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有用的且能有效地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一抗试剂组。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MC、Gal-3、CK19、CD15、Fasicn、FN、CD56、D2-40、P63在57例甲状腺癌、14例腺瘤、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结果:MC、Gal-3、CK19、CD15在恶性肿瘤中单表达率高达86%-98%,同时表达率高达84%,而良性中无同时阳性病例。Fasicn、FN在恶性肿瘤中表达率分别为81%、96%,显著高于良性中的64%与69%,但Fasicn表达定位于间质及脉管壁、阳性程度及面积不稳定。FN背景强阳性,不利于自身对照观察。D2-40阳性表达仅见于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余均为间质淋巴小管、淋巴滤泡生发中心阳性。P63表达仅见于个别细胞核,阳性面积小于5%。CD56在良恶性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C、Gal-3、CK19、CD15可作为有用的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一抗试剂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S2、C-erbB2、Ki-67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底收治并经病理科常规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PS2、C-erbB-2、Ki-67的乳腺癌病例125例。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取最大横径计算)、肿瘤性质(分类)、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TNM分期)及其与受体及相关检测(免疫组化采用SP法)结果及关系。结果 ER、PR、PS2、C-erbB-2的表达率分别为56.0%、64.0%、45.6%、78.4%;Ki-67低度增殖活性占71.2%,中高度增殖活性率28.8%。PR随肿瘤增大表达率下降(P<0.05)、Ki-67随年龄增高表达率下降(P<0.005)。结论乳腺癌ER、PR、PS2的检测对指导临床个体化内分泌治疗很关键;肿块较小者PR表达率较高、内分泌治疗相对更有效;年轻者增殖活性较高,对化疗相对敏感;C-erbB-2的免疫组化假阳性高,方法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Pgp、GST-π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结直肠癌标本44例。结果:Pgp表达阳性率为59.09%(26/44);GST-π的表达阳性率为70.45%(31/44),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结直肠腺癌可见Pgp、GST-π表达,提示相关化疗药物有药性,顺铂类药可在病程进展中发生获得性耐,其与生物学行为关系尚须量的积累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尿道肉阜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并分析经病理学确诊为尿道肉阜的病例91例.结果 男4例(4.4%),女87例.临床表现为异物感53例(58.2%),尿道口疼痛38例(41.8%)、出血27例(29.7%)、排尿不畅23例(25.3%),病程15d至3年余.21例(23.1%)无自觉症状.专科检查:尿道口后唇见肿瘤样新生物,有蒂位于尿道口或尿道口周,新生物大小0.5 cm×0.3 cm×0.3 cm~ 2.8 cm×2.0 cm×1.5 cm.新生物较大者其蒂多为广基性,最大蒂直径约1.5 cm.新生物表面颜色鲜红或暗红,表面光滑或有皱纹,质软而脆.临床诊断肉阜准确率达95.6%(87/91).组织学以乳头瘤样型27例、血管瘤样型45例、肉芽肿型19例.免疫组化显示复层上皮均表达CK7、CK19,腺样结构腔缘表达CK18,仅灶性基底层细胞表达CK17,均不表达CK20.结论 尿道肉阜是主要发生在老年女性尿道口后唇的炎性瘤样病变.组织学呈乳头瘤样型、血管瘤样型及肉芽肿型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治水平。方法收集2005年8月至2012年7月经病理学确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病例13例,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临床表现为鼻衄、鼻塞、嗅觉下降20 d至9月余,伴或不伴头痛、突眼。专科检查:肿块位于鼻腔顶部嗅区,呈灰红色或暗红色息肉状,表面可见少许淡红色分泌物,质软、脆,触之易出血。有3例扪及颈淋巴结肿大。CT资料:鼻甲团块状异常密度影,其内可见点灶状高密度影,边界较清,增强病灶有强化。有6例伴上鼻甲、下鼻甲、筛骨有骨质吸收破坏,提示侵犯。组织学显示瘤细胞排列呈分叶状、巢状或条索状,间质为增生的血管纤维筛网状环绕分隔。瘤细胞体积小,可见真或/和假菊形团结构。免疫组化可表达S-100蛋白、神经特异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嗜铬蛋白A(CgA)、波形蛋白(Vim)、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D56)、神经纤维细丝蛋白(NF)。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发生部位、临床表现及专科检查、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均有特征性改变。掌握上述各特征,就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耐药标记P-gp和GSTπ对结直肠癌埋植式给药装置化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近3年来经结直肠镜活检确诊为结直肠腺癌患者,并按根治术标准宽切病灶,选择相应供血动脉插管,接埋植式给药装置(药壶,IDDS)埋植于皮下。标本用SP法检测P-gp和GSTπ的表达并按结果采用推荐方案P-gp+/GSTπ-:A(即5-Fu,DDP);P-gp-/GSTπ+:B(即VCR,HCPT);P-gp+/GSTπ+:C(即5-Fu,HCPT);P-gp-/GSTπ-:D(即VCR,DDP);化疗药均经术中留置的IDDS施药;给药剂量为5-Fu 500 mg,DDP 50 mg,VCR 2 mg,HCPT 4 mg。观察记录疗效及毒副反应、随访结果。结果 初治有效率(CR+PR)93.5 %(29/31例);随访3年生存率为93.5 %,PD2例:1例9个月后黏液腺癌腹壁转移,腹腔积液1 000 ml中查见转移癌细胞后改造瘘术;1例1年后出现肝、腰椎、肺广泛转移;2例均死于衰竭。结论 P-gp和GSTπ对结直肠癌埋植式给药装置化疗具指导意义,可提高疗效及3年生存率并降低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探索提高其诊断准确率的要领。方法:对11例恶性黑色素瘤病例,用HE染色,黑色素染色(Fontana-Masson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检测。结果:结合形态及组织化学或免疫组化的病理诊断较容易,临床误诊为息肉高达63.6%(7/11),因病变晚期及结合CT有骨质密度改变甚至骨质破坏而诊断准确者占4/11,结论:灰黑色息肉样外观是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特性,结合CT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细胞块(Cytoblock)因将收集的脱落细胞做成石蜡块而具有组织学的优点,该技术用于胸腹水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具有可靠性,我们借此探究了CK7/CK20的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诊治的5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组织学特点。结果57例患者平均年龄40.46岁,其中29—40岁占57.89%,乡镇居民36例(63.16%)。病理合并非典型增生27例(45.76%)。57例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或(和)乳痛伴或不伴乳腺包块半月~5年余。钼靶摄影提示为乳腺增生,造影可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彩超可见弱回声或实性回声结节,界清~蟹足状不清,CDFI结节内无~线状~明显有血流信号不等。合并癌变者钼靶示成簇点状钙化,导管扩张、僵硬,邻近导管斑片状造影剂散布;彩超见弱回声团,界限欠清,回声均质无钙化或不均质有点状强回声钙化且血流丰富。18例患者行包块单纯切除,切除边界距病变外约0.5cnl。其余全部行术中冷冻病检,细胞生长活跃或不典型者,将瘤体所在腺叶楔形切除;恶变者行改良根治术。其中有4例患者于术后0.5~1.6年复发,后行乳段切除术。结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多合并乳头溢液,钼靶造影诊断较敏感,但确诊需病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多伴非典型增生,术后需加强回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58例,分析其临床、辅助检查特点.结果 45岁以下患者41例(70.7%),肿瘤位于左侧者37例(63.8%).临床均有包块,21例(36.2%)伴非周期性疼痛,14例(24.1%)消炎治疗有一过性好转;血像无异常;钼靶摄影见腺体密度明显增高影或肿块,可伴颗粒状圆形钙化影.彩超见边缘模糊的多灶液性暗区.临床术前诊断疑癌5例(8.6%).术中冰冻及术后石蜡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术后愈合良好.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有包块,不伴周期性疼痛,消炎治疗有一过性好转,钼靶及彩超都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及影像诊断可提高诊断可靠性,但术中送冰冻及术后石蜡是最准确的诊断途径,同时手术又是彻底治疗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