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冯美静  张辉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632-633
针刺伤是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发生的较常见的不良事件。护生进入临床生产实习前,医院感染、安全知识缺乏,防范针刺伤等不良事件意识淡薄。通过开展包括入院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岗前集中培训、制定专项带教计划、选择培训优秀带教老师、切实落实各项带教计划、加强行政管理干预等多项措施的预防针刺伤系统干预,实习护生在院感防控、规范护理操作、预防针刺伤等方面成效明显。院感防控工作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运用预防针刺伤系统干预的方法可使护生多途径、多种方式提高认知程度,自觉培养防范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降低针刺伤不良事件发生率,维护患者及自身权益,提高临床生产实习效果,为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为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HEL模式对2013年1月至12月全院发生并主动上报至护理部的131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1例护理不良事件中,与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关的共106例,占80.92%;与护理工作场所及设施有关的15例,占11.45%;与临床环境有关的45例,占34.35%;与当事人及他人有关的57例,占43.51%。结论根据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制订管理对策,加强培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完善硬件建设和工作流程,从而有效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吴艳芬  冯美静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1):2658-2663
背景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甚至是根治恶性肿瘤的先决条件。然而,如何在肿瘤筛检项目中找到可靠、低成本的肿瘤筛检方法值得临床探究。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检出分布及其检出方法,以利于今后更好地进行肿瘤筛查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健康管理部健康体检者共185 938例(已排除既往有恶性肿瘤者)的体检结果(男性105 204例,女性80 734例),根据年龄分为≤29岁、30~44岁、45~59岁、60~74岁、≥75岁五个年龄组,筛选出各检查方法提示恶性肿瘤高风险者,追踪随访其进一步检查诊断结果,统计其中确诊恶性肿瘤病例数。结果 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153例,检出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0.21‰)、甲状腺癌(0.12‰)、乳腺癌(0.11‰)、肝癌(0.09‰)、宫颈癌(0.06‰)。60~74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检出率最高(2.30‰),其他组肿瘤检出率依次由高到低为≥75岁年龄组(1.75‰),45~59岁年龄组(1.46‰),30~44岁年龄组(0.38‰),≤29岁年龄组(0.15‰)。男性肺癌和肝癌检出率(分别为0.28‰、0.13‰)高于女性(分别为0.12‰、0.02‰)(χ2=4.318,χ2=5.032,P均<0.05)。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检出率(分别为0.26‰、0.22‰)高于男性(分别为0、0.05‰)(χ2=27.368,χ2=9.989,P均<0.01)。检出方法主要为胸部CT或数字X线摄影技术(DR)、超声、肿瘤标志物、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肺癌主要由胸部CT/DR检出,超声是盆腹腔及腺体肿瘤筛检的主要手段,肿瘤标志物是肝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的检出方法。结论 在健康体检人群中进行恶性肿瘤筛查意义重大,恶性肿瘤高发年龄段为60~74岁,主要检出方法为胸部CT或DR、超声、肿瘤标志物、TCT,对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进行早筛尤为重要。体检中心应设立切实可靠的肿瘤早筛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远程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无治疗效果。方法:筛选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新发脑梗死病史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表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单纯用药,观察组在用药基础上进行肢体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及其他情况。结果:①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17.33±2.56,对照组16.65±3.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14.54±3.17,对照组16.32±5.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RI检查显示,观察组有2例(4.5%)再次发生脑梗死,对照组有5例(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脑梗死体积缩小者25例(56.8%),对照组12例(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治疗前后血压分别为105140/55140/5590mmHg,10090mmHg,100145/55145/5595mmHg,对照组分别为10095mmHg,对照组分别为100140/55140/5595mmHg,9595mmHg,95145/60145/6090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治疗可以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降低脑梗死的再发生率、促进脑梗死体积的缩小,同时不会影响血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