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青海省多房棘球绦虫分离株Cox1、Nad1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及分子钟,为推测其进化关系及起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2份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术后标本,对多房棘球蚴线粒体DNA Cox1、Nad1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棘球属绦虫Cox1基因和Nad1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观察种内变异情况并构建进化树和分子钟。结果 所有多房棘球绦虫标本与GenBank数据库中检索的多房棘球绦虫亚洲株Cox1、Nad1基因序列同源性均达99%以上,共获得6种不同基因型,其中有2个分离株在GenBank数据库中未找到同源性100%的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收集的多房棘球绦虫标本与多房棘球绦虫亚洲株聚类效果明显;分子钟推测青海地区多房棘球绦虫起源于9.4万年前。结论 本研究发现青海省多房棘球绦虫存在6种不同基因型,其中首次发现2种基因型。青海地区多房棘球绦虫优势株为亚洲株,起源时间约在9.4万年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青海藏区高原的藏族儿童泡型包虫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影像学和血清学方法对玉树州、果洛州在校小学生开展泡型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结果 B超共调查儿童19 629人,泡型包虫病总患病率为1.13%(221例);血清学调查9 888人,总阳性率为12.59%(190例)。玉树州和果洛州儿童泡型包虫病总患病率分别为0.42%(31/7454)、1.57%(190/12 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2,P0.005);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4.26%(302/7081)、18.56%(1 835/9 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77,P0.005)。儿童患病率最高的3个县为果洛州的达日县4.31%(106/2461)、班玛县1.92%(26/1 351)和玉树州的称多县1.11%(18/1 612)。男童和女童泡型包虫病总患病率分别为0.91%(91/9 954)、1.34%(130/12 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P0.005);男童和女童血清学总阳性率为12.10%(1 037/8 568)、13.09%(1 100/8 4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3,P0.05)。不同年龄组间儿童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P0.05)。泡型包虫病患者P1a型占67.76%(145/214),P1b型占10.75%(23/214)、P2型占16.36%(35/214)。患者病灶直径5cm者占87.38%(187/214),10 cm者仅占2.80%(6/214)。结论青海南部藏区高原儿童存在泡型包虫病的严重流行,但多数患者为泡型包虫病早期,应加大儿童泡型包虫病的筛查力度,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肌痉挛(idiopathic hemi facial spasm,IHFS)的面神经根部责任血管的临床解剖特点。方法选择IHFS 160例,在神经根血管减压术中采用显微镜或鼻内镜观察面神经根周围病变。结果可见责任血管154例(96.2%),依次为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上动脉、椎动脉以及两支血管压迫。压迫部位在面神经根入脑桥处151例(98%),且多居前方,同时伴蛛网膜粘连(107/154,69.5%)。未见血管压迫及占位病变者6例(3.8%)。结论 IHFS责任血管多为一支,也可为两支;压迫部位在面神经根入脑桥处前方,位置隐蔽。因此,神经根血管减压术(micro 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中应该仔细寻找,以免遗漏责任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及胃肠道癌抗原(CA242)在胃癌病理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确诊的胃癌患者71例为胃癌组,另随机选择同期确诊的胃部良性病变者71例为良性病变组,同期门诊检查的健康人群71例为健康对照组,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检测CEA、AFP及CA242浓度,分析其在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结果 胃癌组患者的血清CEA、CA242和AFP浓度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A、CA242和AFP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7%、75.82%、83.1%、69.01%、97.18%;94%、73.91%、80.99%、66.2%、95.77%;80%、56.41%、60.56%、28.17%、92.96%.随访复发的患者中,CEA、CA242和AFP诊断阳性病理所占比例高于阴性(P<0.05);无癌生存患者中,CEA、CA242和AFP诊断阳性病理所占比例低于阴性(P<0.05).结论 CEA、CA242和AFP均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可以用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5.
腺淋巴瘤又称Warthin瘤,好发于高龄男性,通常位于腮腺后份及其下极,双侧腮腺多灶性者较为少见,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我国3种商品化抗棘球蚴抗体检测试剂盒用于棘球蚴病血清学诊断的效能。方法 收集142份细粒棘球蚴病、89份多房棘球蚴病确诊患者及39份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分别采用试剂盒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B(ELISA法)、C(胶体金法)检测,比较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差异,分析采用试剂盒A和B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吸光度值(A值)与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评价3种试剂盒检测棘球蚴病的效果。结果 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NO)、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淋巴细胞计数(LYM)和白蛋白(ALB)中位数显著高于多房棘球蚴病患者(P均< 0.05),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中位数显著高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P < 0.01)。采用试剂盒A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A值与患者WBC(rs = 0.153,P < 0.05)、EOS(rs = 0.174,P < 0.05)呈线性正相关,与TBIL(rs = -0.134,P < 0.05)、IBIL(rs = -0.146,P < 0.05)呈线性负相关。采用试剂盒B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A值与WBC(rs = 0.257,P < 0.01)、NEU(rs = 0.203,P < 0.01)、MONO(rs = 0.159,P < 0.05)、EOS(rs = 0.330,P < 0.01)、ALT(rs = 0.171,P < 0.01)、AST(rs = 0.160,P < 0.05)呈线性正相关,与ALB呈线性负相关(rs = -0.168,P < 0.05)。试剂盒A、B和C诊断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6.30%、69.63%和91.48%,敏感度分别为84.42%、64.94%和92.21%,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82、0.62和0.79,Kappa值分别为0.600、0.337和0.750。试剂盒A、B和C诊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4.54%、64.64%和71.82%,敏感度分别为80.99%、55.63%和68.31%,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78、0.53和0.56;试剂盒A、B和C诊断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2.19%、85.16%和85.16%,敏感度分别为89.89%、79.78%和84.27%,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87、0.77和0.72。试剂盒C在诊断细粒和多房棘球蚴病时存在交叉反应。试剂盒A和B用于诊断棘球蚴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和0.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1.618,P > 0.05),试剂盒A和B诊断棘球蚴病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 = 0.585,P < 0.01)。结论 3种抗棘球蚴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多房棘球蚴病血清学诊断效果均优于细粒棘球蚴病。试剂盒A诊断棘球蚴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性能相对稳定、干扰因素相对较少,适合用于棘球蚴病术前初步诊断和术后患者血清抗体随访监测;试剂盒C诊断棘球蚴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方便、报告率高,适用于棘球蚴病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7.
扁桃体摘除术是常见手术之一,术后扁桃体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后果严重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回顾本院白1998年6月至2006年12月行扁桃体摘除术480例中,发生扁桃体出血19例,分析术后出血原因,探讨扁桃体出血治疗和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肌痉挛(IHF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特发性面肌痉挛126例作A组,不伴面肌痉挛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作B组(对照组)。在神经根血管减压术中采用显微镜或鼻内窥镜观察面神经根周围病变。结果:A组中面神经根部病变包括:责任血管压迫120例(95.2%);胆脂瘤1例(0.8%);原因不明5例(4%);伴神经根粘连82N(65%);B组中面神经根出现血管“接触”64例(80%);构成压迫者仅18例(22.55%);6例(7.5%)伴蛛网膜粘连。结论:引起IHFS主要病因是神经根血管压迫,局部新生物如胆脂瘤也是病因之一,部分患者病因不明。面神经根部蛛网膜粘连是血管压迫致病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9.
成善泉  刘忆华  陈国邦 《医学综述》2012,18(23):4066-4067
目的探讨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BCLT)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免疫标志物表达情况,对比具有BCLT和非BCLT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形态学病理特征和相关分子的表达特点。结果 20例为非BCLT,30例为BCLT;BCLT与非BCLT在核级别、Ki67表达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BCLT的三阴性乳腺癌的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均较为独特,对该类病变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着较为实际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面听神经根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拟诊患者,术前均予薄层MRI扫描以便观察面听神经根周围血管走行;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经乙状窦后径路探查面听神经根血管压迫情况,并行面、听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耳鸣、眩晕、面肌抽搐症状消失;治愈7例,好转2例,术后复发1例,有效率为90%。患者的面神经根部均可见责任血管,其中8例听神经根部同时可见其他责任血管。结论:面听神经根血管压迫综合征的表现为面肌抽搐伴同侧耳鸣和短暂间断眩晕发作;只要诊断准确,采用面听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