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沧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无偿献血者的情况,为制定献血者筛选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板速率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2次ALT检测,37℃下反应2次检测均超过40 U者判为异常,对异常结果与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献血次数的相关性,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的相关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 231份献血者标本经检测有1 495份ALT异常,异常率为7.04%;ALT异常人群在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初次献血者异常率最高,可达66.15%,异常的比例随献血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有ALT异常史的多次献血者,其再次献血时ALT异常的概率在40%以上;90%以上的ALT异常仅为ALT单项升高,与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结论 ALT异常一直是造成血液报废的首要原因,此项目虽容易受一些非特异性因素的影响,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不断总结改进,多环节把关,就能达到既保证血液安全,又避免血液浪费的目的 。  相似文献   
2.
献血结果告知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是否该进行告知、如何进行告知,一直是行内人士交流、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九条规定:"…对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当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血站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也明确规定:"血站采集血液应当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对献血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  相似文献   
3.
加样针污染致不同项目拖带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项目、不同值域的拖带规律,为制订拖带克服措施和献血者(血液)保留淘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各个项目均用RSP100(4针型)全自动加样仪加样,用同样的冲洗程序和冲洗量进行加样针冲洗,用FAME16/20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进行后处理,从第2列开始,以列为序,阳性孔后每间隔3孔有1孔有反应,取原标本和重采标本经手工加样复检阴性即纳入拖带污染统计。将阳性孔按S/CO值进行分组,对不同阈值造成拖带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不同项目的拖带程度和频率有明显差异,抗-HIV项拖带最为严重,抗-HCV项次之,TP和HBsAg最低,拖带率随着S/CO值的升高而升高,当样本测定值在Cut off值的20倍以上时,抗-HIV项可有80%的样本发生拖带,抗-HCV项可有40%的样本发生拖带。结论加样针老化是造成拖带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各项目拖带情况不一与样本的阳性程度、试剂灵敏度、加样量有关,拖带的预防应从做好仪器维护保养、加大加样针的洗涤时间和洗涤量、推广使用一次性加样针、献血前进行快速检测筛除阳性程度较高的标本等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标本两次传染指标检测的重合性,为检验试剂选择及制定献血者的保留或淘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法由不同的工作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对无偿献血标本进行两次HBsAg、抗-HCV、TP、抗-HIV检测,两次检测均为阳性者判断为"不合格",单试剂阳性或可疑标本用原标本和另采标本同试剂复查,仍为阳性或可疑判为"不合格",对两次检测不合格结果的重合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检测不合格重合率为36.48%;抗-HCV检测不合格重合率为60.71%;TP检测不合格重合率为78.48%;抗-HIV检测不合格重合率为28.43%。在所有项目中,重合性最低的是"抗-HIV"项,其次是"HBsAg"项,重合性最高的是"TP"项。结论献血者传染指标检测不合格有很大一部分是单试剂反应或可疑的情况,特别是在"抗-HIV"和"HBsAg"项检测不合格的结果中,有60%~70%是有争议的结果 ,重视和加强血液检测试剂的筛选、评估工作,多了解试剂选用信息并尝试不同的组合很重要,如何既确保血液安全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检验方法和试剂选择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去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感染者的献血次数、重复检出情况,及其人口学特征等进行分析,以评价其与血液安全的关系,为制定献血者筛查和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2次抗-HIV(1+2)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者,将血样送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检测,反馈阳性者列入HIV感染者统计.结果 96 884例献血者经确认抗-HIV阳性者195例,阳性率为0.20%.初次献血者阳性率为0.36%;重复献血者阳性率o.04%,初次献血者感染率与重复献血者感染率有明显差异,21~40岁献血者感染率与18~20岁及41~50岁组相比感染率明显偏高,职员、工人、其他人群感染率较高,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主,佤族和拉祜族献血者感染率明显偏高.结论 临沧市献血者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不同人群感染率有明显差异,通过加大固定献血者队伍建设、加强献血适宜人群的筛选,对重点人群加强血液安全和防艾知识的宣传力度,是目前降低HIV经输血传播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临沧市无偿献血标本梅毒检测阳性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献血者梅毒检测阳性后的屏蔽、告知和归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无偿献血标本分别采用2种不同厂家的TP-ELISA试剂进行检测,两次检测均为阳性的标本送市疾控中心采用TPPA和TRUST法进行检测,对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P-ELISA检测阳性人群以26岁至45岁的农民和流动人口为主,在献血标本TP-ELISA法检测结果判定为阳性的标本中,有17.79%为单试剂阳性或可疑阳性标本,在TP-ELISA双试剂阳性的标本中,有17.57﹪的标本TPPA和TRUST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梅毒抗体阳性人群在不同年龄、职业分布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在献血者招募及梅毒防治宣传时可以此为据进行针对性的招募和宣传;不同检测试剂、方法在灵敏度、特异性方面的差异是造成血液在梅毒抗体筛查项目上淘汰的重要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献血者筛查、归队指南是保障血液安全及避免献血者流失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