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两种模式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对机体的影响是否不同。方法对ICU内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超过48h的危重患者,使用SIMV或PSV模式进行SBT。对入选患者进行APACHEII评分,同时记录SBT前、SBT后2h和SBT后24h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以及测末梢血糖等指标。结果使用SIMV模式进行SBT的有14例(男9例,女5例),使用PSV模式进行SBT的有18例(男15例,女3例),两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无差异.且SBT前、SBT后2h及SBT后24h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末梢血糖等指标也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使用SIMV模式或PsV模式进行SBT对呼吸循环及血糖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评价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72例,其中6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均静脉应用胺碘酮,并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将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心率明显减慢评价为显效;心律失常未纠正但心率减慢评为有效;心律失常未纠正且心率未减慢评为无效。密切监测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心力衰竭情况。结果72例患者中显效率63.89%,有效30.56%,无效率5.55%。大部分患者心力衰竭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心力衰竭加重者,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特别是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是安全的,疗效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发作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插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气变化及插管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均经对症治疗后获得缓解。结论: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治疗慢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6.
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于2011年10月29日收治1例特重型颅脑外伤并发双小腿急性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实属罕见,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 患者男性,27岁,建筑工人,不慎从3m高处坠落致头部受伤后意识不清1h急诊入院.患者坠落时头部先着地,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时呈深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分,双侧瞳孔散大,直径6 mm,对光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微弱,血压92/58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63次/min,下肢肌张力稍高,双下肢无骨折、皮肤无外伤痕迹,双上肢、胸部、腹部、骨盆检查无特殊.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院ICU病房分离菌中G^ 菌谱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G^ 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ICU病房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6年间所分离到的G^ 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6年间共分离获得G^ 菌175株,占总的22.0%(175/794)。G^ 菌分离率每年在同期分离株中比例逐年增多,由1998年14.8%上升到2003年的28.3%。G^ 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为主,占50.3%,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SE,19.4%)、溶血葡萄球菌(SH,12.6%)。MRSA占SA的87.5%,MRSE占SE的91.2%。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主要G^ 菌均呈多重耐药特性,只有万古霉素对G具有很强抗菌活性,敏感率达100%。结论 ICU病房每年G^ 菌所占比例逐年增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所占比例很高,细菌呈多重耐药特性。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一严重问题并尽一切可能预防院内感染和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分离菌中革兰氏阳性(G^+)菌菌谱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G^+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ICU7年间所分离到的G^+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分离获得G^+菌242株,占总分离菌数的23.6%(242/1024)。G^+菌分离率在同期分离株中逐年增高(由1998年的14.8%上升到2004的29.1%)。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为主(60.8%),其次表皮葡萄球菌(SE,15.3%)、溶血性葡萄球菌(10.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SA的87.1%。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占SE的89.2%。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主要G^+菌均呈多重耐药特性,只有万古毒素对G^+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敏感率达100%。结论:ICU每年G^+菌所占比例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很高,细菌呈多重耐药特性。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一严重问题并尽一切可能预防院内感染,并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菌中革兰氏阴性(G-)菌谱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G-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ICU 2000年1月~2006年12月分离到的G-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7年间共分离获得G-菌934株,占65.7%(934/1421).G-菌分离率总的趋势是逐年增多,由2000年48.3%上升到2006年的76.2%.2000年~2003年G-菌前4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22.0%)、埃希氏肠杆菌(20.1%)、产气肠杆菌(16.3%)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9.5%),而2004年~2006年前4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39.0%)、肺炎克雷伯氏菌(21.3%)、鲍曼氏不动杆菌(13.0%)和埃希氏肠杆菌(9.1%).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主要G-菌均呈多重耐药特性,现有常用抗生素没有一种对C-菌均具有很强抗菌活性.结论:ICU分离的G-菌有逐年增多趋势,其耐药形势严峻,我们应高度重视并尽可能预防院内感染、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危重病人对不同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是否有差异.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至2005年10月间在ICU使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的危重病人,记录其相关的不良反应,所得各项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共有93例危重病人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其中使用能全力的有44例,均浆膳49例,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时间分别为(1.9±1.1)d和(2.4±1.5)d(P=0.557).能全力组及均浆膳组分别有23和38例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肠内营养支持14 d后,两组间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常出现胃肠道不耐受表现,但对标准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的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