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围术期的管理。方法 择期行TURP手术32例,于术前、术中、术毕和术后4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低切粘度、血浆粘度、低切还原粘度、中切还原粘度在术毕和术后4h时比术前显著升高;术中、术毕、术后4h与术前比较,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变形指数下降。结论 TURP围术期应注意降低血液粘度、保护红细胞。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不同穿刺体位和头偏左转各角度对患者右颈内静脉B超影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Ⅲ级,男62例,女38例,年龄21~79岁。患者依次取去枕垫肩平卧位(肩下垫6cm薄枕)、平卧位、Trendelenburg体位(15°~30°头低足高位),分别将患者头偏左转0°、30°、45°和60°。超声探头置于患者右侧胸锁乳突肌三角的顶点,通过二维B超测量上述不同穿刺体位和头偏左转各角度时患者右颈内静脉的横径和横截面积等指标。计算右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重叠率和安全穿刺范围。结果与Trendelenburg位比较,头偏左转不同角度去枕垫肩平卧位和平卧位患者右颈内静脉横截面积明显减小(P<0.05),且去枕垫肩平卧位明显小于平卧位(P<0.05)。与头偏左转0°比较,头偏左转30°、45°和60°时三种体位右颈内静脉横截面积明显增加(P<0.05)。与Trendelenburg位比较,头偏左转不同角度去枕垫肩平卧位和平卧位患者安全穿刺范围明显减小(P<0.05)。头偏左转30°、45°和60°角度三种体位的安全穿刺范围依次减小(P<0.05)。与Trendelenburg比较,头偏左转不同角度去枕垫肩平卧位和平卧位患者动-静脉重叠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去枕垫肩平卧位明显小于平卧位(P<0.05)。头偏左转30°、45°和60°时三种体位患者动-静脉重叠程度评分依次升高(P<0.05)。结论患者取Trendelenburg位是经右侧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理想的穿刺体位。头偏左转有利于右颈内静脉的充盈,但为了减少误穿动脉的风险,头偏左转角度以不超过30°为宜。  相似文献   
4.
背景:虽然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心脏修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心肌梗死后缺血缺氧的环境及早期炎症反应均不利于移植细胞的存活,致使其治疗效果受到限制。目的:观察冠心Ⅱ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鼠心功能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两者是否具有协同治疗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8/2008-01在广西医科大学科学实验中心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完成。材料:清洁级雄性SD大鼠78只,由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冠心Ⅱ号汤剂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仝燕老师制备完成并提供。方法:取4只大鼠双侧股骨骨髓,应用全骨髓法 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行CM-DiI标记。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余64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后随机均分为4组,模型组、冠心Ⅱ号组在心肌梗死区及边缘区分5点注射L-DMEM培养基,前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后组以冠心Ⅱ号汤剂灌胃,1次/d,共7d;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在心肌梗死区及边缘区分5点注射2×106个CM-Di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前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后组以冠心Ⅱ号汤剂灌胃,1次/d,共7d。主要观察指标: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心功能变化,心肌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梗死边缘区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冠心Ⅱ号组、细胞移植组和联合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均显著减小(P<0.01),短轴缩短率及射血分数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联合组变化幅度优于冠心Ⅱ号组、细胞移植组(P<0.01或0.05)。荧光显微镜下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左心室心肌组织冰冻切片可见发出红色荧光的CM-DiI标记移植细胞,其余各组未见阳性细胞。与模型组比较,冠心Ⅱ号组、细胞移植组和联合组心肌梗死边缘区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均显著提高(P<0.01),其中联合组变化幅度优于冠心Ⅱ号组、细胞移植组(P<0.01)。结论:单纯冠心Ⅱ号汤剂治疗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以及两者联合均可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减少心室扩张程度,但两者联合情况下效果最佳,对心肌梗死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冠心Ⅱ号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的血管新生,增加移植细胞区域的血供,可能与其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和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彭劲松  黄海清  陈建华  倪玉霞 《广西医学》2009,31(11):1607-1608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术唤醒试验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20)和B组(n=20)。A组以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阿曲库铵+芬太尼维持麻醉,B组以吸入异氟醚+阿曲库铵+芬太尼维持麻醉。预计唤醒前30min停用芬太尼和阿曲库铵,唤醒前10min停用丙泊酚和异氟醚。记录两组病人唤醒前30min、唤醒即刻、唤醒试验后加深麻醉10min等3个时点的心率(Ha)、平均动脉压(MAP),并观察比较两组的唤醒时间和苏醒质量。结果A组和B组唤醒时间分别为(10.2±2.3)min、(16.7±2.1)min,两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点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唤醒质量:A组Ⅰ级18例、Ⅱ级2例、Ⅲ级0例,B组Ⅰ级11例、Ⅱ级6例、Ⅲ级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侧弯矫正术中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麻醉可控性良好,病人清醒快,唤醒质量好,可有效预防术中知晓,且方法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行背驮式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麻醉方法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加连续硬膜外阻滞。在无肝期采用人工心肺机在全身肝素化下进行门静脉-腋静脉转流。结果:无肝期出血少,血流动力学稳定;肝脏恢复血流时出现再灌注综合征,经处理,5min后血流动力学恢复稳定;手术结束时凝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24h病人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住院医生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自德国于19世纪末实行以来,已被世界各国医学界所认可,并得到大力推广和不断完善,百年不衰。在我院也实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各科的特点不同,轮转的侧重点不同,但极少的科室会选择到麻醉科轮转。根据我院的发展现状,临床住院医生到麻醉科轮转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的多家大医院,还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到麻醉科轮转是必不可少的。日本的住院医生一定要学会并能熟练掌握麻醉科复苏所必需的气管插管术。因此,本文对我院的住院医生到麻醉科轮转的必要性做一浅论。在我院时有出现住院医生在值班时面对呼吸循环骤停的病人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的场面,或者是需要紧急气管插管的病人,必须等到麻醉医生到场后才能进行,耽误了抢救时机。在我院大部分的科室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时,普遍重视心脏复苏,即心脏复苏的同时未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工作方式是病房医护人员一边做胸外心脏按压,一边电话通知麻醉科医生前来进行紧急气管插管。由于麻醉科医生工作场所(即手术室)管理的特殊性(进出时更衣、换鞋等),以及手术室在我院处于相对高的楼层(16楼),因而麻醉科医生外出会诊所花费的时间就相对的多,加之现阶段我院...  相似文献   
8.
内皮素与猪原位肝移植术循环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ET与猪原位肝移植(OLT)术循环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观察了一组12例OLT术的猪血浆ET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ET在猪OLT术的无肝缺血期开始升高,再灌注后进一步升高;血浆ET水平与再灌注后心肌损害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有关(ET与MAP,SVR,PVP,PAWP/CO,SV)等呈正(负)相关关系。结论:提示ET参与了猪OLT术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纳美芬复合托烷司琼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A组给予3μg/kg舒芬太尼+10mg托烷司琼+200μg右美托咪定+200mL生理盐水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0.25μg/kg纳美芬,C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0.5μg/kg纳美芬。对比三组疼痛程度、镇静效果、认知功能、不良反应、满意度。结果:术后12h、24h、48h, B组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与C组,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A组与C组,C组的VAS评分低于A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24h、48h, B组、C组的MMSE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与C组,满意度高于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复合托烷司琼在术后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