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作为卵巢早衰(POF)的前期,在现代临床常见且危害性高,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困扰。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朗,多与遗传、免疫、环境损害等有关。现代医学治疗POI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存在较强局限性。中医针灸疗法从“既病防变”角度出发论治POI,方法丰富且收效甚佳;毫针刺法、灸法、穴位埋线法、刺骨法等各有特色,临床应用灵活,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可有效延缓卵巢衰老进程。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针灸治疗POI的相关文献,以期为POI的临床优化治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隔物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联合隔物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定量表(DARS)和眩晕障碍筛查量表(DHI-S)的评分变化;通过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DARS和DHI-S评分及TCD检查中各动脉血流速度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联合隔物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优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老年骨质疏松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来源于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将符合标准的11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52例,女58例,年龄52~85岁,平均(68±8)岁。所有病例在入院时进行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SF-36量表)测评,入院至出院后1年进行骨质疏松知识健康教育、功能锻炼指导、防跌倒教育、防压疮教育、饮食指导、心理干预等。对比分析患者在出院后三个月服药依从性、出院后一年生活质量(SF-36量表)。结果患者出院三个月服药依从性优于入院时(P<0.05),SF-36量表各维度分值均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给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骨质疏松出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1],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2009年1月~2010年3月采用小针刀闭合手术治疗颈椎病32例,解除或减轻了疼痛,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25~40岁16例,占50%,41—60岁10例,占31%,60岁以上6例,占19%;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29岁,下腹壁包块伴间断性疼痛1年余,包块逐渐增大,拒按,经前2~3 d加重,经毕缓解.1年前曾剖宫产手术,术后第3个月发现包块.查体:下腹壁横切口疤痕下扪及一3 cm×2 cm包块,质硬,压痛,界限清,活动.经毕第7天,在局麻下行包块切除,术中见皮下脂肪组织内一约3 cm×2 cm硬结,与脂肪组织粘连,中间有黑褐色血样物.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随访6个月未复发.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1998-2004年,共收治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4~53岁,平均年龄3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6例,挤压伤4例,钝器伤5伤,锐器伤1例.伤后至手术的时间为0.5~32 h,其中超过24 h者2例,均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延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重症监护护理工作中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能力是摆在重症监护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首要任务.现将重症监护护理中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某部官兵为样本研究进入高原官兵睡眠质量状况,为维护官兵健康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参考。方法对从某部选出的1044名官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别于低海拔常驻地时和初到高海拔驻训地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海拔地区PSQI总分为(8.44±3.10)分,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PSQI总分(4.63±2.15)分(t=32.63,P<0.01)。除两地催眠药物应用项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项目评分高海拔驻训地均显著高于低海拔常驻地(P<0.01)。睡眠障碍总体发生率51.82%。睡眠障碍发生率无吸烟史组显著低于有吸烟史组(χ2=120.29,P<0.01)。结论进入高原官兵易并发睡眠障碍,吸烟是睡眠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通过改善官兵睡眠质量,进一步改善官兵在高原地区的训练工作效率,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联合孕酮检测在异位妊娠(EP)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治疗组,并设同期正常早孕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分别于孕龄30、40、50 d 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β-HCG 和孕酮水平,观察2组血清β-HCG 和孕酮水平变化,血清β-HCG 联合孕酮测定与单独β-HCG 测定对 EP 的特异度、敏感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2组孕龄第30天β-HCG 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孕酮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龄第40天、50天β-HCG 和孕酮水平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β-HCG 联合孕酮测定对 EP 的特异度、敏感度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β-HCG 测定,P <0.05。结论血清β-HCG 联合孕酮检测对 EP 的诊断符合率明显较单项β-HCG 检测占优势,尤其对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早孕患者,可弥补单项β-HCG 检测的不足,可为临床早期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