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东莞市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原学分布特征,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共166例,根据年龄分为〈3岁婴幼儿组和≥3岁儿童组,分别检测病毒、支原体(MP)、衣原体(CP)及细菌等病原体分布情况。结果:166例患儿检出病毒、MP、CP、细菌感染任何一项阳性者共132例,占79.5%,其中检出病毒69例(41.6%)、CP 16例(9.6%)、MP 39例(23.5%),细菌培养阳性39例(23.5%)。结论:东莞市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感染密切相关,病毒感染最多见,MP、细菌感染亦较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行走式硬膜外镇痛分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无痛分娩产妇32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2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镇痛后分娩卧床,观察组采用可行走式镇痛分娩,比较两组产程、产后24 h泌乳量和产程中留置导尿及产后尿潴留等。结果观察组总产程、产程中留置导尿及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泌乳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行走式硬膜外麻醉配合用于无痛分娩减少了产程中留置导尿及产后尿潴留比例,增加了产后泌乳,降低了新生儿窒息。方法安全有效,值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呼吸机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接诊的4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呼吸机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根据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情况、紫绀等指标进行判定,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PH值、PaCO2、PaO2等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进行呼吸机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冯丽燕  檀卫平 《新医学》2015,(3):177-179
目的 了解东莞太平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毒感染特征,指导临床防治。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16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根据年龄分为婴幼儿组和儿童组,分别检测2组的病毒抗原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166例患儿中,病毒检测阳性69例(41.6%),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55例,流感病毒感染9例、腺病毒感染8例、副流感病毒感染4例。春、夏、秋、冬季的病毒感染率分别为52%、27%、25%、48%,不同季节病毒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的病毒感染率为53%,明显高于儿童组的35%,婴幼儿组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亦明显高于儿童组(47%vs.25%,P<0.05)。结论 东莞太平地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要病毒,婴幼儿感染率更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在春、冬季应注意预防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具有快速、安全的分娩特点,虽然有一些近期和远期的并发症,但对于不适合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剖宫产还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全麻下行剖官产术分娩的产妇,多是身体有某方面的疾患,而且全麻手术比椎管内麻醉风险要高,所以围术期护理尤为重要。现回顾性分析52例在全麻下行剖宫产术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由日本的川崎富作医师首次报道的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KD病程长短不一,第1期为急性期,第2期为亚急性期,第3期为恢复期,根据不同的分期,患儿有不同的护理需求,现将本科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35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迅速有效的给药方法.儿科患儿因年龄小、自制力差、血管细且不易合作等原因需多次穿刺,易引起血管损伤,给患儿带来痛苦与恐惧,极易导致家长产生不满心理.静脉留置针具有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长、用药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我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疲劳状况及体力活动水平,为采取有效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某院191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期间的疲劳状况、体力活动水平;按照美国癌症学会的体力活动指南标准,评价患者体力活动水平是否达标;进行疲劳状况与体力活动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化疗前无疲乏占11.52%,轻、中、重度疲乏分别占43.98%,31.94%,12.57%;化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感到不同程度的疲乏,轻、中、重度疲乏分别占15.71%,46.07%,38.22%;化疗期间的疲乏程度比化疗前更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6,P〈0.05)。所有患者体力活动处于中低水平,其中低水平占67.02%;按照美国癌症学会指标,93.19%患者体力活动水平未达标。患者体力活动水平与疲乏总分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疲乏状况较为严重,体力活动水平较低,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癌因性疲乏关注及活动方式的指导,以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4例稳定期 COPD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过渡期护理,二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8周后应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二组患者自护能力进行评估,并测定二组患者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再次入院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而发作时间间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第一秒呼吸气体的容积(FEV1)、用力呼吸的肺活量(FVC)及 FVC 占预计值百分比(FVC%)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 COPD 稳定期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患者再入院次数,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