尿流改道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6—2005年四种原位肠代膀胱术95例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术后随访77例。3个月时回肠袋膀胱在膀胱容量、囊内压及可控率方面优于去带盲升结肠膀胱(P〈0.01),12月后无差别(P〉0.05)。保留神经组白天和夜间可控率优于非保留神经组,二者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去带盲升结肠膀胱组平均输血量、建囊时间及与囊有关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回肠袋膀胱组(P〈0.01)。去带盲升结肠膀胱组和回肠袋膀胱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为(10.0%;18.4%)和(14.3%;21.4%)。结论去带盲升结肠贮尿囊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的特点。保留神经膀胱全切原位去带盲升结肠膀胱术可以提高术后控尿功能,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术式。  相似文献   
6.
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患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的疗效。方法对42例上尿路阴性结石患者(肾脏结石35例,其中双侧3例,单侧多发结石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4例,输尿管末端结石3例)采用超声定位行ESWL45例侧。结石最大1.8cm×1.5cm,最小0.5cm×0.3cm。治疗电压上限110kV,电流上限2.0mA;成人治疗能量为6~8级,击打次数3500~4000次;儿童治疗能量3~5级,击打次数不超过2500次。ESWL治疗间隔7~10d。结果对1例肾结石及1例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行ESWL治疗4次以上结石变化不大,放弃ESWL治疗,改为其他治疗。另43例侧中1次碎石成功4例,2次20例,3次15例,4次4例。碎石成功患者中1个月内结石排净率90.7%(39/43)。结论超声定位ESWL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2 cm以上狭窄段的效果。方法男性前尿道狭窄患者21例,术前尿道造影显示前尿道呈细线样或串珠样,狭窄段长2~10 cm,平均(4.7±2.1)cm,狭窄段之后尿道明显扩张;行经直视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和术后均留置尿管3个月的治疗。通过定期复查和电话询问随访预后。结果 21例术毕留置18F~20F尿管,术后5例出现急性附睾炎,3个月时拔除尿管。4个月时复查:尿道造影显示前尿道充盈较好、无明显狭窄,后尿道无扩张;最大尿流率16.6~23.5 mL/s,平均尿流率10.4~17.2 mL/s,平均(14.1±2.9)mL/s。12个月时最大尿流率13.5~19.4 mL/s,平均尿流率9.1~13.2 mL/s。21例随访5~60月,平均(37.2±20.3)月,均对排尿通畅状况满意。结论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2 cm以上狭窄段的效果持久,无需尿道扩张,创伤小、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孔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26例单孔腹腔镜和30例传统三孔法腹腔镜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手术安全性、术后并发症等无明显差异,三孔组手术时间、操作难度优于单孔组,但单孔腹腔镜术后切口瘢痕小,更能体现微创、美容的效果。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手术的所有优点,术后腹壁不留瘢痕,创伤更小,是微创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新进展,值得推广应用,但手术时间较长,有一定的操作难度。  相似文献   
9.
我们通过PCR及免疫组化技术同时检测了53例膀胱癌标本中端粒酶活性及p53的表达,以探讨p53异常表达对膀胱癌端粒酶激活的作用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e Ablation,RFA)肾上腺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6个肾上腺原发性肿瘤及转移瘤在超声引导下应用单极冷循环射频电极行多点扇形立体定位法重叠RFA,治疗结束后15 min行即时超声造影(CEUS)或增强CT(CECT)检查,评价即时疗效,如发现肿瘤灭活不全,可追加治疗.1个月后再行CECT或CEUS检查,评价近期疗效;治疗前后测定血浆水平的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葡萄糖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36个病灶,即时CEUS肿瘤完全灭活31个病灶,肿瘤残留5个病灶,1个月后CECT肿瘤完全灭活32个病灶,肿瘤残留4个病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7,P=0.722);RFA治疗后ACTH,葡萄糖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①疼痛,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有轻微疼痛及消融区域的热胀感,其中19例消融区明显疼痛,使用镇痛剂后疼痛减轻;②心率波动,14例心率减慢,最慢45~55次/min,静脉给予阿托品0.5 mg后,心率回复正常;③血压波动,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21~28 kPa,舒张压13~19 kPa,经静脉注射尼卡地平5 mg后缓解,36例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RFA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