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定量测量对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6月于南华大学儿科学院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331例,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132例纳入研究,收集急性期超声心动图,测量冠状动脉内径,记录临床表现,并计算Z值。根据Z值分为无扩张组(Z值2.5)、小冠状动脉瘤组(2.5Z值5)、大冠状动脉瘤组(5≤Z值≤10)、巨大冠状动脉瘤组(Z值10),比较各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发热时间、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内径及Z值变化情况。结果各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扩张组、小冠状动脉瘤组、大冠状动脉瘤组、巨大冠状动脉瘤组KD患儿发热天数分别为(7.76±2.10)d、其余三组分别为(8.90±1.32)d、(10.31±1.56)d、(12.05±1.09)d,无扩张组发热时间最短,小冠状动脉瘤组、大冠状动脉瘤组、巨大冠状动脉瘤组发热时间比较依次延长,巨大冠状动脉瘤组最长;血小板数量随冠状动脉Z值的增加增大,各组KD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冠状动脉内径比较,无扩张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Z值比较恢复期显著降低(P0.05),恢复期小冠状动脉瘤组与巨大冠状动脉瘤组与急性期在内径及Z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径转换为Z值能够客观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恢复期的变化过程,对急性期临床治疗管理及恢复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左心室逆重构(LVRR)前后左心室局部心功能变化。方法 收集24例临床诊断为DCM并经治疗达到LVRR标准的患儿,并选取性别和年龄、体表面积分别与患儿发生LVRR前与发生LVRR后相匹配的各24名健康儿童分别作为对照组1及对照组2。应用STI定量评估受检儿常规超声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应变(LS)和圆周应变(CS)。分别比较24例DCM患儿LVRR前与LVRR后、LVRR前与对照组1及LVRR后与对照组2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24例DCM患儿LVRR后LVEDD、LVEDV、LVESV均低于LVRR前,而LVEF、左心室各节段LS及CS均高于LVRR前(P均<0.05)。与对照组1相比,DCM患儿LVRR前左心室各节段LS及CS均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2相比,DCM患儿LVRR后有12个节段LS及10个节段CS均降低(P均<0.05),其余节段LS与CS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CM患儿发生LVRR后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较LVRR前有明显好转,但多数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
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心脏大小和功能值可随其生长发育而变化,但既往评价标准忽略了儿童生长发育等因素的影响,不利于临床客观评价药物疗效及患者预后。将超声心动图测值经体表面积校正后转化为Z值进行表述可克服上述因素影响。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研究将Z值联合超声新技术评估扩张型心肌病患儿的左、右心室心功能和预后。本文对Z值在扩张型心肌病患儿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研究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鉴别诊断部分型和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价值及对肺循环压力和引流静脉狭窄的判定。方法:以2020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诊断的120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71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49例,所有患儿均行CT血管成像(CTA)及CDE检查。比较CTA及CDE联合诊断效能、两组患儿伴引流静脉狭窄的情况及肺循环压力之间的差异。结果:CTA判定肺静脉异位引流分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DE(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A及CDE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检测;CTA及CDE联合检查对于引流静脉狭窄的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强,其中完全型患儿中,25例与金标准诊断一致(Kappa值=0.556),部分型患儿中,24例与金标准诊断一致(Kappa值=0.618);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的三尖瓣反流峰值压差显著高于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t=3.153,P=0.002),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显著低于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t=9.123,P=0.000)。结论:CDE及CTA联合诊断部分型和完全型肺静...  相似文献   
7.
癫痫患者认知障碍程度与NSE、L-EK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86例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同时检测患者组及对照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亮氨酸-脑啡肽(L-EK)水平变化,以探讨NSE、L-EK与癫痫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对86例癫痫患者及33名健康人进行测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NSE、L-EK水平,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组的LOTCA评分为(66.17±16.39)分,对照组为(102.25±7.34)分,患者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血清NSE为(39.98±11.25)ng/ml、L-EK为(136.74±66.51)pg/ml,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L-EK、NSE水平随认知障碍程度加重而提高,各不同认知程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患者存在认知障碍的倾向,测定患者血清L-EK及NSE水平对判断患者认知障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正常儿童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6名0~16岁体检正常儿童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GLS,并分析其在性别间的差异,探讨GLS随体表面积、年龄变化的规律。结果男、女儿童GLS[(-24.90±2.06)%vs(-24.93±2.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P=0.934)。不同体表面积组间GL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4,P=0.003),体表面积1.0组与其他5组G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年龄组间GL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1,P=0.001),9岁组与其他4组G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心室GLS随儿童生长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双主动脉弓(congenital double aortic arch,DAA)的临床特征和超声图像特点,提高超声对双主动脉弓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14例诊断为双主动脉弓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特征。14例中男8例,女6例;年龄1天至2岁7个月,中位年龄7个月;体质量3.2~12.5 kg,中位体质量7 kg。行心脏常规切面检查后重点探查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短轴结合及连续切面,重点观察主动脉弓位置、数目、形态、内径、分支形态和结构。14例均经心脏平扫/增强CT或手术确诊。结果 14例中通过超声诊断13例,漏诊1例,超声与CT的诊断符合率为92.8%;右弓优势型9例(9/14,64.2%),左弓优势型3例(3/14,21.4%),左右弓均衡型2例(2/14,14.2%); 9例为单纯双主动脉弓,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法洛四联症,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2例行手术治疗,2例追踪随访中。结论双主动脉弓可引起婴幼儿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超声心动图应注重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短轴多切面连续扫查,并结合CT检查,提高对双主动脉弓的诊断率,尽量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双主动脉弓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急诊创伤患者的损伤特点和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26日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收治的22例创伤急症住院患者资料。男18例,女4例;年龄4~66岁,平均年龄3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锐器切割伤(含菜刀切伤)6例,重物压砸伤1例,机器碾压伤1例,跌倒摔伤2例,机器绞伤1例;损伤类型:高能量损伤13例,低能量损伤9例;损伤部位:上肢7例,下肢15例。医护人员诊疗过程中对于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筛查结果的1例患者采用二级防护,其余21例患者采用一级防护。记录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2019-nCoV的情况,总结疫情期间创伤急症的处理措施和经验。结果在诊治22例创伤急症患者期间,无一例医务人员和患者确诊COVID-19。紧急入院未做筛查的1例患者按疑似COVID-19病例对待,采用二级防护,术后排除COVID-19。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处理创伤急症的一线医务人员接诊过程均面临较高感染风险。创伤骨科急诊患者主要是交通伤和机器伤,老年患者主要由锐器切割及跌倒引起。通过完善院前筛查、选择合适的麻醉及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医护人员的防护及合理的术后病房管理和患者心理疏导,可降低院内COVID-19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