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热塑面膜应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应用热塑面膜固定等中心照射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摆位误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局部控制率与1年生存率分别为89.66%、81.03%,高于对照组的75.86%、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塑面膜应用于头部肿瘤放疗可提高固定体位的稳定性以及放疗的精确度,提高局部控制率以及患者的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癌放疗后MR复查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喉癌放疗后MR复查的表现。结果:18例单纯放射治疗、17例喉癌术后6~8周开始放疗、2例术后2年发现复发而行放疗。放疗后第6周MR示局部不同程度水肿,3~6个月后水肿消退,肿瘤范围也渐缩小或消失,但其中4例分别于1年、1年半、3年和6年MR复查示慢性水肿;单纯放射治疗后复发2例,术后放疗后复发5例,喉部分切除术后放疗后喉狭窄合并感染1例。结论:MR复查能观察喉癌放疗后出现的反应性水肿、慢性淋巴水肿、喉狭窄、原发肿瘤的好转和复发性喉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调强放疗技术对减轻患者治疗后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方面的意义.方法 参考EORTC QLQ-C30并结合鼻咽癌的相关症状及副反应,制定了包括35项内容的"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面访问卷调查了142例鼻咽癌无瘤生存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同时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资料,随访中位时间为25个月,按不同的放疗技术将患者分为调强放疗组(IMRT组)75例和常规放疗组(CRT组)67例.用SAS 8.1软件包处理数据,比较两组无瘤生存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分析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IMRT组、CRT组在情感认知功能领域评分分别为82.8±14.7、77.5±16.0(t=2.07,P=0.040);在疾病与治疗相关症状、反应领域评分分别为78.9±10.3、69.8±13.3(t=4.59,P=0.000).两组在口干、张口困难、吞咽呛咳、声嘶、颈部活动受限、进食吞咽困难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中,身体功能评分的因素为性别,回归系数为-4.692;总体生存质量自我评分的因素为随访时间和学历,回归系数分别为-0.618和12.316;经济状况评分的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回归系数-11.133;疾病与治疗相关症状反应评分的因素为组别(即放疗技术)和年龄,回归系数分别为-9.384和-5.853.结论 IMRT技术可减轻鼻咽癌患者治疗后口干、张口困难、颈部活动受限、进食吞咽困难等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同放疗技术、性别、年龄、家庭月人均收入、学历、随访时间等从多个维度上影响着鼻咽癌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腹部肿瘤患者应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软枕固定技术,观察组采用真空袋固定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同方向摆位误差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7%,与对照组的77.3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摆位误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应用真空袋固定技术,可有效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根治性放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放疗,44例同时辅助全身化疗。采用6~18 MVX射线前后对穿两野或前后对穿两野+左右侧野的四野照射,全盆腔照射DT30~40 Gy后中间铅挡加量DT10~20 Gy,使B点DT达50 Gy。盆腔转移的淋巴结局部小野补量(RT)照射,每次DT2 Gy,总DT8~10 Gy,高剂量后装治疗(HDR)采用核通后装机治疗,192Ir治疗,选取A点参考点,处方剂量为600~700 cGy,每周1次,共6次。结果随访时间为22~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随访率100.00%。PR、CR分别达100.00%和83.33%(40/48),盆腔转移淋巴结完全有效率为85.42%(41/48)。结论盆腔转移淋巴结照射剂量达60 Gy以上,疗效好,无严重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单纯放疗宫颈癌初诊患者,外照射前、20GY以及结束时分别进行1.5T磁共振常规系列及DWI扫描,测量各时间点宫颈癌原发灶ADC值,分析差异性以及与肿瘤退缩率的相关性。结果外照射前、20GY及结束时ADC值分别为(0.93±0.14)×10-3、(1.25±0.17)×10-3s及(1.55±0.13)×10-3mm2/s,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外照射前与20GY的ADC值差值(R值)为(0.33±0.16)×10-3mm2/s。外照射前后肿瘤退缩率为(0.86±0.11)。外照射前、20GY以及结束时各ADC值与肿瘤退缩率均无相关性(P值0.05),R值与肿瘤退缩率有正相关性(r=0.423,P=0.035)。结论宫颈癌原发灶ADC值放疗后升高;放疗后ADC值的早期变化与肿瘤退缩率具有正相关性,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潜在性功能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69例复发鼻咽癌近距离超分割放疗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局部复发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复发鼻咽痛再治疗有放疗、手术、化疗及靶向治疗等,其中放疗是最主要的方法.再放疗有多种方式,包括常规外照射、近距离治疗、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等.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局部复发再分期为早期的鼻咽痛采用单纯腔内近距离超分割放疗或联合常规外照射的远期疗效及晚期放射性损伤,评估近距离超分割放疗在复发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鼻咽癌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再分期为T1和T2的69例患者,其中rT1 51例,rT2 18例.20例接受单纯腔内近距离超分割放疗,每次2.5~3.0 Gy,每天2次,间隔超过6 h,连续治疗5 d,休息1周后再连续治疗5 d.照射剂量为40~50 Gy,中位剂量50 Gy.49例在常规外照射剂量达30~65 Gy,中位剂量50 Gy,休息1~4 d后加用腔内近距离推量8~48 Gy,中位剂量20 Gy,近距离照射方式同前.结果:全组再程放疗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9.66%和39.66%:3年和5年局部摔制率分别为86.3%和77.2%;晚期并发症中鼻咽溃疡发生率26.1%;张口受限39.1%;后组颅神经损伤30.4%;放射性脑病13.0%.再放疗后单纯近距离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张口受限分别为4例和23例(P=0.038),鼻咽溃疡分别为6例和12例(P=0.636).结论:鼻咽癌复发再分期为早期者采用腔内近距离超分割放疗临床实施可行,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晚期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中危及器官体积及位置变化对靶区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图像引导下调强放疗宫颈癌患者16例,分别于放疗剂量达9 Gy/5f、18 Gy/10f、27 Gy/15f、36 Gy/20f及48.6 Gy/27f时用锥束CT(CBCT)扫描,采集CBCT图像,与原始治疗计划CT图像配准,分别在CT和CBCT图像中勾画大体肿瘤靶区及危及器官,比较危及器官体积、体积变化率及DICE相似度指数(dice's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 。结果 放疗0~27分次膀胱、直肠、乙状结肠与小肠体积范围分别为88.48~195.49 cm3、40.41~42.93 cm3、792.85~907.86 cm3、38.49~49.05 cm3。膀胱0~27 分次体积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余器官体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及小肠0~27分次体积变化率和DS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直肠体积变化率与宫颈靶区、宫体的DSC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宫颈癌调强放疗中膀胱、直肠等体积与位置变化较大,其变化可能影响宫颈靶区、子宫体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是公认的预后极差的肿瘤。2006年,美国有32,300人死于胰腺癌,胰腺癌占据美国癌症死因的第四位,占消化道肿瘤的22%[1]。手术是胰腺癌唯一可能根治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大多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只有10%-20%。即使如此,胰腺癌手术治疗的效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中位生存期只有15-19个月,五年生存率约为20%。NC-CN2006胰腺癌指南推荐同步放化疗作为晚期胰腺癌和胰腺癌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三维立体适形放疗(three-dimemional 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3-DCRT)的技术特点是利用三维治疗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量化方法研究IMRT前与放疗中期靶区及正常组织体积与空间位置的变化。方法 选取 40例经过IMRT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剂量达27 Gy (15次)时各扫描1组CT图像。临床医生分别在这两组CT中勾画出靶区与OAR。通过Pinnacle计划系统图像配准把第1次靶区与OAR映射至第2次CT图像上。分析靶区与各OAR体积变化,并使用体积差异法和DICE相似度法来评价空间位置变化情况。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疗前和放疗15次的原发灶GTV、盆腔转移淋巴结GTV均不同(P=0.000、0.000)。使用体积差异法评价原发灶GTV变化率平均为(38.64±19.50)%,范围 3.16%~86.49%;盆腔转移淋巴结变化率平均为(42.49±25.68)%,范围 2.79%~87.42%; OAR中膀胱体积变化率最大,平均为(55.13±33.40)%,范围 3.25%~116.01%。使用DICE值法评价,原发灶GTV平均为 0.50±0.18,范围 0.10~0.85;盆腔转移淋巴结GTV平均为 0.31±0.20,范围 0.00~0.71,OAR中直肠DICE参数最小,平均为 0.57±0.14,范围 0.18~0.76。结论 IMRT宫颈癌患者疗前和疗中靶区及正常组织体积与空间位置发生明显变化,应及时修改放疗计划确保靶区足够剂量,同时避免OAR超过剂量限值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