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背景:新近发现CD11clowCD45RBhigh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在参与免疫负向调控机制和临床治疗上有潜在的意义。目前对于健康人骨髓来源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及鉴定的研究较少。目的:体外培养正常人骨髓来源的具有CD11clowCD45RBhigh表型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从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吞噬功能及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分离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在不同的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实验分3组:①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组,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7d后,用脂多糖刺激24h。②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的1640培养基培养8d。③成熟树突状细胞组,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的1640培养基培养7d后,予脂多糖刺激24h,使其成熟。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树突状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以及吞噬能力,CCK-8法检测其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结论:①人骨髓源单个核细胞在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培养8d后获得的细胞具有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典型特征和免疫表型,说明该实验建立的培养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②CD11clowCD45RBhigh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这种新亚群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弱,为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MM患者69例,均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方案治疗6个疗程。结果:6疗程后6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为42.03%(29/69),总有效率为85.51%(59/69)。大于等于60岁患者和小于60岁患者临床疗效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临床分型各组临床疗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骨髓浆细胞、血M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毒副反应程度均可耐受。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方案治疗MM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高,对不同分型及年龄组疗效均显著,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系统评价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等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收集达雷妥尤单抗对比其他疗法治疗NDMM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论员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分别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Meta分析纳入4项研究,共2 629例NDMM患者,其中2项研究是关于不适合移植的NDMM患者1 443例;2项研究是关于适合移植的NDMM患者1 186例。达雷妥尤单抗与其他疗法治疗NDMM比较,不适合移植的NDMM患者和适合移植的NDMM患者完全缓解率、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率、总反应率、12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24个月PFS、30个月PFS均明显改善。在安全性方面,4项研究均报道了输注反应发生率,达雷妥尤单抗治疗不适合移植的NDMM患者输注反应发生率为34.0%,适合移植的NDMM患者输注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对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至该院就诊的98例淋巴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联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将对照组治疗药物中的左旋门冬酰胺酶改为培门冬酶,其余药物与对照组一致。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活动度(P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3~4级血小板(PLT)减少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3~4级粒细胞减少、3~4级肝功能损害、3~4级消化道反应、高血糖、过敏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TT、PT、PTR高于对照组,FIB、PT%、PLT低于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高于观察组(14.28%vs.2.04%,P0.05)。结论培门冬酶对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FIB降低、APTT延长、PLT减少;采用培门冬酶治疗淋巴瘤的复发率、凝血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左旋门冬酰胺酶;应及时监测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的各项相关指标,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8.
背景:新近发现CD11clowCD45RBhigh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在参与免疫负向调控机制和临床治疗上有潜在的意义。目前对于健康人骨髓来源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及鉴定的研究较少。 目的:体外培养正常人骨髓来源的具有CD11clowCD45RBhigh表型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从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吞噬功能及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鉴定。 方法:分离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在不同的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实验分3组:①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组,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7 d后,用脂多糖刺激24 h。②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的1640培养基培养8 d。③成熟树突状细胞组,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的1640培养基培养7 d后,予脂多糖刺激24 h,使其成熟。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树突状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以及吞噬能力,CCK-8法检测其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结果与结论:①人骨髓源单个核细胞在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培养8 d后获得的细胞具有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典型特征和免疫表型,说明该实验建立的培养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②CD11clowCD45RBhigh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这种新亚群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弱,为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