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患有膀胱癌的患者经常出现无痛血尿,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恶性肿瘤[1].由于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较高,约2/3的膀胱癌病例在切除恶性肿瘤之后出现再次复发[2].目前,防止膀胱癌复发的主要手段是在膀胱癌术后积极按时地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在化疗中运用抗癌药物来杀伤在膀胱癌术后依旧残留在患者体内的癌细胞[3].膀胱灌注化疗的进行需要膀胱癌患者术后定期按时回医院,而且时间长达两年甚至两年以上,这就影响到膀胱癌患者坚持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信心和耐心,在化疗过程中逐渐出现不遵医嘱的现象,膀胱癌患者的依从性从开始到后来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指导患者留中段尿培养标本的效果。方法将215例需送检尿细菌培养患者按先后顺序编号,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对照组108例,采用口述讲解指导,观察组107例,采用口述讲解辅以茶壶冲水演示法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对留中段尿培养标本方法的理解程度及尿标本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理解率98.13%,尿标本合格率95.33%;对照组患者理解率88.89%,尿标本合格率87.04%。两组患者理解率、尿标本合格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边讲解边用茶壶冲水演示指导患者留取中段尿培养标本,易为患者理解并掌握,从而提高尿标本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盆底磁刺激联合电刺激在治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且术后存在尿失禁的患者90例,经Ingelman-Sundberg分度法确定为轻中度尿失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实施盆底磁刺激(每周2次)治疗,B组实施盆底电刺激(每周2次)治疗,C组实施盆底磁电联合刺激(每周2次)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的恢复情况,客观测量指标包括尿动力学相关指标、1h尿垫重量测试、ICIQ-SF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C组在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治疗后的漏尿量明显少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ICI-Q-SF及I-QOL评分明显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磁刺激联合电刺激能够明显提高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轻中度尿失禁的疗效,其在尿控恢复方面尤为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腔镜技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已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应用腹腔镜施行泌尿外科手术包括腹腔和腹膜后腔两种径路。后腹腔镜手术更符合泌尿外科的手术原则,且无需切开后腹膜,不受腹腔内脏器干扰,暴露简便,能最大限度避免腹腔内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于2004年4月至2005年2月采用后腹腔镜进行泌尿系统疾病的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汪雪萍  潘剑  倪利萍  邬凌峰  谢文华  陈斌 《新中医》2024,56(12):124-130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盆底肌训练(PFMT)、阴部神经电刺激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 禁(PPI) 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3名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肾阳虚型PP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46例和试验组47例。对照组采用PFMT联合阴部神经电刺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八髎、肾 俞和命门穴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问 卷(I-QOL)、PPI康复趋势评分表、盆底肌力(Glazer方案)、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试验组愈显率为93.62%,对照组为78.26%,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 周, 2组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并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试验组ICI-Q-SF评分在相同 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和12周,2组I-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呈逐渐升 高趋势(P<0.05);且试验组I-QOL评分在相同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和12周,2组PPI 康复趋势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且试验组PPI康复趋势评分在相同 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和12周,2组Glaze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呈逐渐升 高趋势(P<0.05);且试验组Glazer评分在相同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和12周,2组1 h 尿垫试验漏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并呈逐渐减少趋势(P<0.05);且试验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在 相同时间点均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2组ICI-Q-SF 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较治疗后升 高(P<0.05),I-QOL评分、PPI康复趋势评分、Glazer评分均较治疗后降低(P<0.05);且试验组ICI-Q-SF评 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I-QOL评分、PPI康复趋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 Glazer评分组间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PFMT联合阴部神经电刺激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PPI疗效显 著,可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及盆底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且远期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造口治疗师参与下经腹腔镜膀胱全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48例膀胱全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在造口治疗师参与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 48例患者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在造口治疗师专业的护理下,均于术后7~15 d内恢复良好出院.结论 造口治疗师参与下,有计划有步骤的专业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膀胱是前列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较大的痛苦,而且易诱发出血、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特别是老年人常合并冠心病。可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而加重病情。本次研究采用硬脊膜外自控镇痛术(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EA)、  相似文献   
9.
女性人群中,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禁。国际尿控协会(ICS)将压力性尿失禁(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定义为患者在运动、打喷涕或咳嗽等腹压突然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溢出。Delorme等首先提出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是迄今报道的创伤最小的治疗SUI术式。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治疗SUI患者30例,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