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冈上肌炎是肩部疼痛的常见病因,多由劳损或外伤引起.此病经局部封闭可缓解症状,但容易复发.1998年5~9月,我们采用肩胛上神经联合肩峰下阻滞方法治疗冈上肌炎,并与局部封闭进行比较,观察其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神经挤压综合征,老年患者多以退行性椎管狭窄为主。椎间盘、椎体及小关节突的退行性变化、韧带钙化增厚等是该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椎管变窄,椎间孔变小压迫神经可造成以腰腿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作者采用腰大肌肌沟神经阻滞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病人20例,并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年龄对成年患者丙泊酚单镇静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321例实施择期丙泊酚单镇静方案无痛胃镜检查的成年患者,根据年龄段分为青年(18~44岁)组116例、中年(45~59岁)组103例和老年(60~80岁)组102例,观察无痛胃镜检查操作时间、丙泊酚用量、气道梗阻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气道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魏氏鼻咽通气道(Wei nasal jet tube,WNJT)与无创鼻导管吸氧对实施丙泊酚镇静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WNJT在丙泊酚镇静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0例实施丙泊酚镇静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WNJT组90例和鼻导管组90例,观察2组镇静前(T0)、镇静后(T1)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Dixon序贯法来研究丙泊酚镇静抑制老年患者对胃镜插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75~84岁老年患者31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均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丙泊酚剂量由1.1 mg/kg(第1例患者)开始,阶梯剂量为0.1 mg/kg,后续患者的丙泊酚剂量由前1例患者的胃镜插入反应确定,插入反应未抑制则增加0.1 mg/kg,插入反应抑制则减少药物,将胃镜插入反应阳性—插入反应阴性这一变化视为拐点,出现7个拐点时即停止纳入。记录患者镇静前、胃镜进镜、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时的心率、MAP、SpO 2变化,记录恶心呕吐、咳嗽呛咳、吞咽、体动等胃镜插入反应。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 结果:丙泊酚镇静抑制老年患者胃镜插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为(1.11±0.16) mg/kg,MAP在镇静前、胃镜进镜、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时分别为(105.05±13.39)、(90.48±10.98)、(90.48±11.11)、(82.68±9.98) mmHg,给药后各观察点MAP较麻醉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心率在镇静前、胃镜进镜、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时分别为(77.26±12.67)、(72.81±10.39)、(72.90±11.63)、(68.32±9.42)次/min,给药后各观察点心率较镇静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SpO 2在镇静前、胃镜进镜、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时分别为(96.48±1.81)%、(98.65±1.31)%、(97.36±2.14)%、(96.48±1.81)%,镇静前SpO 2与胃镜进镜时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胃镜进镜时SpO 2与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时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Dixon序贯法确定丙泊酚镇静抑制胃镜插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为(1.11±0.16) mg/kg。  相似文献   
6.
目的 前瞻性评价托下颌试验在判定胃镜置入时麻醉深度的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5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2)和实验组(n=257)。对照组采用常规判断法判断麻醉深度,即在失去言语应答后尝试插入胃镜,实验组采用托下颌实验法判断麻醉深度,即在对下颌骨推力失去运动反应后尝试插入胃镜。评估两组患者胃镜置入条件,观察两组患者置入胃镜后出现阳性反应(置入1 min内有无体动、呛咳、恶心/呕吐、屏气等情况)的比例,记录操作时间和苏醒时间,记录操作过程中以及苏醒期间出现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躁动及苏醒延迟等。结果 实验组胃镜置入条件满意者高达89.9%,置入咽喉无阻力者高达93.0%,胃镜置入一次成功率高达96.9%,明显高于对照组(68.4%、78.1%、8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置入胃镜后出现阳性反应的患者比例为12.7%,明显低于对照组(5.4%),异丙酚诱导剂量为(2.1±0.9) mg/kg,...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无痛胃镜检查时含服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抑制胃镜插入反应半数有效量(ED50)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门诊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48例,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含服利多卡因组(22例)和不含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序贯法研究咽部麻醉下丙泊酚抑制胃镜咽喉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门诊内镜中心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门诊患者2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均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丙泊酚用量自1. 6 mg/kg(第1例患者)开始,阶梯剂量为0. 1 mg/kg,患者的丙泊酚用量由前1例患者的咽喉反应确定,咽喉反应未抑制增加0. 1 mg/kg,咽喉反应抑制则减少0. 1 mg/kg,直至观察到“咽喉反应出现-咽喉反应抑制”这样的变化拐点8个,停止纳入患者。记录患者麻醉前、胃镜进镜、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的MAP、HR、Sp O2变化,记录恶心呕吐、咳嗽呛咳、吞咽等咽喉反应。结果 丙泊酚抑制胃镜咽喉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为1. 76 mg/kg(95%CI:1. 70~1. 85 mg/kg),MAP在麻醉前、胃镜进镜、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时分别为(105. 05±13. 39) mm Hg、(89. 73±11. 32) mm Hg、(84. 45±10. 59) mm Hg、(79. 00±8. 36) mm Hg,给药后各观察点MAP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 <0. 05)。HR、Sp O2无明显变化。结论 通过序贯法确定咽部麻醉下丙泊酚抑制胃镜咽喉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为1. 76 mg/kg(95%CI:1. 70~1. 85 m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无痛胃肠镜检查前预防性静脉注射甲氧明对检查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在此项前瞻性研究中,2019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纳入拟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64例,按照SPSS生成的随机数,随机分为甲氧明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甲氧明组患者在麻醉诱导给药后立即注射盐酸甲氧明1~2 mg,对照组患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诱导给药后即刻、检查开始3 min、5 min、10min、15 min以及检查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查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及血管活性药等用量和不良事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甲氧明组患者在诱导给药后即刻(95±11 mm Hg vs. 84±11 mm Hg,P 0. 001)以及检查开始3 min(84±14 mm Hg vs. 78±9 mm Hg,P=0. 026)、5 min(83±12 mm Hg vs. 75±9 mm Hg,P=0. 019)时的平均动脉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甲氧明组患者的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的发生率更高(18. 8%vs. 0,P=0. 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查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前预注甲氧明有助于维持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但需密切监测心动过缓或必要时静注阿托品处理。  相似文献   
10.
冈上肌炎是肩部疼痛的常见病因,多由劳损或外伤引起。此病经局部封闭可缓解症状,但容易复发。1998年5~9月,我们采用肩胛上神经联合肩峰下阻滞方法治疗冈上肌炎,并与局部封闭进行比较,观察其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