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通过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2例,两组除常规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外,治疗组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观察两组患儿咳嗽气促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胸片吸收时间。观察治疗组患儿雾化吸入前后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咳嗽气促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胸片吸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雾化吸入前后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间比较有差异。结论在麻疹合并肺炎的患儿中通过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腺苷蛋氨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老年戊肝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戊肝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腺苷蛋氨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以及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AST、TBIL与ALT指标(分别为(36.59±20.73)U/L、(74.26±32.04)μmol/L、(36.33±16.58)U/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5.36±42.94)U/L、(243.54±90.30)μmol/L、(323.67±34.26)U/L),P0.05,差异存在统计系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60.0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腺苷蛋氨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老年戊肝临床效果好,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性传播疾病(以下称性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性病传染性强,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不但引起感染部位的病症,并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还可引起新生儿和儿童感染,尤其也促使艾滋病经性传播的机会。有效地预防和查治性病,可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的产生,防止进一步传播,降低患病率,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拉米夫定治疗前后的CHB患者HBV DNA和PBMC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分泌IFN-γ和IL-6的水平。结果CHB患者治疗前PBMC分泌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分泌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拉米夫定治疗后HBV高、中载量组分泌IFN-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和P<0.05),分泌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分别为P<0.01和P<0.05),治疗后中、低载量组分泌IFN-γ水平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低载量组分泌IL-6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INF-γ水平变化与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r=0.89,P<0.001),IL-6水平变化与HBV DNA载量和ALT呈正相关(分别为r=0.92,P<0.001;r=0.74,P<0.001)。结论CHB患者PBMC分泌IFNγ-、IL-6水平可作为判断拉米夫定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经阴道彩超与经腹彩超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7年5月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肌瘤的97例(114个肌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经腹、经阴道彩超检查,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腹部彩超检查对子宫肌瘤的确诊率83.51%,肌瘤个数检出率为84.13%;而经阴道彩超的确诊率95.88%,肌瘤个数检出率96.03%.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经腹彩超比较,经阴道彩超检测的临床诊断效果更高,具有无创、方便、分辨率高等优势,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双特异性磷酸酶(DUSPs)基因家族在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Oncomine、GEPIA、Kaplan-Meier plotter、TCGA、TIMER公共数据库分析DUSPs mRNA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本院收集19例配对的HCC术后癌与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分析DUSPs蛋白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基因富集分析(GSEA)用于预测DUSPs参与HCC进展的可能机制。结果:公共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DUSP12 mRNA在HCC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并且与总生存率下降(P<0.001)、病理分级增加(P<0.001)、免疫细胞浸润(P<0.001)增加及免疫检查点相关分子表达(P<0.001)升高有关。本院收集的配对HCC术后癌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DUSP12蛋白在HCC癌组织中高表达(P<0.001),并随病理分级(P<0.05)、临床分期(P<0.05)增加而进一步升高。GSE...  相似文献   
7.
刘成元 《青海医药杂志》1996,26(10):57-57,25
麻诊在计划免疫前后8年的经济效益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卫生防疫站刘成元计划免疫的实施,使相应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评价计划免疫,投入和效益的比例关系,本文仅就全县1984年~1993年麻疹的经济效益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比较ACEI联合利尿剂与ACEI联合CCB治疗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78例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一组给予ACEI联合利尿剂治疗,一组给予ACEI联合CCB治疗。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降压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素氮、血肌酐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联合利尿剂与ACEI联合CCB治疗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干扰素-1(IFN-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拉米夫定治疗前后的CHB患者HBVDNA和PBMC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分泌IFN-1和IL-6的水平。结果 CHB患者治疗前PBMC分泌IFN-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分泌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拉米夫定治疗后HBV高、中载量组分泌IFN-1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P〈0.0l和P〈0,05),分泌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分别为P〈0,01和P〈0,05),治疗后中、低载量组分泌IFN-1水平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低载量组分泌IL-6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INF.1水平变化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89,P〈0.001),IL-6水平变化与HBVDNA载量和A胛呈正相关(分别为r=0.92,P〈0,001;r=0.74,P〈0.001)。结论 CHB患者PBMC分泌IFN-1、IL-6水平可作为判断拉米夫定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病毒载量和PBMCs表达IFN-γ和IL-6的影响,探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经植物血凝素(PHA)培养后分泌IFN-γ、IL-6的水平变化。根据治疗前基线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载量分为高(>107copies/ml)、中(105~6copies/ml)、低(<105copies/ml)三组。结果治疗前CHB患者IFN-γ为139.98±112.61pg/ml,对照组286.31±180.25pg/ml(P<0.01);IL-6为697.73±285.34pg/ml,对照组384.42±166.83pg/ml(P<0.01);IFN-γ在HBV高载量组最低,低载量组最高;IL-6在低载量组最低,高载量组最高。不同应答效应组IFN-γ和IL-6含量不同,完全应答组与部分应答组、无应答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CHB患者PBMCs表达IFN-γ和IL-6的水平与患者的病毒载量相关。抗病毒治疗后IFN-γ水平明显提高,有助于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