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4 5例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R、RR、SBP、DBP和临床征象的变化 ,动脉血pH、PaO2 、PaCO2 、SaO2 的变化。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 ,4 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HR、RR、SBP、DBP和动脉血pH、PaO2 、PaCO2 、SaO2 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 ,避免了气管插管 ,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成人Still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Still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长期间歇性发热,一过性多型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增高和肝功能受损等多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基层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对96例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其对COPD相关知识认知及对健康宣教内容的需求。结果96例COPD患者中,对COPD性质、吸烟与肺功能的关系、肺功能检查的意义、吸入疗法的应用及家庭氧疗的意义等5方面不了解,显示目前COPD患者对COPD认知明显不足。结论基层医院COPD患者对COPD相关知识的认知明显缺乏,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却非常迫切,因此对COPD患者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在基层医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诱导痰中呼吸道分胞病毒(RSV)-RNA、白细胞介素(IL)-6、IL-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的浓度测定来探讨RSV感染与COPD稳定期患者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COPD稳定期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分为试验组和正常对照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受试者诱导痰RSV-RNA拷贝数和痰液中炎性因子IL-6、IL-8及MMP-12的浓度,探讨RSV感染与COPD稳定期患者气道炎症的关系。结果 8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中RSV阳性有23例,阳性率28.75%,正常对照组中无RSV阳性者,且RSV阳性病人痰液中IL-6、IL-8、MMP-12的浓度明显高于RSV阴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RSV感染与COPD稳定期患者的气道炎症有较强的相关性,RSV病毒感染的检测对于了解COPD的病情和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经口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50例,与单用药物治疗作对照,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与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无创机械通气组的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其动脉血气pH值、PaCO2、PaO2、呼吸频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应用面罩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MMP-9和TIMP-1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及MMP-9/TIMP-1比值在结核性胸膜炎致胸腔积液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6例结核性胸膜炎、3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的MMP-9和TIMP-1浓度。结果:(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水中MMP-9浓度、TIMP-1浓度和MMP-9/TIMP-1比值均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83.76±47.36ng.mL^-1比38.83±16.53ng.mL^-1,600.17±121.46ng.mL^-1比481.67±96.36ng.mL^-1,0.147±0.097比0.081±0.018,P〈0.001)。(2)胸水中MMP-9、TIMP-1、MMP-9/TIMP-1比值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88.9%、72.2%和80.6%,特异性分别为65.4%、63.5%和75.0%。采用胸水MMP-9和TIMP-1串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3.3%和94.2%,并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53.8%。结论:MMP-9、TIMP-1及MMP-9/TIMP-1比例的失衡与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形成密切相关,它们在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腔积液的诊断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COPD机械通气患者120例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时气道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12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测定。结果:12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痰标本分布为:革兰氏阴性菌占78.85%,其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2.12%,鲍曼不动杆菌19.71%,肠杆菌13.95%;革兰氏阳性菌占9.61%;真菌占11.54%。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对广谱抗生素产生耐药。结论:临床上应重视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积极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舒适度、对护士雾化吸入工作满意度、雾化吸入治疗知信行、对患者雾化吸入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于呼吸科病房并首次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质量控制遵循PDCA循环法。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雾化吸入的舒适度,雾化吸入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以及雾化吸入的疗效。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知信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试验组满意度、舒适度、知信行及雾化吸入疗效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较常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护士雾化吸入工作的满意度、对雾化吸入知信行的程度、雾化吸入疗效,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病例1,男,55 岁,因"左下肢胀痛10 天伴发热2 天"于2018年9月13日入院.患者10天前劳累后出现左下肢肿胀,伴疼痛,2天前出现乏力,左下肢胀痛加重,自觉发热,体温未测,遂来我院门诊就诊,血常规示:WBC 计数 27. 61 × 109/L (3. 50~9. 50 × 109/L,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气道变态反应性小鼠模型,观察玉屏风散对支气管哮喘小鼠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玉屏风散对哮喘的治疗机制。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和玉屏风散组。应用OVA(卵蛋白)诱导炎症模型。RT-PCR法测定肺组织VCAM-1和IL-10的mRNA水平,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的IL-10水平。结果:模型组、布地奈德组和玉屏风散组的IL-10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玉屏风组,布地奈德组VCAM-1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玉屏风散组BALF的IL-10水平与对照组、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玉屏风干预后,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IL-10水平升高,并显著降低VCAM-1等黏附分子含量,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