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急性戒断前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紊乱的原因。方法:放射免疫法(RIA)测定30例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前、后不同时间点及13例正常人血浆细胞因子(IL-1β、TNF-α、IL-2)及肽类激素(ACTH、CORT、β-EP)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未戒断时,IL-1β与CORT有显著负相关;而在戒断7天时,呈现TNF-α与ACTH显著正相关,此时ACTH对CORT的影响较大;到了戒断14天时,IL-1β与ACTH出现显著负相关。结论:IL-1β、TNF-α对海洛因依赖者急性戒断前后HPA轴功能紊乱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不能忽略β-EP及吗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肾衰竭作为大多数肾脏疾病的终末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甲状旁腺激素在衰竭患者体内的高水平状态可引发一系列毒性反应,在疾病的临床进展及转归中产生着重要的效应。近年来,甲状旁腺激素在肾衰竭发生发展中所起的影响效应已受到广泛重视。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测定不仅有助于对肾衰竭的诊断及临床分期的判定,而且对其并发症的预防及疗效的评估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目前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驱动基因(如EGFR、KRAS和ALK等)被发现。然而,近年研究发现(18)F-FDG PET/CT的代谢参数与这些驱动基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现就(18)F-FDG PET/CT的代谢参数与这些驱动基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现就(18...  相似文献   
5.
海洛因依赖者存在着严重免疫功能紊乱或损伤,其中以细胞免疫损伤尤甚.我们在之前的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基础上,为进一步探讨海洛因依赖者急性戒断前后血浆IL-1β、TNF-α、ACTH及CORT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对其血浆进行放射免疫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疾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备受关注。随着近年来关注重心从临床诊断到预后判断的转变,存活心肌的有效检测在冠状动脉疾病治疗决策的制订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作用突显。核素显像作为一种无创性功能显像手段在存活心肌判断中有重要价值,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估价心肌活力的方法。该文将重点介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及心肌乏氧显像在存活心肌判断中应用及不足。  相似文献   
7.
海洛因依赖者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洛因,亦称盐酸二乙酰吗啡,其主要成分为二乙酰吗啡,是目前滥用流行广泛、对人体影响严重的阿片类毒品.海洛因依赖者则是因长期滥用海洛因而引起生理、心理综合受创的特殊群体.海洛因吸食带来的短暂欣快感是导致吸食者不断吸毒的重要驱动因素;一旦对毒品形成依赖,骤然停药就会产生无法忍受的戒断症状,因此很难戒除;即使成功消除戒断症状,但"心瘾"未除,也会导致复吸的发生.已证实,戒断症状是产生心瘾而最终导致复吸的最常见原因,而海洛因依赖者戒断症状又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均有一定关系[1],因此,研究海洛因依赖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损伤原因及三大系统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对复吸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前、后不同时间段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目的改变状况并探讨其原因,为制定有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30例海洛因依赖者在戒毒前、戒毒7 d和14 d各不同时间段的静脉血抗凝,以本地区13例正常人外周血做参照,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其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进行测定.结果:海洛因依赖者淋巴细胞(Lymphocyte)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未戒断组CD4百分比较对照组下降(P<0.05);戒断7 d组CD25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按年龄及吸毒时间进行分组得出:不同年龄段或为同吸毒时间之间的CD4、CD25及NK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短期戒断产生的应激可能是导致依赖者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代谢指标N端骨钙素(N-MID)、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P1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结合全身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全身骨显像将21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无骨转移组(45例)和骨转移组(165例),采用Soloway分级将骨转移组病例分为4级(0~Ⅲ级),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MID、TP1NP和β-CTx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肿瘤骨转移组血清N-MID、TP1NP和β-CTx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骨转移组中随着转移病灶数目的增加,血清N-MID、TP1NP、β-CTx水平逐步增高且与病情进展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MID诊断肿瘤骨转移截断值为17.59ng/mL,灵敏度70.3%,特异度88.9%,ROC曲线下面积0.831;血清TP1NP诊断肿瘤骨转移截断值为43.04ng/mL,灵敏度78.2%,特异度95.6%,ROC曲线下面积0.890;血清β-CTx诊断肿瘤骨转移的截断值为0.48ng/mL,灵敏度73.9%和特异度93.3%,ROC曲线下面积0.869。结论血清N-MID、TP1NP及β-CTx是反映恶性肿瘤骨转移骨代谢敏感、准确、简便的生化指标,检测其水平能明显提高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效率,可结合全身骨显像检查早期诊断肿瘤骨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HIV-1Vif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进行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 PCR扩增Vif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Vif,进行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获得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利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Vif蛋白。利用Pull-Down方法检测HIV-1Vif与SH3(HCK)特异性结合活性。结果通过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28a(+)/Vif构建正确。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鉴定了原核表达的Vif重组蛋白大小正确。纯化了蛋白Vif、SH3和GST。GST pull-down试验说明Vif和SH3蛋白具有体外特异性结合活性。结论成功地克隆、表达和纯化了Vif蛋白,Vif与SH3蛋白具有结合活性,为进一步研究针对Vif与SH3结合的药物筛选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