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MRS对 8种 β 内酰胺类等抗生素体外活性分析 ,了解其耐药性 ,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采用K B法 ,按NCCLS 2 0 0 0年公布的标准判断结果。MRS对 (β 内酰胺类(包括加有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 )、头孢类等抗生素耐药率极高 ,MRSA表现最为突出 ,耐药率超过 85 % ,MRSH次之。治疗MRS感染时 ,应遵循NCCLS公布的标准 ,β 内酰胺类、头孢类和其他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体外药敏有可能呈敏感 ,但临床无效 ,不应该报告其敏感结果。297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体外活性分折@马珍$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检验科!重庆400…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7岁.因高热,颈强直,休克急诊入我院ICU病房抢救.该患者有甲亢病史,1周前有过手指刀伤,入院时体温39.5℃,入院时曾考虑真菌感染性脑膜炎.实验室检查:血WBC8.0×109/L,NO.80,L0.18,E0.02;CSF常规正常,墨汁染色阴性,培养7日无菌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院重型颅脑伤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1月~ 2006年12月我院203例重型颅脑伤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出的825株致病菌进行分类,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占81.45%,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8.55%,且细菌多表现为多重耐药性.结论 加强对重型颅脑伤患者的监护,防止交叉感染,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提高重度脑外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刘乃娥  马珍 《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2):895-895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10d前因搬运货物时左眼被包装箱上的铁丝弹伤,当时左眼流血、疼痛、视物不清,在当地医院就诊,用3g/L庆大霉素冲洗清创,后用3g/L诺氟沙星眼液和3异/L庆大霉素眼液交替滴眼,红霉素眼膏涂眼。5d后左眼疼痛加剧,眼睑高度水肿,角膜浸润水肿,前房积脓,除继续局部点药外,施行结膜下注射头孢他啶100mg+庆大霉素20mg/d,静脉滴注头孢呋辛6s/d,地塞米松10mg/d共3d,症状无改善。  相似文献   
5.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率最高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人体各部位感染,并呈多重耐药性,临床上治疗困难,是使医院内感染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1].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因菌群失调引起的真菌性小儿腹泻的菌种分布特点,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将120例0.6岁腹泻患儿的粪便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对有菌群比例失调,同时查见较多真菌孢子和菌丝者,进行真菌分离鉴定,并采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结果:120例0-6岁腹泻患儿粪便检出菌群比例失调者69例,其中查见真菌孢子厦茸丝者45例,真菌分布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4.4%,热带假丝酵母菌占26.7%,克柔氏假丝酵母菌占15.6%,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4.4%,季也蒙假丝酵母菌占4.4%。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菌群失调引起的小儿真菌性腹泻总治愈率为93.3%。结论:菌群失调引起的慢性迁延性小儿真菌性腹泻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的部分影响因素,如:抗凝剂选择、抗凝剂与血液比例、血液存放时间等。结果枸橼酸钠和1:9的抗凝关系是最佳选择,检测时间在3小时内为宜,6小时后误差十分显著(P<0.001)。临床检测健康人20例,该条件重复性好,CV为5%,较好地反映了主体指标动态  相似文献   
8.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率最高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人体各部位感染,并呈多重耐药性,临床上治疗困难,是使医院内感染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1]。现将我院分离的15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十二种抗菌素耐药性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深部丝状真菌感染的诊断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部真菌感染主要指侵犯皮下组织、内脏及全身的感染。为了解临床深部丝状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我们对近三年来临床深部丝状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血凝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乾碧  刘乃娥 《四川医学》1998,19(5):388-389
本文探讨了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部分影响因素,如;抗凝剂选择,抗凝剂与血液比例,血液存放时间等。结果枸橼酸钠和1:9的抗凝关系是最佳选择,检测时间在3小时内为宜,6小时后误差十分显著。临床检测健康人20例,该条件重复性好,CV为5%,较好地反映了主体指标动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