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眶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点。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3-04/2018-08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收治的12例眼眶SF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平扫、增强及动态增强检查,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

结果:纳入的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病程3mo~20a(平均3.2±5.2a),6例为首次发病,6例为复发病例; 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左眶8例,右眶4例。肿瘤位于眼球后肌锥间隙内5例,肌锥间隙外3例,跨肌锥间隙内、外4例; 肿瘤形状呈卵形9例,不规则形3例,边界均清晰。超声表现为低回声10例,不均匀回声2例; 12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均可见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I)平均值0.70,PW均测得动脉频谱。MRI表现在T1WI均呈等信号; T2WI呈低信号 5例,等信号3例,中高信号4例,内部信号均匀9例,不均匀3例; 增强后12例均呈显著强化,10例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7例为速升平台型,5例为速升速降型。

结论:眼眶SFT在彩超显示低回声、富血供的实体瘤,MRI提示T1WI呈等信号,T2WI信号混杂,增强后显著强化,动态增强TIC曲线以速升型为主的特征性表现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产后出血60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其出血原因、出血量与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的比较,各种相关因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刘延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3):F0003-F0003
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短时间内即可造成患者死亡。能否抢救成功取决于迅速有效的诊断、有效的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患者女,72岁,于半个月前开始每于劳累及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现胸闷,胸骨后压榨性痛疼,向颈前放射,伴大汗,疼痛持续5~10分钟,休息10分钟左右上述症状可缓解,每日发作1~3次。于2011年2月10日入院,查体:T36.5℃,P 80次/min,R16  相似文献   
4.
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生理及健康的过程。过去认为分娩是繁衍后代的生理现象,助产人员的任务就是看产和接产,无须顾及产妇的心理变化。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分娩的产妇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因为分娩的产妇虽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却要遭受疼痛的折磨,由于害怕分娩过程而恐惧,心理正处高度应激状态,此时,若助产人员在看产和接产的同时给产妇以关爱,提供高质量、友善的服务,给予生理、心理、体力、精神全方位的支恃,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分娩过程顺利进行,为分娩产妇创建最佳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5.
刘延慧 《吉林医学》2011,32(26):5632-5632
<正>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教育理念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教育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带教是现代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护理实习生通过不断完善四级临床带教系统,持续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素质,改革创新带教模式和方法进行带教,能够保证实  相似文献   
6.
药液吸取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操作之一。抽吸小密封瓶内的药物时,由于瓶内药量少,瓶塞相对大、缝隙多,用传统方法抽吸容易造成药物浪费。本人在临床护理中,发现两种可以快速吸尽小密封瓶内药物的方法,可以减少药物浪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静脉注射是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需要一名护士在床旁为患者进行.根据药物的品种及患者病情,静脉注射时间一般需要10~20 min左右,尤其是为心肺功能差的患者静脉注射需要的时间更长,废时费力.我院CCU病房从2006年开始试用一次性头皮针连接20 ml注射器后用微量泵为病人静脉注射药物,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延慧 《吉林医学》2008,29(16):1363-1363
临床上会阴部损伤,如男性后尿道出血、会阴部骑跨伤等患者,需要压迫止血治疗。传统方法是用沙袋压迫会阴部,由于普通沙袋的大小和形状与会阴部解剖位置不相符,加之患者活动时沙袋容易移位,起不到有效的压迫止血作用。笔者自行设计了一种会阴部压迫止血固定带,经临床运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产后出血60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其出血原因、出血量与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的比较,各种相关因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对于孕11~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我院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法。自1998年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阴道或直肠塞入卡孕栓法引流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着重对孕妇11~16周妊娠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回顾性研究。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自1998-07~1999-07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年龄20-35周岁,健康妇女,无急慢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阴道流血史,孕妇11~16周经妇科及B超检查证实宫内妊娠,胎儿双顶径<4.0cm,尿常规正常,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正常,肝功、心电检查正常,白带正常,要求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