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继友 《内科》2012,7(4):366-367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hE)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观察不同程度食管炎的HP感染率,按照洛杉矾标准进行分级后分为A级B级C级D级4个级别,并将它们分为两组A组(A级)和B组(B、C、D级)。结果A级食管炎与B、C、D级的HP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食管黏膜损害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可能与Hp感染有关,食管黏膜损害程度重,Hp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2.
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和善得定(善宁)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善宁组)30例用用善得定治疗,观察组(垂体后叶素组)31例用垂体后叶素治疗,两组一般治疗相同。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6.8%,治疗组治愈率9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疗效肯定,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静脉血栓(PVT)形成对肝硬化病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2011年肝硬化伴PVT形成的患者资料。18例肝硬化伴PVT形成患者人选血栓组;随机选择同阶段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无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及上消化道大出血发生等情况。结果血栓组的门静脉宽度及脾脏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食管胃底重度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和大量腹水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肿大和门静脉增宽是PV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PVT形成加重门静脉高压的程度,从而增加上消化道出血几率,使腹水难以消退,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使相关症状加重,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有助于延缓肝硬化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继友 《中国医药》2009,4(3):179-180
目的观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辅助治疗胆源性腹痛的疗效。方法将78例胆源性腹痛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静脉给予头孢唑啉钠2—3g/次,2O:/d,分2次,替硝唑1g/d,山莨菪碱10~20mg,1次/d及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8mg/d;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同样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1次/d,必要时6h后可重复1次。2组均连用4d,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4例,总有效38例(95.0%);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9例,总有效25例(6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4例(10.0%)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10例(26.3%)发生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地塞米松的应用在胆源性腹痛治疗中具有止痛迅速,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刘继友 《淮海医药》2008,26(6):527-52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指导治疗。方法 对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即血压、脉搏在正常范围内,神志清楚)行急诊胃镜检查及Child-pugh分级。结果 (1)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1.9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48.08%,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Child-poughA级中,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3.08%,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7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hild-pough C级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5.00%,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11.5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和门静高压性胃病,在Child-poughC级中,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17.13%,消化性溃疡出血占7.6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原因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也是其重要的原因,尤其在肝功能分级在Child-pough C级的患者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多,治疗时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刘继友 《淮海医药》2007,25(5):436-437
我院3年来应用垂体后叶素和善宁(善得定)分别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0例,并对疗效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指导治疗。方法 对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即血压、脉搏在正常范围内,神志清楚)行急诊胃镜检查及Child-pugh分级。结果 (1)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简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1.9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48.08%,两者比较,差异无昆著性(P〉0.05)。在Child-pugh A级中,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3.08%,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7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hild-pugh C级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5.00%,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11.5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在Child-pugh C级中,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17.31%,消化性溃疡出血占7.6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例出血的原因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也是其重要的原因,尤其在肝功能分级在Child-pugh C级的患者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多,治疗时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病因,同时.Hp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胃癌高发区人群Hp感染率高;Hp抗体阳性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高于阴性人群[1].因此我们应重视Hp感染.  相似文献   
9.
刘继友  王计听  孔丽韫 《内科》2011,6(6):568-569
目的探讨门静脉血栓(PVT)形成对肝硬化病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03~2010年肝硬化伴PVT形成的患者资料。18例肝硬化伴PVT形成患者入选血栓组;随机选择同阶段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无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门静脉宽度及脾脏厚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及上消化道大出血发生等情况。结果血栓组的门静脉宽度及脾脏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发生率、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大量腹水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PVT形成加重门静脉高压的程度,从而增加上消化道出血机率,使腹水难以消退,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有助于延缓肝硬化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继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678-3678
目的了解本地农村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关系。方法将本地农村有症状并做胃镜检查的患者逐个通过钳取相关部位胃黏膜做Hp检测。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中,Hp阳性率79.1%,消化性溃疡病患者Hp感染阳性率在90%以上,胃癌患者Hp阳性率87.5%。结论 Hp与胃炎、消化溃疡及胃癌发病密切相关,需重视Hp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