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8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苯二氮Zuo类药物(BZDs)使用的调查分析,是监测精神药物滥用的重要依据,统计解放军总医院1996年6月份全月门诊处方,采用DDD和DUIO的概念分析BZDs使用现况及合理性问题,并与国内其他医院的BZDs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BZDs处方占门诊总处方的1.32%,与其他地区和医院存在前显的地区差异;(2)BZDs各种药品的使用频率与国内其他医院相比也有较大差异,解放军总医院最常  相似文献   
2.
吗啡依赖小鼠胸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屏  黄艳 《免疫学杂志》1996,12(3):177-179
使用流式细胞仪(FCM)动态观察吗啡依赖小鼠在摄入吗啡成瘾期间及吗啡消除后中枢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摄入吗啡后24h始,胸腺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降低,血液中CD4降低,CD8升高,两者比值倒置,连续摄药至d5时最甚。②停止摄入吗啡72h后,胸腺重量增高,胸腺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即恢复至正常;但吗啡消除1wk后,血液中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始终未恢复正常。上述结果提示中枢和外周的淋巴细胞亚群对吗啡的反应敏感性存在差异,还提示吗啡在体内对中枢未分化成熟T淋巴细胞的可逆性损伤或抑制作用和对成熟T细胞的损伤或抑制更为严重,且有不可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调查分析1所大型综合性医院1989-1994年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平均年消耗量为29645±s5591DDDs。年开支金额逐年增加,1994年为1990年的440%。内科用量占全院的55.3%,二氢埃托啡片1991年猛增至10万片以上,卫生部下达文件后下降。门诊麻醉镇痛药用量占4.9%,其处方量占总处方量的0.35%。主要使用单位是急诊科,占70.2%。男女患者比为2.4:1;26-45aa组占45.6%。药物利用指数0.29-0.70,使用不当者主要是二氢埃托啡,发现2人发生依赖性。43名癌痛患者很少按“三阶梯止痛疗法”给药。根据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鸡血藤活性成分SS8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研究鸡血藤单体成分SS8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CFU-GM,CFU-E,BFU-E,CFU-Meg)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通过对长期接受SS8治疗后的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培养,观察SS8对CFU-GM,CFU-E,BFU-E,CFU-Meg生长的作用。结果:SS8可显著刺激骨髓抑制小鼠CFU-GM,CFU-E,BFU-E,CFU-Meg生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随时间延长、剂量增加,刺激作用逐渐加强。结论:SS8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增殖有明显刺激作用,且有时间、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益肾降压方对RPH大鼠内皮由来因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经验方“YSJY”对RPH大鼠肾组织cNOS与ET1蛋白及基因表达的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大鼠肾次全切除法制备RPH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肾组织cNOS与ET1蛋白及基因表达变化。结果YSJY治疗8wk后:①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近曲小管cNOS呈弱阳性表达、ET1呈强阳性表达,而YSJY组近曲小管cNOS表达呈强阳性,ET1阳性表达明显减弱,且其近曲小管、肾小球已经接近正常组。②与模型组比较,YSJY组肾组织ET1mRNA表达减弱(P<0.01),cNOS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YSJY可通过抑制肾组织ET1mRNA表达、促进cNOSmRNA表达,使肾组织局部ET1含量减少、NO含量增加,从而实现其降压、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藓类植物回心草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戴畅  刘屏  刘超  王波  陈若芸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3):1080-1082
目的:研究民族草药藓类植物回心草Rhodobryum roseum的化学成分。方法:回心草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用硅胶、凝胶柱色谱进行成分分离纯化,通过物理化学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回心草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芹菜素(apigenin,1)、槲皮素(quercetin,2)、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3)、2α-羟基齐墩果酸(2α-hydroxyoleanolic acid,4)、2α-羟基乌苏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5)、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6)、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7)、对羟基桂皮酸(p-hydroxycinnamic acid,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项目评述(1)中药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化学是中药学基础研究中的分支学科,主要对中草药(植物、矿物、动物药物)单味或复方进行提取、分离和成分测定,并对其中具有明确治疗作用的单一化学成分或多组化学成分做进一步研究。本文简要介绍和分析了中药化学的研究情况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生命科学部中医学和中药学学科近五年(1998~2002)间对中药化学研究项目的资助情况以及目前国内中药化学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
开心散及其各单药成分的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改良外翻肠囊模型,研究开心散复方及各单药的肠吸收情况。方法:利用翻转肠囊法建立开心散复方及各单药的大鼠肠吸收模型,并用HPLC、HPLC-MS法检测开心散及其各单药的肠吸收成分。结果:HPLCDAD检测器条件下可测得开心散复方中主要吸收入肠成分是远志中的成分,未检测到人参、茯苓、石菖蒲的肠吸收成分。多级质谱研究表明开心散复方和远志中主要的可吸收成分为寡糖酯类化合物。结论:HPLCDAD检测条件下,发现开心散肠吸收的主要成分是远志中的寡糖酯类成分,但这些成分的化学结构及人参、茯苓、石菖蒲的肠吸收成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回心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王波  刘屏  沈月毛  戴畅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2):895-897
目的:研究回心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回心草9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充分萃取,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复对醋酸乙酯部位进行成分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回心草中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胡椒碱(1),咖啡酸甲酯(2),尿嘧啶苷(3),熊果酸(4),3β-羟基-5α,8α-氧桥-6,22-二烯(5),3β-羟基-5α,8α-氧桥-6,9(11),22-三烯(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结论:化合物1-6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走马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走马胎干燥根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对走马胎根茎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 各种柱色谱分离,根据所得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 -O-galloylbergenin(1),11 -O-syringylbergenin(2),11 -O-protocatechuoylbergenin (3),4-O-galloylbergenin (4),11-O-香草酰岩白菜素(5),表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6),豆甾醇-3 -O-β-D-呲喃葡萄糖苷(7),(一)-4′-hydroxy-3′-methoxyphenyl-β-D-[ 6-O-(4″-hydroxy-3”,5”-dimethoxy-benzoyl)] -glucopyranoside(8),β-谷甾醇(9).结论:化合物3,4,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