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5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180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淋巴瘤是一组形态多样性的皮肤恶性肿瘤,对其正确诊断分类常常需要通过免疫表型的研究,来确定是T、B、单核巨噬细胞源性。以前这方面的工作多是在冰冻切片上进行,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以及免疫组化技术的进展,使得我们能够在石蜡切片上进行研究,这便于临床常规及回顾性研究[1]。我们选用一组已商品化的耐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针对不同淋巴细胞来源的McAb,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在石蜡组织上对不同来源的皮肤淋巴瘤和白血病进行了研究,以探求它们在常规病理皮肤淋巴瘤诊断分类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病例 均取自临床常规病理存档…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腹部手术后患者静脉输注丁丙诺啡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阳性药物对照进行研究,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患者200例,年龄18~64岁,ASAⅠ级或Ⅱ级,性别不限,体重50~100 kg,随机分为丁丙诺啡组(B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100例.2组术后分别静脉输注丁丙诺啡0.3 μg·kg-1·h-1、芬太尼0.3 μg·kg-1·h-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术后6、12、24、36和48 h的疼痛程度,于各时点行镇静评分及Prince-Henry评分,监测心率、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F组比较,B组各时点VAS评分、镇静评分和Prince-Henr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各时点RR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注丁丙喏啡0.3 μg·kg-1·h-1可有效缓解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是人类医学卫生健康更好发展、医学院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及医德精神与医德实践相融入的需要。通过深入探讨医德教育与医德实践融入的新模式、激发医学生自身修养融入实践的新动力以及新时代下培养医学生成长的新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精选医德教育队伍,学习伦理学与人文教育,以医学生为中心,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环境等具体措施,从而创设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以期培养医学生成长为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挑战的卫士。  相似文献   
4.
将消炎痛掺入SYZ-1医用加成型硅橡胶制成长21mm,直径为2.4mm含消炎痛40mg的均质型缓释药棒,通过体外消炎痛释放量测定,得出消炎痛缓释系统为非零级释放,释放时间至少持续360天,其生物安全性能评价结果全部合格,其经γ射线,环氧乙烷消毒后,无新物质产生,消炎痛释放规律不变。将该缓释系统应用于新型T型铜药宫内节育器,通过半年的临床观察有效地防止了放器后引起的月经过多,并随机选择10例放器后的妇女于分泌期吸取宫颈粘液测消炎痛含量,结果为7.44μg/ml粘液,5例妇女于分泌期吸取宫颈粘液测铜含量,结果为0.46μg/ml粘液湿重。选择15例妇女于放器前月经干净3~7天及放器1月月经干净3~7天对子宫内膜细胞后150个进行定量测定,结果示放器后1月子宫内膜细胞较放器前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5.
癌症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性疼痛,或称晚期癌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80%的晚期癌症患者有剧烈疼痛,世界上每天至少有1500万人经受着疼痛的煎熬。癌性疼痛的诊疗已成为各有关科室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1癌痛的诊断癌痛的诊断是治疗癌痛的基础,包括确认癌痛的发生机制和特点,评估疼痛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在C型臂引导下单纯膝关节腔冲洗和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7例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单纯关节腔冲洗组(67例)及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注射组(70例)。单纯关节腔冲洗组每周大量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冲洗1次,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组每周大量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冲洗加臭氧注射1次,2组连续3次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单纯关节腔冲洗组患者:疗效优27例,良23例,可14例,差3例,优良率为74.6%(50/67);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组患者:疗效优35例,良25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60/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关节腔冲洗组:术后1、2、3个月优良率分别为71.6%(48/67)、68.7%(46/67)、61.2%(41/67);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注射组术后1、2、3个月优良率分别为84.2%(59/70)、81.4%(57/70)、80.0%(56/70);2组各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纯关节腔冲洗和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注射均能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但关节腔冲洗联合臭氧注射相对于单纯关节腔冲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远期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应用脉冲射频治疗疼痛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内啡肽是体内主要的内阿片肽之一,是对疼痛通路进行调节的主要抑制性递质,对疼痛的调节作用突出[1]。本实验选择SNI模型模拟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并应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观察其对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方法:2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于术前和术后3d、3个月、12个月,运用T-ScanⅢ咬合检测仪和Bio-pak肌电图仪检测患者双侧颞肌前束、咬肌在下颌姿势位、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的咬合及肌电活动,评价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双侧咬合平衡性、术侧颞肌前束、咬肌肌电峰值及双侧同名肌电对称率在术后3d、3个月显著减小(P0.05),但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d、3个月和12个月疼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与术后3d、3个月相比,12个月麻木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高于术前(P0.05)。无一例患者出现咀嚼肌瘫痪。结论: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有效缓解疼痛,术后3d、3个月患者咀嚼肌功能降低,但术后12个月均可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ganglion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PGRT)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术后疼痛缓解迅速、创伤小、有效性高,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的患者,目前应用的比较广泛[1]。但对于术后疗效的判断,主要依靠疼痛视  相似文献   
10.
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指牙冠表面非生理性的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裂纹常侵入牙本质层,是引起牙痛的原因之一[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牙隐裂是继龋病和牙周病导致牙齿缺失的第三大原因[2]。由于牙隐裂早期常不易被发现,以致活髓牙未得到及时诊治,最终引起牙髓炎、牙髓坏死或局部牙周炎,严重者可引起牙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