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何为精神病?有哪些常见的类型与表现? 精神病是大脑功能失调所致的心理活动紊乱,而表现为感知、情感、思维、盲行、意识、记忆、智能、意志等异常的一种疾病,包括重症精神病、轻症精神病(神经官能症)及精神发育不全等。神经官能症是大脑功能活动可逆性的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精神病人可伴发某些躯体疾病,而临床各科的躯体疾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下腰骶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央突束缢的多重狗马尾束缢模型并致马尾综合征的实验研究,分析鞘内注射可生物降解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DRG内感觉神经元损伤中的修复作用。方法成年雄性杂种犬(n=18)随机均分成I组(假手术组)、Ⅱ组(对照组)和Ⅲ组(实验组)。Ⅱ组和Ⅲ组动物行多重马尾束缢(multiple cauda equina constrictions,MCEC)48h后解除马尾压缢,同时Ⅲ组鞘内注射可生物降解(PLGA)的纳米微球BDNF(15mg,内含有活性BDNF2.5mg)。术后1周、2周和4周分别取相应DRG行HE染色及BDNF的免疫组化分析,并行神经功能评估和半定量评分。结果MCEC48h后持续观察4周,相比较Ⅱ组、Ⅲ组相应DRG神经元群体内BDNF免疫反应性更强且其神经功能评估、半定量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鞘内注射持续缓慢释放的BDNF纳米粒,在治疗急性重度马尾综合征的狗模型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马尾神经综合征家兔骶髓前角细胞凋亡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马尾神经综合征(CES)个体骶髓前角细胞的病理改变,以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用纯种健康雄性新西兰兔80只,将压迫装置置于其S2-S3棘突之间压迫马尾神经制备CES模型。取出现CES后不同时期(发病后1/4,1/2,3,7,30d)的动物麻醉后,用生理盐水和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固定,取脊髓圆锥包埋,以5μm厚度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和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结合其形态学改变进行凋亡细胞计数,并作对比研究。结果:出现CES后1/ 4,TUNEL法检测示骶髓前角细胞发生凋亡改变;至1/2d时,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且以早期凋亡细胞为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H-E染色示骶髓前角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以后凋亡细胞逐步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结论:CES时骶髓前角细胞病理改变的主要方式是细胞凋亡;随着病情的发展,大部分凋亡细胞由凋亡早期进入死亡期(不可逆期),这可能是该病临床症状难以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实验模型,进一步探讨马尾神经综合征形成的机制。方法:将纯种健康雄性封闭群清洁级新西兰兔8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1加压组、模型2加压组,应用改良的Eiren Toh马尾神经实验压迫模型,进入椎管矢状径的1/9,2/9,1/2,造成马尾神经压迫产生神经症状,对症状、骶神经功能检测,并进行定量分析、马尾神经、神经根、骶髓做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模型2较模型1同等条件下,易导致马尾神经损害;各实验组马尾神经综合征发病1/2d,其马尾神经组织均出现广泛的炎性反应,骶髓前角细胞出现凋亡;骶神经功能综合测定,A1,A2,A3(1.8&;#177;0.9.2.0&;#177;1.6,63&;#177;2.1),B1,B2,B3(4.3&;#177;1.9,64土30,9.6&;#177;27)同对照组和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lt;0.05):结论:压迫马尾神经导致马尾神经损害,双节段压迫比单节段压迫更易出现广泛马尾神经损害;马尾神经压迫点的病理改变向头、尾两端扩散,形成广泛病理损害;骶髓前角细胞出现凋亡,且骶神经损伤症状出现1/2d时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实验模型,进一步探讨马尾神经综合征形成的机制。方法:将纯种健康雄性封闭群清洁级新西兰兔8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1加压组、模型2加压组,应用改良的EirenToh马尾神经实验压迫模型,进入椎管矢状径的1/9,2/9,1/2,造成马尾神经压迫产生神经症状,对症状、骶神经功能检测,并进行定量分析、马尾神经、神经根、骶髓做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模型2较模型1同等条件下,易导致马尾神经损害;各实验组马尾神经综合征发病1/2d,其马尾神经组织均出现广泛的炎性反应,骶髓前角细胞出现凋亡;骶神经功能综合测定,A1,A2,A3(1.8±0.9,2.0±1.6,6.3±2.1),B1,B2,B3(4.3±1.9,6.4±3.0,9.6±2.7)同对照组和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结论:压迫马尾神经导致马尾神经损害,双节段压迫比单节段压迫更易出现广泛马尾神经损害;马尾神经压迫点的病理改变向头、尾两端扩散,形成广泛病理损害;骶髓前角细胞出现凋亡,且骶神经损伤症状出现1/2d时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6.
压迫马尾神经致马尾神经综合征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实验模型 ,进一步探讨马尾神经综合征形成的机制。方法 纯种健康雄性封闭群清洁级新西兰兔 80只 ,应用改良的EirenToh的马尾神经的实验压迫模型 ,进入椎管矢状径的 1 9、2 9、1 2 ,造成马尾神经压迫产生神经症状 ,对症状、骶神经功能检测 ,并进行定量分析 ,马尾神经、神经根、骶髓作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 ,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模型 2较模型 1同等条件下 ,易导致马尾神经损害 ;各实验组马尾神经综合征发病 1 2d ,其马尾神经组织均出现广泛的炎性反应 ,骶髓前角细胞出现凋亡 ;骶神经功能评分模型A各组 ,A1 、A2 、A3( 1.7± 0 .5、2 .0± 1.6、6 .3± 2 .1)B1 、B2 、B3( 4 .3± 1.9、6 .4± 3 .0、9.6± 2 .7)同对照组和其他时间段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压迫马尾神经导致马尾神经损害 ,双节段压迫比单节段压迫更易出现广泛马尾神经损害 ;马尾神经压迫点的病理改变向头、尾两端扩散 ,形成广泛病理损害。骶髓前角细胞出现凋亡。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因腹胀7年,伴左上腹疼痛1周入院。患者7年前无诱因出现腹胀,不伴腹痛,未治疗,其间间断双下肢水肿,自服“利尿剂”消肿,入院前1周出现左上腹疼痛,向腰背部发散。进食后腹痛加重。不伴恶心及呕吐,病程中偶有鼻血及牙龈出血,未治疗。平素饮食、睡眠稍差,排尿、排便正常。既往健康,父母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姐姐18年前患“巨脾”,在当地医院已切除,现仍存活。入院查体:发育正常,体质偏瘦,端坐位,呼吸略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实验性犬急性重度马尾神经压迫48h的相关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表达水平。方法成年雄性杂种犬(n=8),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4)行多重马尾压缢,其中第1根束缢线使整个马尾束缢了50%~75%,另3根束缢线使马尾束缢了25%~50%。对照组(n=4)仅行马尾暴露而未行马尾束缢。于术后48h取相应脊髓及DRG行HE染色、BDNF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多重马尾束缢后48h可在相应下腰骶髓和DRG神经元群体内诱导出显著的BDNF增量调节;而脊髓、DRG和神经纤维内相关结构亦见BDNF阳性表达。结论多重马尾束缢犬模型形成急性重度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e syndrome,CES)时,BDNF可能有神经保护作用和炎性痛、神经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