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珠蛋白(UG)是类固醇激素诱导分泌的、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多功能蛋白。UG具有肿瘤抑制、抗炎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人的UG基因定位在染色体11q12.3—13.1,此区域是在许多癌症中被经常重排和删除的区域。本文就UG的结构、分布、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宫颈刷片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al test,TCT)结合二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 Ⅱ,HC-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价值。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本院妇科对435例志愿者病例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受试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液基薄层宫颈刷片细胞学检查方法结合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根据检测结果,将纳入病例分为4组,①HPV呈阴性、TCT呈阴性组[HPV(-),TCT(-)组];②HPV呈阳性、TCT呈阴性组[HPV(+),TCT(-)组];③HPV呈阴性、TCT呈阳性组[HPV(-),TCT(+)组];④HPV呈阳性、TCT呈阳性组[HPV(+),TCT(+)组]。不同组别病例按不同间隔时间进行液基薄层宫颈刷片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二代杂交捕获法复查,必要时行阴道镜、活体病理学检查及宫颈管诊断性刮宫(endocervical curettage,ECC),随访3年,直到观察病例出现宫颈病变或研究终止。本研究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复查宫颈癌细胞学发生的决定因素。结果液基薄层宫颈刷片细胞学检查和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nppa值分别为85.9%,96.2%,94.7%,79.7%,97.5%,0.7959和92.2%,80.1%,81.8%,44.4%,98.3%,0.4996。与HPV(-)、TCT(-)组相比,HPV(+)、TCT(-)组及HPV(-)、TCT(+)组患宫颈癌癌前病变的风险度增高(RR=45.033,95%CI 17.140~118.313;RR=235.886,95%CI 70.694~487.088);HPV(+)、TCT(+)组患宫颈癌癌前病变的风险度明显增高(RR=464.400,95%CI 105.162~950.806)。结论液基薄层宫颈刷片细胞学检查结合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理想,二者结合能满足筛查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需要,是比较适合本地区经济状况的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CT结合HPV HCⅡ检测在宫颈锥切术后患者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将2006年1~6月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Ⅱ-Ⅲ并行宫颈锥切术、且切缘阴性的的60名患者分为4组,即TCT阴性、HPV阴性组;TCT阴性、HPV阳性组;TCT阳性、HPV阴性组;TCT阳性、HPV阳性组,对其进行2年的跟踪研究,必要时进行阴道镜检查、活检及颈管诊刮(ECC),直到观察病例出现宫颈病变或研究终止。结果:与TCT阴性、HPV阴性组,TCT阴性、HPV阳性组及TCT阳性、HPV阴性组相比,TCT阳性、HPV阳性组患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度明显增高。结论:TCT结合HPV HCⅡ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理想,二者结合能满足CINⅡ-Ⅲ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的随访;在CIN治疗后的随访中,HPV阴性可排除复发CIN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系统通过水解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降解细胞外基质,进而使肿瘤细胞不断浸润和扩散.该系统各成分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含量升高.本文就该系统的组成、结构、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的规律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24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62例子宫内膜腺癌组中uPA、uPAR、PAI-1的表达,并分析与良恶性、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基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uPA、uPAR、PAI-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组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而正常子宫内膜组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uPA、uPAR、PAI-1的高表达与肿瘤分化、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uPA、uPAR、PAI-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期膳食脂肪酸的摄入类型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及血糖水平间的关系,旨在探索出一套符合本地特点的膳食脂肪干预方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减少产科并发症及早产儿疾病的发生.方法 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4例为妊娠期糖尿病组,以同期正常妊娠孕妇64例为正常妊娠组.对饮食治疗前后的两组孕妇进行膳食脂肪酸检查,比较两组孕妇膳食结构中各类脂肪酸供能百分比,连续监测2周孕妇空腹、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以及空腹和餐后胰岛素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孕妇日总热能摄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4,P=0.536);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饱和脂肪酸供能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9,P=0.028),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多不饱和脂肪酸供能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9,P=0.031);两组孕妇单不饱和脂肪酸供能百分比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8,P=0.702).对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膳食脂肪酸供能比例进行控制后,与正常妊娠组和未控制膳食脂肪酸妊娠期糖尿病组比较,空腹、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5,P=0.015).结论 饱和脂肪酸可能是引起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膳食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增加含较多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可能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一个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岩丽  李小利 《海南医学》2010,21(9):22-23,21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76例不孕症患者,均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结果76例不孕症中,宫腔镜检查发现正常宫腔61例,宫腔粘连2例,子宫纵隔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息肉7例;腹腔镜检查发现正常盆腔8例,盆腔粘连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5例,单侧输卵管堵塞25例,双侧输卵管堵塞22例,子宫肌瘤3例,卵巢囊肿2例。经腹腔镜治疗后双侧输卵管通畅35例,单侧输卵管通畅31例,双侧输卵管堵塞10例,术后跟踪随访50例,妊娠23例。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能够明确不孕症的病因,同时进行治疗,多数患者获得再次受孕机会,对于双侧输卵管堵塞严重者建议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阴道镜筛查宫颈病变9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007年2月-2008年10月在我院进行阴道镜检查的2164例患者,其中980例阴道镜图像异常进行镜下活检,对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80例阴道镜图像异常者,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94例,占40.2%(其中CINⅠ263例;CINⅡ57例;CINⅢ74例);宫颈浸润癌4例,占0.4%;慢性宫颈炎542例,占55.4%;湿疣40例,占4%。活检阳性率40.6%(指癌前病变和癌变捡出率)。结论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对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胸膜炎 ,青壮年多见。除全身中毒症状外 ,有胸痛、呼吸困难 ,随着积液量的增多 ,胸痛逐渐减轻或消失 ,但呼吸困难加笪。 2 0 0 2年我科收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2 5例 ,其中男 1 5例 ,女 1 0例 ,年龄最小的 1 0岁 ,最大的 81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心理护理由于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 ,病程长 ,对疾病没有正确认识 ,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护士要热情、诚恳接待。与患者友好交谈 ,多巡视、多谈心 ,消除不良因素 ,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向患者说明本病是可以痊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07年9月~2009年9月的异位妊娠住院患者461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线形切开取胚术,其中观察组245例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216例未注射垂体后叶素,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血时间、血压变化等临床情况,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分别为13.97、7.63、38.28,均P<0.05);观察组的血压变化不明显;观察组改行输卵管切除率小于对照组(χ2=6.5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程度、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χ2=22.18,P<0.05).结论 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效果好,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未增加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但输卵管的通畅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