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频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PD伴抑郁症状患者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及假刺激组。低频组、高频组患者分别给予低频1Hz、高频5Hz rTMS治疗,假刺激组患者则于相同时间点给予假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0d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各组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10d后低频组患者HAMD分值由(13.67±8.15)分降至(10.05±4.83)分,高频组患者HAMD分值由(14.76±8.69)分降至(8.81±4.21)分,两组患者HAMD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低频组治疗10d后其HAMD分值较假刺激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分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患者治疗10d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其HAMD分值均显著低于假刺激组水平(P<0.05)。低频组及高频组患者治疗后其HAMD量表焦虑/躯体化因子(F1)、阻滞因子(F2)、睡眠障碍因子(F3)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高频组认识障碍因子(F4)、绝望感因子(F5)分值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结论低频及高频rTMS治疗均能有效改善PD伴随的抑郁症状,且安全性较好,低频及高频rTMS对PD患者焦虑/躯体化、阻滞、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均较显著,高频rTMS治疗可能较低频rTMS治疗作用更强、更持久。  相似文献   
2.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1]。与PD的运动症状一样,其非运动症状同样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排尿功能障碍作为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表现为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米拉贝隆是一种强效的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国内外应用于治疗OAB有较好的疗效[2]。但在伴OAB的PD患者中应用较少,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米拉贝隆治疗PD伴OAB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并发异动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114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异动症分为异动症组(n=18)和非异动症组(n=96)。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患者并发异动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列线图模型的内部验证及预测效能分别用校正曲线、决策曲线评估。结果 异动症组发病年龄、维生素B12水平均低于非异动症组(t分别=-3.55、-2.57,P均<0.05),女性比例、病程、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H-Y分级、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Beck抑郁量表(BDI)评分、Back焦虑量表(BAI)评分均高于非异动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5,t分别=3.80、2.44、4.74、2.41、3.91、2.72,P均<0.05)。ROC结果显示:发病年龄、病程、LEDD、H-Y分级、UPDRS评分、BDI评分、BAI评分、维生素B12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5岁、8年、449 mg/d、3级、22分、17分、20分、323.48 pmol/L。多元logisti...  相似文献   
4.
5.
6.
冯耀耀  周胜华  张长国  严韬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9):1017-1018,1022
目的探讨青年型帕金森病(YOP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Y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男6例(发病年龄29~40岁),女1例(发病年龄38岁),均为缓慢起病,主要表现以姿势步态异常和不对称性肌强直为首发,渐进展为四肢不同程度受累和静止性震颤,临床症状轻,无明显智能损害及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对左旋多巴单药制剂反应好,较易出现不良反应。7例中有PD家族史3例(其中2例其父有帕金森病史,1例其哥哥及母亲有帕金森病史)。结论 YOPD的临床特点有别于中老年晚发型,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临床应注意鉴别,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7.
8.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不仅表现为震颤、肌强直等运动障碍症状,同时并存的抑郁、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同样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障碍同样广泛存在于PD患者中,有研究表明,PD患者在确诊后的3~5年中轻度认知障碍发生率约为20% ~ 57%[1].目前关于PD患者认知障碍发生机制未明,有证据表明与某些NMS密切相关,如抑郁、情感淡漠、幻觉等是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2-3],而在疾病的早期患者认知功能与NMS关系还未得知,本研究以早期未治疗的PD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NMS与认知功能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陈静  张强春  周胜华  杨君祥  冯耀耀 《浙江医学》2013,35(13):1275-1277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60例,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Hoehn- Yahr分期(H- Y stage)、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别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帕金森病疾病严重度、情绪状态以及睡眠质量。结果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78.3%,其中H- Y分期1~2期发生率为75.0%,2.5~3期发生率为65.0%,4期及以上发生率为95.0%,不同分期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男性高。多因素协方差分析显示睡眠障碍与性别、H- Y分期、HAMD分值呈正相关。睡眠障碍组与无睡眠障碍组患者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干扰、催眠药物这6个因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重要的非运动症状,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均可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