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与脂肪肝疾病患者体重指数和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脂肪肝疾病的患者226例,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年龄段健康人资料226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等血清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同时分析上述指标变化情况与该疾病患者体重和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等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中青年患脂肪肝疾病的人数最多,其中超重和肥胖患者占70%以上。结论:脂肪肝疾病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会出现明显异常,且中青年肥胖或超重者属于该疾病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患者与正常人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探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在此症的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分别收集12个NSCL/P患者和12个正常人对照组的尿液样品。采用NMR分析NSCL/P患者尿液代谢特征,测定1 H-NMR图谱,进而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处理NMR数据,研究NSCL/P组和正常对照组尿液中的代谢物差异,获得NSCL/P患者的特异性代谢标志物。结果:NSCL/P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尿液代谢产物存在明显差别。结论:采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能较好地反映NSCL/P患者尿液的代谢变化,获得相应的特征代谢物,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牙周韧带细胞在不同纯钛表面粗糙度的增殖分化情况。方法:24个纯钛片分别按100,280,400,800目水砂纸顺序打磨。将样品分为4组:单纯机械处理组(A组);单纯机械处理+酸处理组(B组):单纯机械处理+喷砂处理组(C组);单纯机械处理+喷砂处理+酸处理组(D组)。每组样品6个。采用TR240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测定表面粗糙度。实验方法:取传至第3或4代的PDLC接种于样品表面,培养1,3,5天后,用1 mm的EDTA和0.25%胰蛋白酶进行酶消化,将细胞从样品表面洗脱后,计数细胞的数量并绘制细胞增殖曲线;采用考马氏亮蓝法在第1,3,5天分别测定细胞层蛋白质含量;采用ALP试剂盒在第1,3,5天分别测定ALP活性。然后按照公式计算蛋白活性并分析不同粗糙度表面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各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B组、C组、D组低于A组(分别为0.4065±0.0046,0.3588±0.0118,0.0087±0.0022,0.5995±0.00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C组、D组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D组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4组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1)。②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增殖分化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钛表面粗糙度越大,细胞增殖较少,蛋白质含量也较少,ALP则较少;钛表面粗糙度越小,细胞增殖就越多,蛋白质含量就越多,ALP也越多。结论:钛表面粗糙度越大,牙周韧带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就较弱;钛表面粗糙度越小,牙周韧带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就更强。  相似文献   
4.
钛表面粗糙度对牙周韧带细胞骨钙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骨钙素为细胞分化指标,观察牙周韧带细胞在不同粗糙度纯钛表面的分化特征。方法:实验于2005-01/12在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完成。①将纯钛棒制备成直径10mm、厚2mm的钛片,共24个,分为A、B、C、D4组,每组6个样品。4组样品分别采用100目、280目、400目、800目水砂纸进行打磨,然后采用如下方法对钛片进行处理:A组:单纯的机械处理;B组:单纯的机械处理 65%的硝酸(100℃,1h)处理;C组:单纯的机械处理 100μm的Al2O3喷砂处理;D组:单纯的机械处理 100μm的Al2O3喷砂处理后 65%的硝酸(100℃,1h)处理。所有样品均经过灭菌处理。②取无龋坏、无牙周病的正畸牙,磷酸盐缓冲液冲洗3遍,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刮取牙根中1/3处的牙周膜,剪成大小为1mm3的组织块,均匀地铺于培养瓶底面。待组织块贴牢瓶底后轻轻翻转培养瓶,继续培养。待细胞从组织块边缘游离出后,胰蛋白酶分散,消化传代。观察牙周韧带细胞的体外培养特征。③将传至第3代的牙周韧带细胞,以2×108L-1的浓度分别接种于4组样品表面,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在不同粗糙度的商用纯钛表面的牙周韧带细胞骨钙素的表达。结果:①4组样品的粗糙度分别是(0.5995±0.0083),(0.4065±0.0046),(0.3588±0.0118),(0.0087±0.0022)μm,经方差分析,P<0.01。组与组之间比较经q检验,P<0.01。②牙周韧带细胞在形态上为长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5~6d后,细胞从组织块边缘游离出来,游离细胞呈长梭形。传代后的牙周韧带细胞呈长梭形,少量呈多角形。③免疫学显示细胞抗角蛋白抗体阴性,抗波形蛋白阳性,证实细胞为中胚层来源的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培养第7天,细胞在各组样品的纯钛表面增殖良好。在每组纯钛表面上的细胞均形成与钛片的条形生长,生长方向与钛片最终打磨方向一致。A组纯钛表面上的细胞形态清晰,部分荧光染色呈颗粒状,细胞表达骨钙素;B组纯钛表面上的细胞以树突状突起融合在一起,细胞表达骨钙素;C组纯钛表面上的细胞密度增加。D组纯钛表面上的细胞间隙难以区分,呈片状生长,细胞染色增强。结论:纯钛表面粗糙度越小,牙周韧带细胞可能表达骨钙素越高,牙周韧带细胞矿化能力可能越强。  相似文献   
5.
钛表面粗糙度对牙周韧带细胞早期附着影响的荧光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种植体表面粗糙程度对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基因表达有直接影响.目的:观察牙周韧带细胞在不同纯钛表面粗糙度的早期附状态,以及材料表面性能对组织细胞分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观察,多样本比较实验,于2005-01/2006-07在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完成.材料:采用机床切割机将商业纯钛棒制备成直径为10mm厚2mm的钛片,共24个,分为4组:机械处理组,硝酸处理组,喷砂处理组,综合处理组,每组6个样品.方法:采用TR240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测定表面粗糙度.机械处理组:进行单纯的机械处理.硝酸处理组:单纯的机械处理+65%的硝酸(100℃,1 h)处理.喷砂处理组:单纯的机械处理+100 μ m的Al2O3喷砂处理.综合处理组:单纯的机械处理+100 μ m的Al2O3喷砂处理后+65%的硝酸(100℃,1 h)处理.主要观察指标:样品在DMEM中预置30 m后接种第3代的细胞,分别于30,60,120,240 min,1,3,7 d取出钛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和牙周韧带细胞在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纯钛表面早期附着情况.结果:①定量分析:4组粗糙度分别为:机械处理组(599.5±8.3)nm、硝酸处理组(406.5±4.6)nm、喷砂处理组(358.8±11.8)nm、综合处理组(8.7±2.0)nm,机械处理组高于硝酸处理组、喷砂处理组和综合处理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定性分析: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早期附着的荧光观察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组早期附着在纯钛表面的牙周韧带细胞增多,细胞增殖良好.但粗糙度大的钛表面,细胞附着较少,粗糙度小的钛表面,细胞附着较致密些.结论:钛表面粗糙度越小,牙周韧带细胞早期附着越多,有利于细胞黏附和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牙釉质提取物合成材料的成分与晶体特性。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检测。结果:牙釉质提取物合成后的主要成分是HA,但经四环素改性后牙釉质中的磷灰石物相、结晶度、微量成分的含量等结晶学特性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结论:牙釉质提取物经四环素改性后可改变磷灰石中基本物相组成,但会降低牙釉质的结晶度,添加几丁质可调节四环素改性后磷灰石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赣南地区唇腭裂患者资料的回顾性调查分析,筛查唇腭裂发生相关因素,为该地区唇腭裂畸形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赣南地区2010∽2012年间442例行"唇腭裂修复术"的患者父母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出生但未患唇腭裂患者的父母(共442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唇腭裂相关情况调查问卷"的形式,结合医院记录及电话问询或信函补充收集的资料,用统计学分析数据。结果:家族史、妇科病史、孕期患病、职业暴露史、不良饮食、异常孕产史为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避免母亲孕期职业暴露,加强营养卫生教育,普及相关妇科知识,开展营养监测,提倡合理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降低唇腭裂畸形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牙周韧带细胞在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纯钛表面早期附着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7在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完成。实验分组:24个纯钛片分别按100,280,400,800目水砂纸顺序打磨。根据对钛片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4组,每组样品6个。单纯机械处理组;单纯机械处理 酸处理组:单纯机械处理 65%硝酸(100℃,1h)处理;单纯机械处理 喷砂处理组:单纯机械处理 100μm的Al2O3喷砂处理;单纯机械处理 喷砂处理 酸处理组:单纯机械处理 100μm的Al2O3喷砂 65%硝酸(100℃,1h)处理。处理后采用TR240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测定表面粗糙度。实验方法:将传至第3代的牙周韧带细胞,以2×108L-1的浓度分别接种于4组样品表面,MTT比色法测定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早期附着0.5,1,2,4h的情况。实验评估:①各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②牙周韧带细胞在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纯钛表面早期附着情况。结果:①各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单纯机械处理 酸处理组、单纯机械处理 喷砂处理组、单纯机械处理 喷砂处理 酸处理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低于单纯机械处理组[分别为(0.4065±0.0046),(0.3588±0.0118),(0.0087±0.0022),(0.5995±0.0083)μ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61.7,76.9,188.8,P<0.001);单纯机械处理 喷砂处理组、单纯机械处理 喷砂处理 酸处理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低于单纯机械处理 酸处理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15.2,127.1,P<0.001);单纯机械处理 喷砂处理 酸处理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低于单纯机械处理 喷砂处理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111.9,P<0.001)。4组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6190,P<0.0001)。②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的早期附着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吸光度值()增高,各组早期附着在纯钛表面的牙周韧带细胞增多。单纯机械处理 酸处理组、单纯机械处理 喷砂处理A组、单纯机械处理 喷砂处理 酸处理组附着量(A)高于单纯机械处理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1);单纯机械处理 酸处理组、单纯机械处理 喷砂处理组附着量(A)低于单纯机械处理 喷砂处理 酸处理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钛表面粗糙度越小,牙周韧带细胞早期覆辙越多,有利于细胞黏附和增殖。  相似文献   
9.
背景:研究表明人工合成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性能与天然牙、骨组织仍存在一定差异。目的:分析牙釉质提取物合成材料的成分与晶体特性。方法:将人牙釉质粉末经酸碱处理后分组:牙釉质粉末组、牙釉质粉末+四环素组、牙釉质粉末+四环素+几丁质组、牙釉质粉末+四环素+几丁质+液相组。后3组对磷酸化牙釉质行四环素改性,再分别按照顺序加入其他药物。液相组成为将0.125mol/LNaH2PO4、0.125mol/LNa2HPO4溶解于蒸馏水。结果与结论:①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的基本结构单元为纳米纤维,纳米纤维由很多细小的晶体组成。②X射线衍射分析:牙釉质经四环素改性后,磷灰石的基本物相组成由单一成分变成多种物相共存,结晶度降低,加入几丁质后结晶度明显提高。③红外光谱分析:各组样品中均含有PO43-,OH-吸收峰,牙釉质粉末+四环素组存在CO32-峰。说明牙釉质提取物合成后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经四环素改性后磷灰石的物相、结晶度、微量成分等结晶学特性发生了较明显改变,添加几丁质可提高四环素改性后磷灰石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10.
背景:种植体表面粗糙程度对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基因表达有直接影响。 目的:观察牙周韧带细胞在不同纯钛表面粗糙度的早期附状态,以及材料表面性能对组织细胞分化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观察,多样本比较实验,于2005-01/2006-07在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完成。 材料:采用机床切割机将商业纯钛棒制备成直径为10 mm厚2 mm的钛片,共24个,分为4组:机械处理组,硝酸处理组,喷砂处理组,综合处理组,每组6个样品。 方法:采用TR240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测定表面粗糙度。机械处理组:进行单纯的机械处理。硝酸处理组:单纯的机械处理+65%的硝酸(100 ℃,1 h)处理。喷砂处理组:单纯的机械处理+100 μm的Al2O3喷砂处理。综合处理组:单纯的机械处理+100 μm的Al2O3喷砂处理后+65%的硝酸(100 ℃,1 h)处理。 主要观察指标:样品在DMEM中预置30 m后接种第3代的细胞,分别于30,60,120,240 min,1,3 ,7 d取出钛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和牙周韧带细胞在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纯钛表面早期附着情况。 结果:①定量分析:4组粗糙度分别为:机械处理组(599.5±8.3) nm、硝酸处理组(406.5±4.6)nm、喷砂处理组(358.8±11.8)nm、综合处理组(8.7±2.0)nm,机械处理组高于硝酸处理组、喷砂处理组和综合处理组(P < 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1)。②定性分析: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早期附着的荧光观察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组早期附着在纯钛表面的牙周韧带细胞增多,细胞增殖良好。但粗糙度大的钛表面,细胞附着较少,粗糙度小的钛表面,细胞附着较致密些。 结论:钛表面粗糙度越小,牙周韧带细胞早期附着越多,有利于细胞黏附和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