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4月-2007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共治疗19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病例,现将其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乌拉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疗效,探讨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疗效的方法 方法 采用乌拉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0例,并与45例施行传统疗法的对照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乌拉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采用乌拉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具有比传统疗法更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肿瘤新药长春瑞宾(NVB)和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自2000-06~2002-11对3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采用21d NP方案治疗。结果: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13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为47.2%。每周NVB≥25mg/m^2(d1、8)的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数下降为88%,Ⅲ度、Ⅳ度为20%,局部静脉炎发生率为44.4%。结论:NVB联合PDD治疗晚期NSCLC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心脏增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08例经胸部x线,心脏彩超等证实有心脏增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的显效率为35.3%,总有效率为85.3%,与对照组(分别为20.0%与65.0%)相比,差异显著(P〈0.05)和非常显著(P〈0.01)。治疗后心脏结构观察组显效率为23.5%,总有效率为41.2%,与对照组(分别为10.0%与2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有效纠正心衰、改善心肌重构,减少发生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5.
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多为呼吸道急性感染,使气道分泌物增加,痰粘稠不易咳出,潴留在支气管内造成气道阻塞,系使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我们对40例病人在注意到心功能允许情况下,采用补足液体量,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改善通气,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脉栓通是一种血管扩张利,具有颀防血栓形成、促进脂肪代谢、降低高血脂、改善脑肺组织血流等作用,收效快.副作用少。至青于1997年1~12月应用脉栓通治疗脑血管病110例,总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1997年1-12月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0例、其中脑梗塞万例,脑动脉硬化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5例.脑梗塞全部经CT证实,脑动脉硬化症、短暂件脑缺血患者中有18例经颅脑ECT证了、15例有高血压、11例行糖尿病、高血脂件。将其防机各分为两组,脑梗塞治疗组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41-78岁、平均59.5岁;对照组35…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是引起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传统的观念β-受体阻滞剂以其负性肌力作用而禁用于心力衰竭。近10多年来,通过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发现,在已用抗心力衰竭药物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不仅可以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还可明显提高运动耐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乌拉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疗效,探讨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乌拉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0例,并与45例施行传统疗法的对照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乌拉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采用乌拉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具有比传统疗法更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经常规休息、限盐、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联合消心痛10mg3次/d,倍他乐克12.5—50mg 2次/d治疗,通过比较观察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取得较好的效果。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显效22例,有效34例,无效和死亡共8例,总有效率87.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CHF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乌拉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疗效,探讨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疗效的方法 方法 采用乌拉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0例,并与45例施行传统疗法的对照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乌拉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采用乌拉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具有比传统疗法更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