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特征,为更好地防控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疫情应急处置期间无症状感染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5月10日,西安市共报告无症状感染者25例(男12例,女13例),中位年龄46.0(18.5,65.0)岁,占全市17.24%(25/145)。其中15例(60.00%)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8例(32.00%)有湖北旅居史,2例(8.00%)为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23例(92.00%)经聚集性疫情传染源溯源和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排查发现,1例(4.00%)为协查外市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现,1例(4.00%)为筛查高危地区来陕人群发现。25例无症状感染者末次暴露到首次核酸检测阳性中位时间为17.0 d,集中医学观察开始至首次核酸检测阳性中位时间为8.0 d,首次核酸检测阳性至转阴出院中位时间为14.0 d。CT显示78.57%(11/14)无症状感染者肺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小结节影、斑片状影、磨玻璃样影和边界欠清晰状况。结论 无症状感染者主要经聚集性疫情调查和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排查发现。及时全面排查密切接触者并对其进行集中医学观察,能减少其可能造成的疫情持续传播。肺部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可作为早期排查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勘查和实验室检测,对一起医院内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丙肝)病毒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为医院内丙肝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借鉴。 本起丙肝病毒感染事件共涉及78例血液透析患者,确诊39例丙肝患者;现场勘查发现该医院血液透析室存在未对乙型肝炎、丙肝患者实行隔离透析,多人共用肝素注射器,部分透析器复用消毒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是导致本次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更好地防控疫情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应急处置期间病例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截至7月25日全市共报告COVID-19病例145例,含确诊病例120例,无症状感染者25例;湖北输入病例42例,其他省市输入病例8例,本地继发病例84例,感染来源不明确者11例;27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116例;死亡3例。输入病例和本地继发病例分别于1月23日-29日和1月26日-2月4日出现发病高峰,分别为27例和44例;未央区、莲湖区、新城区和雁塔区报告病例数居全市前四位,共占54.48%(79/145);45~54岁者占全部病例22.76%(33/145)。病例从发病到首诊,发病到隔离,首诊到隔离,发病到确诊,首诊到确诊和隔离到确诊的时间依次为1.33(0.17,3.67)d,3.04(0.59,5.18)d,0.04(0.02,2.00)d,5.50(2.56,9.50)d,3.17(1.56,5.84)d和1.63(1.32,3.35)d。 结论 聚集性发病是西安市COVID-19疫情最重要的流行特征。应急响应后西安市医疗系统接诊后的处置和诊断迅速有力,全市今后的防控重心是防止境外病例输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11—2021年一犬伤多人事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处置情况,为西安市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安市2011—2021年一犬伤多人事件肇事犬只、暴露者情况、处置措施和随访进行分析,采集肇事犬脑组织检测狂犬病毒。结果 西安市2011—2021年共报告一犬伤多人事件96起。抓捕肇事犬32只,检测脑组织狂犬病毒阳性标本24份,阴性标本8份。暴露病例501例,男性278例,女性223例,男女性别比为1.25∶1;病例最大年龄85岁,最小1岁,<10岁年龄组占比最高,为17.96%(90/501);职业分布中,农民占比最高,为46.51%(233/501);咬伤部位以下肢最多,占50.90%(255/501);Ⅲ级暴露者最多,占84.03%(421/501),1例患狂犬病死亡。结论 开展一犬伤多人事件的常规监测,对暴露病例进行规范化处置,同时提高家养犬的疫苗接种率,加强流浪犬抓捕工作,是降低狂犬病发生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预测疾病发病趋势、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西安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西安市2012年报告9 501例,发病率为111.60/10万,2013年4 201例,发病率为49.16/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份,12月至次年1月发病呈现上升趋势;雁塔区、碑林区和莲湖区等城区发病率高;发病以小年龄段为主,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5岁以上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结论 在西安地区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在西安地区防控腮腺炎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如何提高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将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是防控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流行规律, 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Excel 2007、SPSS 18.0、ArcGIS 10.3软件对COVID-19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采用内插法计算COVID-19的潜伏期。   结果   西安市截至2020年3月6日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120例、疑似病例738例, 报告发病率约为1.20/10万; 死亡1例, 病死率为0.83%。确诊病例以轻症为主(92.50%), 男性发病数(63例)多于女性(57例), 41~50岁病例数最多(21.97%)。发病高峰出现在2020年1月25日和1月31日。高发病地区主要分布在主城区的4个街道办事处(21.67%, 26/120)。108例出院病例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00(15.58±5.45)d。全市累计发生23起聚集性疫情, 二代病例的平均续发率为31.73%, 其中13起(56.52%)的聚集性疫情发生在家庭内。西安市COVID-19的平均潜伏期为9 d。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25例, 占SARS-Cov-19感染者的比例为17.24%(25/145)。   结论   西安市COVID-19疫情整体划分为二个阶段, 病例呈现随机的灶状分布, 未出现当地大范围传播, 需警惕家庭聚集性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2004-2012年西安市风疹发病资料的深入分析,掌握该病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降低风疹发病例数、减少聚集性发病乃至和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提取2004-2012年西安市风疹报告病例数及流行病学分布数据,应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间西安市累计报告风疹5 02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23/10万。时间分布特征表现为2007和2011年为流行高峰年,发病高峰月为3-7月。地区分布特征表现为城区发病率较高,雁塔区、碑林区、新城区、未央区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区县;郊区县中阎良区发病率最高(16.33/10万)。人群分布中性别分布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组发病率比较,10~25岁发病率较高,且以10~15岁年龄组最高。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总病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89.87%。结论根据风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风疹的暴发和流行,建议制定针对性强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在春节开学后重点加强托幼机构和中小学的查漏补种工作,加强重点人群风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防病意识和防病水平尤其是对地处偏远农村地区学校应重点防控,设法提高通风保暖设施;提高育龄期人群风疹免疫率,进一步降低育龄期妇女的易感性,减少C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流行特征, 为更好地防控疫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从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上收集全省COVID-19病例个案资料,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截至2020年3月15日, 全省共报告COVID-19病例245例(男131例, 女114例), 含输入病例116例(有湖北旅居史者97例), 本地续发病例114例, 无明确接触史者15例; 死亡2例。共报告46起聚集性疫情, 家庭聚集性疫情占84.78%(39/46)。两次疫情高峰分别出现在1月27日(20例)和1月31日(18例)。西安市报告病例占全省48.98%(120/245)。40~岁病例最多(60例)。病例发病到首诊时间为1.0 (0.5, 3.0) d, 首诊到确诊为4.0(3.0, 6.0) d, 发病到确诊为6.0(4.0, 9.0) d。本地病例发病到确诊时间(7 d)较输入病例(5 d)长; 首诊前服药病例发病到确诊时间(9 d)较未服药病例(6 d)长; 首诊选择社区医院病例首诊到确诊时间(7 d)较二级(3 d)、三级(4 d)医院病例长。   结论   陕西省COVID-19疫情分为输入病例为主和本地病例为主两个阶段, 家庭聚集性是其重要特征。病例感染来源, 首诊前是否服药和首诊医院级别可影响疾病确诊。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西安市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学校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病例发生情况。采集人体及环境标本进行病毒和细菌病原检测,综合分析可疑传播因素和途径。结果 本次疫情从 2014年 6 月 6 日开始至 20 日结束,共发生病例633例,总的罹患率为 4.52%。由1号井和2号井供应直饮水的N1和N2宿舍楼发病人数明显高于由3号井和4号井供应的宿舍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个病例的标本,检出31人诺如病毒阳性,3人轮状病毒阳性,1人腺病毒阳性;14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阳性、10人肠黏附性大肠杆菌阳性,同时感染二者的有7人。1号井水样大肠菌群数严重超标,部分水样菌落总数超标。结论 本次疫情主要由诺如病毒引起,同时还伴有轮状病毒、腺病毒、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黏附性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混合感染的胃肠炎暴发疫情,供水井污染为可疑流行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