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CT尤其是增强CT在诊断闭合性肝损伤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共32例闭合性肝损伤,其中手术修补26例,另6例采取保守治疗。27例行肝部CT平扫和增强,5例只行平扫。结果:平扫28例见肝实质内不规则的低密度区,肝周及脾周等部位的液性低密度影是腹腔内积血的重要CT征象。平扫有4例漏诊,增强扫描后损伤部位和程度均清晰显示。结论:肝损伤行平扫加增强CT检查能清晰显示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与可切除性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飞  俞赵军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2097-2097
胰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1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旨在通过影像学表现与临床手术结果相结合,对胰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加以分析总结,以帮助临床制订更有利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CT表现及CT对肠梗阻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临床和/或腹部平片怀疑肠梗阻的CT表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例或临床随访诊断最终结果对照。结果160例患者CT诊断存在肠梗阻全部与最终结果相符合,对病因诊断总体准确性为86.25%(138/160),而CT检查前病因诊断正确率为25.0%(40/160),CT检查前后诊断正确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检查能明显提高肠梗阻的诊断率,并且能明显提高对梗阻原因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良性、单发性嗜铬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腹部良性、单发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灶的CT和MRI表现.结果 34例患者行CT检查,32例患者行MRI检查,其中6例患者行CT和MRI联合检查.所有患者均以手术病理确诊;CT诊断中33例(97.06%)患者符合诊断标准,32例行MRI检查的患者均诊断为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符合率100%.所有患者的病灶边缘均比较光滑,而且病灶边缘与周围结构有较为明显的分界点;18例患者病灶周围结构出现推移;5例病灶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是太清晰,扫描显示包膜不完整,但是与手术病理发现不一致.结论 CT和MRI检查均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出腹部良性、单发性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5.
200例颅脑损伤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交通事故及其它机械创伤日益增多,其中以颅脑损伤较多见。作者自2005年5月至2007年3月通过对20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CT扫描分析,推断其预后并指导治疗,具有临床重要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CT表现及CT对肠梗阻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临床和/或腹部平片怀疑肠梗阻的CT表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例或临床随访诊断最终结果对照。结果160例患者CT诊断存在肠梗阻全部与最终结果相符合,对病因诊断总体准确性为86.25%(138/160),而CT检查前病因诊断正确率为25.0%(40/160),CT检查前后诊断正确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检查能明显提高肠梗阻的诊断率,并且能明显提高对梗阻原因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俞赵军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0):1398-1399
目的分析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CT表现,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认识及正确诊断。方法回顾分析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病理活检、痰检及细菌培养证实的6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着重观察受累支气管壁、支气管管腔、肺实质、肺门纵隔结构及胸膜的改变。结果60例患者支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74处,累及左侧支气管32例,共38处,右侧支气管28例,共36处,同时伴支气管管壁钙化10例,支气管腔内结节影4例;阻塞性肺不张、肺炎及肺实变48例,伴钙化28例;30例患者同时存在肺实质结核,伴空洞形成10例;肺内发生支气管播散16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8例,伴钙化14例;胸膜增厚16例,伴钙化4例。结论支气管内膜结核CT表现多种多样且具有一定的特征,CT检查可以明显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认识及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肺动脉血管造影术(MSCTPA)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MSCTPA诊断为PE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肺栓塞的表现形式、部位、数目及其它改变。结果:27例患者共行50次MSCTPA检查,共有191处肺动脉显示了栓塞。栓塞受累部位分布广泛,包括肺动脉主干3支、左右肺动脉20支、肺叶动脉41支、肺段动脉127支;间接征象为栓塞处肺窗示肺纹理稀疏15例,胸膜下梗死灶18例,胸腔积液7例,肺动脉高压5例。结论:MSCTPA是临床诊断PE的一种简便、快速、有效、安全、无创伤的检查方法,诊断直观、准确、可靠,是诊断早期PE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对肝脏肿瘤性病变血管评估的临床价值,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本文收集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59例并进行术前、术后评估,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visce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VAPA)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对我院20例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患者多层螺旋CT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文20例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患者在平扫时VAPA中心密度均匀或不均匀,13例呈现稍低密度,3例呈现稍高密度,4例表现为混杂密度。CT均发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的软组织肿块,与腹主动脉或母体血管关系密切。20例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碘海醇后的增强扫描后部分或全部明显强化;增强扫描后12例瘤体中央处增强与腹主动脉同步,8例瘤体增强稍迟于动脉,随时间的延长,瘤体密度逐渐升高,等于并超过腹主动脉密度。结论 CT检查腹部假性动脉瘤的简便、无创和可靠检查方法,尤其是行增强MSCT和CTA对腹部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