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心脏瓣膜外科学》是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张宝仁、徐志云教授主编,并组织国内36位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专家共同执笔完成的我国心脏瓣膜外科领域中论述全面系统的高级专著。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瘘是胃大部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能引起一系列全身和局部病理生理紊乱,处理上十分棘手,其死亡率可高达25%以上。因此,预防及处理十二指肠残端瘘,是外科医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我科近13年来所遇9例十二指肠残端瘘,经综合治疗,无1例死亡。本文就关问题加以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3.
未破裂脑动脉瘤的处理存在争议。由于其自然史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最佳的治疗策略也不清楚。目前对未破裂脑动脉瘤处理的共识包括观察、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用于随访已知未破裂脑动脉瘤的方法学也有争议,可能取决于经治医生的偏好。大多数动脉瘤由神经外科医师和介入神经放射科医师处理,但未破裂动脉瘤通常是由神经科医师在对患者进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筛查时首先发现的。因此,关于何时对患者进行筛查和如何对未破裂动脉瘤采取最佳处理的知识将对其日常医疗实践有直接的影响。未破裂动脉瘤经常导致包括缺血事件、癫和头痛在内的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促进更积极的干预治疗。由于缺乏设计完善真正基于人群的研究或随机试验,因此目前的最佳处理必须以现有文献和每例患者当时的具体情况为根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PCCC)对预防术后后囊混浊(PCO)的作用。方法 对365例(426只眼)白内障行常规囊外摘除后行后囊膜连续环行撕囊再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365例(426只眼)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均成功,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中。术后随访2~3年后囊混浊未见发生。结论 在白内障囊外摘出后对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是可行的,它避免了后囊混浊产生的根本原因,对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视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52例早产儿的常见问题和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包括保暖、合理喂养、预防感染、呼吸道管理等护理措施.结果:50例早产儿经积极护理和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早产儿抵抗力低下,各种不利因素都可影响其生存质量,护理中要抓住保暖、呼吸道护理、喂养、预防感染等重点环节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不同程度脱位晶状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11/2019-05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晶状体不全脱位合并白内障的患者11例11眼(男9例,女2例),年龄46~76(60.73±10.63)岁。其中外伤性白内障10眼,原因不详者1眼。根据脱位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辅助人工晶状体植入,4眼晶状体脱离范围大于270°行人工晶状体悬吊术。4眼脱离范围180°~270°行张力环植入,虹膜拉钩巩膜固定。3眼脱离范围小于180°行5-0聚丙烯线植入囊袋辅助人工晶状体植入,虹膜拉钩巩膜固定。术中视玻璃体脱出情况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收集患者术前术后视力、眼压。结果:所有眼球均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显著提高,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从0.77±0.26提升到0.35±0.28。术后患者眼压从24.33±13.55mmHg下降到13.85±3.80mmHg。所有患者无术中并发症发生。结论:晶状体不全脱位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过程中,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及灵活的治疗措施,可以使得白内障手术安全、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了解研究方向和热点。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文献,使用NoteExpress软件进行查重、筛选、格式转换和输出,使用Excel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导入CiteSpace 6.1.R2中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557篇,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以来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代表作者是吴文忠,而江苏省中医院则是机构代表。排除与主题词相关词汇,针刺疗法、睡眠障碍、温针灸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热点。印堂穴和董氏奇穴成为未来针灸选穴研究的新趋势;中药熏蒸、脐针治疗的临床效果也将是今后治疗失眠的一个新研究趋势。结论 目前在治疗原发性失眠方面已经呈现出多种中医外治法协同发展的趋势,但是作者与各医疗机构的合作程度并不高;当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观察外治的疗效、取穴规律、常见症状和关键证候的探讨上;未来的研究仍将集中于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对心肾不交型早泄瘦素、5-羟色胺影响及疗效。方法:将72例心肾不交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组(A组)24例、金锁固精丸组(B组)24例、曲唑酮组(C组)24例。三组分别用药,疗程为4周,停药后4周随访。比较三组治疗效果,比较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的平均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以及早泄诊断量表(PEDT)中的各项指标情况,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瘦素(Lpetin)及5-羟色胺(5-HT)水平,并比较三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IELT平均值增加了4.28 min,B组、C组平均增加了1.15及1.22 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射精控制能力及配偶性生活满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A组治疗后明显优于B、C组(P0.05),治疗后三组Leptin及5-H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后A组明显优于B、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应用于治疗心肾不交型早泄能够显著降低血清瘦素并提高5-HT水平,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鱼腥草类注射液临床严重不良反应的原因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鱼腥草类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多次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我们利用豚鼠及 Beagle 犬进行了有关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助溶剂聚山梨酯80是引起鱼腥草类注射液临床严重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丹参微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微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了复方丹参微丸中丹酚酸B及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微丸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在选择的薄层色谱条件下,斑点显色清晰、分离度好;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分别在67.92~679.2、66.93~669.3、30.16~301.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分别为97.98%、99.95%、98.52%。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以作为控制复方丹参微丸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