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患者,男,23岁。因心悸、气短、胸闷,外院可疑心肌炎来院就诊。超声所见:左室长轴不能显示标准的常规切面,肝脏位于腹腔右侧,心房正位,心室左绊,房室结构异常。大动脉短轴切面观,正常的右室流出道包绕主动脉根部形态消失,肺动脉与主动脉正常的左前右后关系消失,而呈现两个动脉短轴切面,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左前方,呈弧形向后延伸,肺动脉则左右后与主动脉平行向上后伸延,并能显示肺动脉分叉,肺动脉及左右分支发育正常,四腔心切面显示,肺静脉仍与左房相通,但左室变为解剖学右室(功能性左室),右室变为解剖学左室(功能性右室),并在解剖性右室即功能性左室靠心尖部见到一回声增强的调节束,该侧房室瓣的附着点亦较对侧为低,其流出道与主动脉相通,而解剖学左室即功能性右室其流出道与肺动脉相通,但两组半月瓣正常,房室间隔连续完整。超声诊断:完全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又称Valsalva's窦瘤破裂,此病是罕见而预后不良的心脏急症,它以呼吸困难,骤然胸痛和胸骨左缘粗糙,响亮,连续性或往反性机器样心脏杂音为主要表现,故极易误诊。近年来,由于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尤其是二维超声与超声多普勒的联合应用,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现就我们所见的五例患者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五例冠状窦瘤破裂的病人中,男4例,女1例,年龄38~73岁,病程2~13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像仪重点观察主动脉窦部情况,右室容量负荷,左室容量负荷,室间隔与主动脉前壁的连续性,主动脉根部内径,主动脉壁运动幅度以及主动瓣活动状态等.结果单纯主动脉窦瘤不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只有主动窦瘤破裂后出现.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有特征性改变,能清晰地显示出窦瘤破裂的部位和大小,活动情况以及窦瘤破裂对心脏各腔室负荷的影响.结论近年来由于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尤其是二维超声与超声多普勒联合应用,使之有可能应用这一非创伤性检查进行临床诊断,是目前诊断窦瘤破裂的最佳方法,为其它检查方法所不可相比,为手术等治疗提供确切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12例心肌炎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实时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其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2例心肌炎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大部分病例出现心脏形态和结构的改变.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实时的观察心脏结构和形态变化,能给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提供较多的信息和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H)的超声改变及收缩舒张功能变化。方法:对48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像仪进行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DCM患者心脏结构变化显著,房室腔内径明显增大,室壁运动幅度明显减低,收缩功能严重受损,舒张功能明显减代,普遍合并瓣膜足流是本组疾病的主要表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直观、清晰、准确的提供上述诊断信息,对临床诊断是十分有助的,如能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则能大大提高其诊断率,更能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像仪重点观察主动脉窦部情况,右室容量负荷,左室容量负荷,室间隔与主动脉前壁的连续性,主动脉根部内径,主动脉壁运动幅度以及主动瓣活动状态等。结果:单纯主动脉窦瘤不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只有主动窦瘤破裂后出现。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有特征性改变,能清晰地显示出窦瘤破裂的部位和大小,活动情况以及窦瘤破裂对心脏各腔室负荷的影响。结论:近年来由于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尤其是二维超声与超声多普勒联合应用,使之有可能应用这一非创伤性检查进行临床诊断,是目前诊断窦瘤破裂的最佳方法,为其它检查方法所不可相比,为手术等治疗提供确切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