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最棘手、最不易止血的一种出血。目前国内外开展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有效预防和控制了上消化道出血。因其方法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患痛苦小、安全易掌握被广泛应用。近2a来作等进行了46例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选择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社区进行3个月以上的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选时和治疗3个月时评估汉化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结果:康复组在康复3个月后,在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改善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与入组时相比,除躯体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维度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躯体功能、精神状态、心理功能均有良好的影响,有助于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早日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性尿崩症的特点、予准确及时的法医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颅脑外伤性尿崩症66例患者的资料。结果:治愈50例,5例死于脑水肿、严重肺部感染,11例予长效尿崩停治疗。结论:根据颅脑外伤后尿崩症的临床资料准确地做出法医学损伤程度及伤残鉴定。  相似文献   
4.
多系统萎缩误诊为颈椎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系统萎缩为一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不明,多在50岁左右起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目前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医师由于对其缺乏认识,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行无效治疗。笔者在山东省医院神经科进修期间,遇到1例多系统萎缩误诊为颈椎病的病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因双下肢无力1年半加重,伴尿频4个月,于2002年4月3日入院。患者于1年半前感觉双下肢乏力,单腿站立不稳,伴双下肢麻木,曾在多家医院就诊,颈椎侧位片示颈椎病,按颈椎病治疗半年,效果差。于4个月前双下肢无力加重,走路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后癫痫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形式和预测因素。方法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本院神经科住院CVST的患者90例。按有无继发癫痫,将90例CVST患者分为两组,通过病例报道表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症状和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脑电图(EEG)、磁共振(MRI)和全脑血管造影(DSA)和诊断治疗方法,对是否并发癫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多因素模型,并和CVST预后量表的预测价值相比较。结果 CVST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34.4%,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或产褥期(χ~2=5.517,P=0.019)、视物模糊(χ~2=6.103,P=0.013)、意识障碍(χ~2=32.505,P0.001)、脑出血(χ~2=4.822,P=0.028)、上矢状窦血栓形成(χ~2=5.908,P=0.015),以及横窦血栓形成(χ~2=6.669,P=0.010),在是否并发癫痫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妇或产褥期(OR=3.64,95%CI 1.65~8.53)、脑出血(OR=3.02,95%CI 1.43~6.18),以及上矢状窦血栓形成(OR=1.98,95%CI 1.23~4.36)是CVST继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AUC为0.73(95%CI 0.63~0.81,P0.05),CVST预后量表AUC为0.78(95%CI 0.65~0.86,P0.05),两模型的预测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是CVST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孕妇或产褥期,脑出血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CVST并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预测模型和CVST预后量表能较好的预测是否继发癫痫。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较少见,又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较困难,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结肠炎4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结肠炎也称缺血性肠病、肠系膜血管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肠壁血液灌注不良而引起的肠壁缺血性病变,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但主要累及结肠,故称为缺血性结肠炎。此病随着心血管病及糖尿病等的日益增多,也在不断增加。本病的及时诊断,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的7例炎症性肠病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病人中6例溃疡性结肠炎(UC)。1例克罗恩病(CD)。5例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通过彩色超声24小时内确诊;1例克罗恩病合并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经血管造影24小时内确诊;1例合并中结肠动脉及左结肠动脉血栓形成的,经手术确诊。6例经溶栓、抗凝、扩血管等保守治疗后缓解,1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缓解。结论:彩色超声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应早期进行溶栓、抗凝及扩血管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s,RLS)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的发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袁(SAS)对45例RLS患者和45例对照者进行评定,以国际不安腿综合征评估量表(IRLS)进行评分,评定病情严重程度。结果RLS组抑郁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标准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LS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1);RLS组抑郁与焦虑共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经回归分析发现RLS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与年龄呈负相关,与IRLS评分呈正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学历、病程无相关性。结论RI。S患者易伴发抑郁和焦虑,应及时发现,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10.
杨芳  刘培茹 《工企医刊》2003,16(1):61-61
抑郁症或抑郁障碍是一个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其基本病态是心情低落。抑郁心情有以下六种主要表现:(1)兴趣减退甚至丧失;(2)无望感;(3)无助感;(4)自我评价下降;(5)活力丧失;(6)感到生活没有意义。正常人难免有时也会情绪不好,识别和控制这种疾病已成为精神科、内科医生的艰巨任务,而对于内科医生重视并掌握抑郁症的诊疗也同样重要。 1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分析,全世界人口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3%。1998年WHO公布的疾病负担表明,在中国,抑郁症已居疾病负担的第2位,且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老年人因患多种躯体疾病,伴抑郁症的比率更高。 2 由于精神卫生知识不普及,而抑郁症往往同时有身体症状,病人一般初诊于内科。 3 有些患者及其家属不愿让患者到精神病医院就诊,怕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