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2007年6月108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通过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终池置管治疗效果。结果108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死亡20例,占18.5%;存活者3个月后按国际通用ADL分级:Ⅰ级:恢复社会活动,30例,占27.78%;Ⅱ级:恢复家庭生活,31例,占28.70%;Ⅲ级:拄杖行走,生活需照顾,25例,占23.15%;Ⅳ级:卧床,意识障碍,2例,占1.8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终池置管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配合相应护理确实是一种好方法,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赵蔚  刘冀荣 《血栓与止血学》2021,(4):619-620,622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治疗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80例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BI)指数评分升高,观察组变化程度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20mg/d)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39例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41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用彩色多普勒对颈部血管进行检查评估;同时入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空腹静脉采血,进行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检测。结果:阿托伐他汀钙治疗90d的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改善28例,消失。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有效的固化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降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入选8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9例)和阿托伐他汀钙组(41例、20mg/d),24周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数量、斑块直径、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检测比较血浆hs-CRP、血脂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钙组治疗后患者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直径、面积明显缩小,IMT、hs-CRP及血脂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对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单元2011-2012年病人79例,男40例,女39例,年龄45-65岁,所有病例符合脑梗死或脑出血诊断标准,经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头颅CT)证实,除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2型糖尿病及肿瘤病人,同时选取2011-2012年我院健康体检病人80例,年龄45-65岁,无临床症状及头颅CT无责任病灶。采取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检测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正常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5-15umol/1正常,大于等于16.0umol/l升高。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大于等于16.0umol/l显著增加脑卒中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6.
刘冀荣  焦建雄  张丽娟 《吉林医学》2010,31(36):6817-6817
目的:探索高压臭氧治疗对提高脑梗死患者治愈及改善生活质量是否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佳。方法:将126例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用高压臭氧治疗(1次/3d)、疏血通(6ml,静脉滴注,1次/d)、胞磷胆碱(0.5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57例,疏血通(6ml,静脉滴注,1次/d)、胞磷胆碱(0.5g,静脉滴注,1次/d)。治疗2周后比较,选取无意识障碍患者,肌力提高≥2级为有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肌力明显改善。结论:高压臭氧大自血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愈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睡眠-觉醒曲线与双相情感障碍模型小鼠躁狂症状、抑郁症状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方法:双相情感障碍雄性小鼠模型10只纳入模型组,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10只纳入对照组。对2组小鼠进行睡眠-觉醒行为学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研究睡眠觉醒状态、躁狂症状、抑郁症状和学习记忆功能;根据结果综合分析睡眠-觉醒曲线与双相情感障碍模型小鼠躁狂症状、抑郁症状和学习记忆的关系。结果:模型组小鼠的清醒时间和快速眼动睡眠占比多于对照组(P<0.01),非快速眼动睡眠占比少于对照组(P<0.01);从1 min~5 min,模型组小鼠穿越中央格的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糖水偏爱率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的总探索时间、第1天~第4天找到平台所需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第4天找到平台所需时间均低于同组第1天找到平台所需时间(P<0.05);睡眠-觉醒曲线中的清醒时间与躁狂症状呈正相关,与学习记忆呈负相关;非快速眼动睡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小量脑出血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大恢复的良好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科1999年-2003年中小量脑出血(25-35ml)保守治疗68例.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82例,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无显著差异,进行疗效对比,并作X^检验。结果 血肿微创清除组神经功能恢复,治愈,显著进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经X^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 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中小量脑出血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