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MVD、IGF-1、STAT3 等血管生成因子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窄带成像内镜(NBI)下的微血管形态的相关性,探究内镜实时观测血管生成的可行性。方法:将普通白光内镜以及NBI 内镜均诊断为结肠息肉样病变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结肠早期癌、结肠腺瘤纳入研究,将微血管形态分为三型:Ⅰ型:无微血管形态可见;Ⅱ型:微血管沿腺管开口排列,粗细均匀;Ⅲ型:微血管粗细不均,排列紊乱。同时将病变组织进行CD34、IGF-1、STAT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NBI 微血管形态特征和组织学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共有58例患者的64个部位(结肠早期癌15个,腺瘤29个,正常黏膜20个)进行NBI 内镜检查,NBI Ⅱ型部位以腺瘤为主,占82.1%(23/ 28),而早癌多表现为Ⅲ型,占66.7%(10/ 15)。 免疫组织化学提示微血管密度(MVD-CD 34)、IGF-1 在正常黏膜、结肠腺瘤和结肠早癌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 < 0.000 1,P = 0.006 2),STAT3 在三者间表达有逐渐增高的趋势(P = 0.071 3)。 在NBI 微血管形态分型Ⅰ、Ⅱ、Ⅲ型组织中MVD-CD 34、IGF-1、STAT3 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00 1,P = 0.001 0,P = 0.005 5)。 NBI 的微血管类型和MVD、IGF-1、STAT3 表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41和0.40。结论:根据NBI 内镜实时微血管形态评估组织血管生成,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结肠息肉癌变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拟诊小肠出血并行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检查患者的临床内镜特点及其小肠出血的病因。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拟诊小肠出血并首次行CE检查的全部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CE发现、临床诊断和病因等。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3例患者,1例(1.1%)患者发生CE滞留情况。患者年龄14~94岁,平均年龄(59.7±19.4)岁,男性58例(62.4%),应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者37例(39.8%),住院患者87例(93.5%)。显性出血者较隐匿性出血者住院比例更高、血红蛋白浓度更低(P<0.05)。CE检出小肠炎性反应最多(53/93),小肠血管疾病次之(18/93)。74.2%(69/93)患者明确小肠出血原因,包括:NSAIDs相关性小肠病26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14例、克罗恩病 5例、不明原因小肠溃疡5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5例、门脉高压性小肠病4例、肠道寄生虫病4例、Meckel's憩室3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1例和小肠恶性血管球瘤1例。显性和隐匿性出血者分别有75.0%(51/68)和72.0%(18/25)患者明确了出血原因(P=0.769)。结论 CE对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小肠炎性反应特别是NSAIDs相关性小肠病是本中心引起小肠出血最为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总结铋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检索pubmed、万方、CNKI等数据库中与含铋剂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文章。结果:铋剂相关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系统最为常见,如腹痛、腹泻、黑便和厌食、恶心/呕吐、口腔金属味、便秘等;其次为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及皮疹、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等,与益生菌和乳铁蛋白联用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铋剂相关的不良反应大多轻微、短暂和可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内镜治疗方法治疗较小(病变大小≤1.0cm)直肠类癌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经肠镜检查且病理明确诊断为直肠类癌(病变大小≤1.0 cm)的患者49例,对患者的内镜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3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内镜下套扎切除术(EMR-L)组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以年龄、性别、病变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出血、穿孔、感染)和完整切除率等指标为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3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该研究共纳入49例小于1.0 cm直肠类癌,其中EMR组22例(44.90%),EMR-L组20例(40.82%),ESD组7例(14.28%),3种治疗方法年龄、性别和病变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术操作时间较EMR和EMR-L术操作时间长(均值1916.14、96.36和120.25 s,P 0.05),EMR术完整切除率较EMR-L和ESD术完整切除率低(72.73%、95.00%和100.00%,P 0.05),EMR-L组1例发生术中穿孔,经内镜下治疗后好转出院,EMR组2例发生术后出血,经内镜下止血治疗好转出院。入组病例均未发生复发、转移。结论 EMR-L治疗小于1.0 cm直肠类癌操作相对于ESD术简单,完整切除率较EMR术高,创伤小、术后处理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乳头切开取石术后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预防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作用以及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  相似文献   
6.
在提高炎症性肠病(1BD)疗效的同时,因治疗产生的毒性也可能增加,因此筛选出高危患者尤为重要.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与溃疡性结肠炎(UC)自然史最为相关的临床终点事件,然后明确能预测严重后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血管生成是肿瘤进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PGs)由核心蛋白和不同的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侧链构成,属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非胶原重要成分。研究显示PG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参与肿瘤血管生成过程。由于其侧链的不同,功能上也会出现差异,表现出促进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本文就PGs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较小病变(大小≤2 cm)早期结直肠癌临床内镜特征,以期指导内镜医师诊断较小早期结直肠癌,协助选择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91例(201例早期结直肠癌病变)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病变大小≤2 cm)资料,分别对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内镜特征、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早期结直肠癌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1.81:1),以左半结肠为主(141/201), < 1 cm早期结直肠癌形态学以Ⅱa型为主(20/67,P=0.037)、1~2 cm早期结直肠癌形态学以Ip型为主(52/134,P < 0.01)。  结论  早期结直肠癌在结直肠分布和内镜下表现存在一定的特征,虽然高危腺瘤定义是病变>1 cm,但本研究纳入191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其中67例 < 1 cm。因此不论病变大小,如果内镜下观察到以下特征:分叶状、基底棘皮征、充血糜烂、病变饱满、表面凹陷等,均应警惕结直肠病变癌变可能,均应进一步详细评估。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4岁,因常规健康体检时行结肠镜发现直肠黏膜下肿物和直肠腺瘤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坛医纪院治疗。腹部CT检查示小肠软组织结节,胶囊内镜证实为小肠黏膜下病变,于消化内科行结肠镜下直肠肿物和结肠腺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G1)、直肠绒毛管状腺瘤(G1),Ki-67(1%阳性)。遂转入普外科,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肝硬化合并乳糜性腹水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诊断为肝硬化并乳糜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符合标准,均为男性,年龄50~57岁,肝硬化诊断时间1个月~2年,Child-pugh分级均为B-C级,腹水甘油三酯含量1.28~2.66 mmol/L,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erum ascites albumin gradient,SAAG)22.7~27.7 g/L.淋巴管核素显像均见显影剂漏出.1例患者给予奥曲肽皮下注射治疗后腹水控制.1例患者直接淋巴管造影提示胸导管出口功能性梗阻,行胸导管-左颈静脉吻合术后控制不佳,后行腹腔-静脉腹水转流术,随访2年控制良好.1例患者既往为清亮腹水,本次转为乳糜性腹水,行腹腔-静脉腹水转流术后腹水一度控制,但很快再次恶化,患者死亡.结论 肝硬化合并的乳糜性腹水仍表现为漏出液及门脉高压性腹水特点.淋巴管核素显像可能有助于乳糜性腹水的定性诊断.皮下注射奥曲肽与腹腔-静脉腹水转流术可能均可有效控制肝硬化合并的乳糜性腹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