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烫伤大鼠组织白介素—18mRNA表达其及介质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烫伤后不同组织白介素-18(IL-18)mRNA的表达及其介质效应。方法: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组织IL-18mRNA、γ-干扰素(IFN-γ)mRNA、FasLmRN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INF-γ蛋白含量。结果:烫伤后组织IL-18mRNA表达较伤前值即有显著升高,8小时达高峰,且持续至伤后24小时;烫伤后组织INF-γmRNA表达即开始增加,伤后8小时达高峰。肠、肺组织IFN-γ水平与基因表达趋势基本一致。未致伤动物肠、肺可表达少量FasL mRNA,烫伤可使其表达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组织IL-18mRNA的表达与IFN-γmRNA、IFN-γ水平、FasLmRNA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肠、肺组织IL-18mRNA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著增多,并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创伤后组织IL-18mRNA基因表达对IFN-γ、FasL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对烫伤大鼠组织白细胞介素-18mRNA表达的影响及脏器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延迟复苏模型,肠、肺组织IL-18、IFN-γ mRNA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ELISA法测定IFN-γ含量;同时检测肠、肺功能指标。结果 肠、肺组织IL-18、IFN-γ mRNA表达较伤前有显著升高,烫伤后8h达高峰,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给予SDD预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抑制IL-18、IFN-γ mRNA的表达;严重烫伤后,出现广泛的脏器功能,预防性SDD处理可不同程度地保护脏器。结论 肠、肺组织IL-18、IFN-γ mRNA表达在烫伤后显著增多,并逐渐升高,后者对脏器具有重要影响。SDD预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抑制IL-18 mRNA的表达并保护脏器。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18的变化对创伤后脏器并发症的预警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创伤患者白细胞介素(IL)-18血浆水平的变化规律,并评估其对创伤后脏器并发症的预警价值。方法 对2001年3月~2002年9月收治的54例创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把患者分成低ISS(L-ISS)和高ISS(H-ISS)两组,在入院当天和第4,7和14天分别采集血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IL-18水平;此外,根据病历资料对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的IL-18血浆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其预警临界值。结果 IL-18在创伤后出现明显改变,在第4,7天达到峰值、并在第14天开始逐渐下降,其改变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发生脏器并发症的患者IL-8血浆水平相对较高,伤后7d内IL-18的水平越高,则预示伤后的脏器并发症越严重。结论 IL-18可以作为一项预测创伤后脏器并发症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对烫伤大鼠组织白细胞介素-18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延迟复苏组,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预防组,肠,肺,肝,肾等组织IL-18mRNA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烫伤后体循环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8h,24h达高峰(P<0.01),给予SDD预治疗可显著降低内毒素峰值(P<0.05),另一方面,烫伤后2h肠,肺,肝,肾等组织IL-18mRNA表达较伤前即有显著升高,烫伤后8h达高峰(P<0.01),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给予SDD预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抑制IL-18mRNA的表达(P<0.05-0.01),续集:肠,肺,肝,肾等组织IL-18mRNA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著增多,并呈一逐渐升高的趋势,创伤后内毒素血症对机体多种组织IL-18mRNA基因表达具有重要影响,SDD预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抑制IL-18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烫伤延迟复苏大鼠组织白细胞介素18mRNA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烫伤延迟复苏后不同组织白细胞介素18(IL-18)mRNA的动态表达规律。方法 采用大鼠TBSAⅢ度烫伤延迟复苏模型,5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延迟复苏组、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预防组,分别在伤前及伤后2、8、16、24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肠、肺、肝、肾等组织IL-18 mRNA含量。结果 烫伤延迟复苏后体循环内毒素水平显升高,8、24h达高峰(P<0.01),给予SDD预防治疗可显降低内毒素峰值(P<0.05);另一方面,烫伤后2h,肺、肝、肾等组织IL-18 mRNA含量表达较伤前值有显升高,烫伤后8h达高峰(P<0.01),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给予SDD预防后可不同程度抑制IL-18 mRNA的表达(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体循环内毒素水平同肠、肺、肝组织IL-18 mRNA呈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8、0.290、0.365,P<0.05-0.01)。结论 肠、肺、肝、肾等组织IL-18 mRNA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增多,并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创伤后内毒素血症对机体多种组织IL-18 mRNA基因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严重烫伤后肠,肺组织IL-18(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和相关介质的动态表达规律及其对脏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延迟复苏模型,肠,肺组织IL-18,IFN-γ,FasL(Fas配体,Fas Ligand)mRNA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ELISA法测定IFN-γ含量;同时检测肠,肺功能指标。结果:肠、肺组织IL-18,IFN-γ,FasLmRNA表达较伤前显著升高,烫伤后8小时达高峰,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小时,给予SDD(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elective decontamination of the digestive tract)预后治疗后,不同程度抑制了IL-18,IFN-γ,FasLmRNA的表达。严重烫伤后,出现广泛的脏器功能损害,预防性SDD处理可不同程度地保护脏器。相关分析表明,循环内毒素与肠,肺IL-8,IFN-γ,FasL诱生有关,而后者与器官功能损害密切相关。结论:肠,肺组织IL-8,IFN-γ,FasLmRNA的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著增多,并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后者对脏器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烫作后脑、肺组织白介素-1β转换酶(IL-1βconverting enzyme,ICE)mRNA的表达对IL-18、Fas配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组织ICE、IL-18、FasL mRNA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烫伤后组织ICE、IL-18、FasL mRNA表达较伤前值即有显著升高,烫伤后8h达高峰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给予SDD预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抑制ICE、IL-18、FasL mRNA的表达。相关分析显示,组织ICE、IL-18、FasL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ICE mRNA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著增多,并呈一逐渐升高的趋势,对IL-18、FasL mRNA基因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严重创伤常会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脓毒症(sepsis),这些并发症严重地影响患者的预后。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新近发现的致炎性细胞因子,我们既往的动物实验表明IL-18参与了严重创伤后的脓毒症过程,本实验对创伤病人中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烫伤对大鼠白细胞介素-18 mRNA和IFN-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烫伤对白细胞介素-18(IL-18)mRNA的表达和IFN-γ的影响。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IL-18、IFN-γmRNA表达采用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IFN-γ蛋白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烫伤后组织IL-18mRNA表达较伤前值有显著升高,8h达高峰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组织IFN-γmRNA表达增加以肠、肺组织明显,伤后24h仍维持较高水平。肠、肺组织IFN-γ蛋白水平与其mRNA表达趋势基本一致。SDD预处理可不同程度降低IL-18、IFN-γmRNA表达和肠、肺组织IFN-γ水平。相关分析表明,IL-18mRNA表达与IFN-γmRNA表达、IFN-γ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组织IL-18mRNA表达在烫伤后显著增多,并对IFN-γ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创伤患者白细胞介素 18(IL 18)血浆水平的变化规律 ,并评估 IL 18在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发生中的预警价值。方法 对从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9月收入院的 5 4例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创伤严重程度 (ISS)评分把患者分成低 ISS(L ISS)和高 ISS(H ISS)两组 ,在入院 1、4、7和 14 d分别采集血标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量 IL 18水平 ,根据病历对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  IL 18在创伤后出现明显的改变 ,在 4和 7d内达到峰值并在 14 d内逐渐下降 ,其改变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此外 ,发生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浆 IL 18水平相对较高。结论  IL 18可以作为一项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的敏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