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估检测大肠肿瘤患者粪便中SEPT-9和微RNA(miRNA)-34b/c基因甲基化对大肠肿瘤筛查的临床性能。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使用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大肠肿瘤患者(大肠癌组35例、大肠腺瘤组47例)和正常对照人群(正常对照组52名)粪便中SEPT-9和miRNA-34b/c基因是否存在甲基化,来评估其筛查大肠肿瘤的性能。结果 大肠癌组SEPT-9和miRNA-34b/c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68.6%、71.4%,大肠腺瘤组分别为57.4%、63.8%,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6%、11.5%。3组的SEPT-9、miRNA-34b/c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SEPT-9 = 37.185,2miRNA-34b/c = 40.040,P均< 0.001),利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大肠癌组和大肠腺瘤组的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3组联合检测SEPT-9和miRNA-34b/c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为88.6%、76.6%、13.5%,大肠癌组和大肠腺瘤组联合检测的甲基化阳性率均高于SEPT-9单基因检测和miRNA-34b/c单基因检测(P均< 0.05)。结论 检测粪便中SEPT-9和miRNA-34b/c基因甲基化具有效好的大肠肿瘤筛查性能,或许可作为大规模人群筛查大肠肿瘤新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多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筛查的性能优于单基因。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粪便DNA检测在大肠肿瘤机会性筛查中的价值。[方法]进入筛查的人群中连续收集46例大肠癌(CRC)、60例大肠腺瘤(CRA)及30例正常粪便标本,采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粪便DNA突变情况,并与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比较。[结果]CRC组、CRA组和正常组IFOBT的阳性率分别为45.7%(21/46)、18.3%(11/60)和13.33%(4/30);CRC组、CRA组和正常组APC的突变率分别为58.7%(27/46)、20.0%(12/60)和3.33%(1/30),p53的突变率分别为65.2%(30/46)、25.0%(15/60)和0%(0/30),K-ras的突变率分别为60.9%(28/46)、23.3%(14/60)和0%(0/30),粪便DNA 3个基因联合检测的突变率分别为76.1%(35/46)、35.0%(21/60)和3.33%(1/30)。CRC组、CRA组中APC、p53、K-ras基因单独检测的敏感性与IFOB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C组、CRA组粪便DNA 3个基因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均高于IF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C组、CRA组粪便DNA 3个基因单独和联合检测大肠肿瘤的特异性均高于IFOBT,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DNA联合检测大肠肿瘤的敏感性高于IFOBT,提示粪便DNA检测可能是更适于机会性筛查大肠肿瘤的无创性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埃索拉唑和呋喃唑酮三联疗法与经典铋剂四联疗法作为初次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26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为Hp感染上消化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66),给予埃索拉唑、莫西沙星、呋喃唑酮三联10d治疗;对照组(n=60),给予经典铋剂四联14d治疗,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Hp,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9.4%,对照组为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埃索拉唑和呋喃唑酮三联Hp根除率与经典铋剂四联疗法相同,但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206例病例。分析其人口学、常见临床指标及预后特点。结果sBP患者主要仍为乙肝患者,涉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158例。腹腔积液培养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34%。结论SBP仍是临床常见肝硬化危重症,仍需强调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206例病例。对可能影响肝硬化患者发生SB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MELD评分,脾脏厚度和腹水总蛋白最终进入了Logistic回归方程,OR分别为4.703、3.864、7.108。结论 MELD评分、脾脏厚度、腹水总蛋白可能为S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联合幽门螺杆菌(HP)检测在胃癌癌前病变以及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因上腹不适就诊而确诊为胃部病变的194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岁102例为老年组,<60岁92例为中青年组.所有病人均经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大肠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大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糖尿病与大肠癌发病关系的调查,分别计算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肠癌、糖尿病与大肠癌分化程度的关系及糖尿病病程与大肠癌发生的概率(P值) 及相对危险度(OR值)。结果:⑴既往有糖尿病的,年龄越大的、病程越长的糖尿病患者更易患上大肠癌(P值分别为0.021、0.014、0.043,均<0.05;OR值分别为17.949、3.397、8.299,病例组的OR值均比对照组的高;95%可信区间分别为:3.626-88.853、1.219-9.464、1.028-67.002)。⑵糖尿病与大肠癌分化的程度、病理组织类型等无明显相关(P值为0.443,OR值为1.844,95%可信区间为0.377-9.022)。结论:糖尿病是大肠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50岁的糖尿病患者更需要行大肠癌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联合多层螺旋CT扫描(MSCT)检查对结直肠癌(CRC)术前TNM分期判断的准确性。方法连续选取在我院外科手术治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CRC患者共39例,以术后病理TNM分期作为金标准,评价EUS、MSCT及两者联合对CRC患者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结果本组患者EUS对CRC的T分期判断准确率分别为75.0%~83.3%,N分期为50.0%~80.0%;MSCT对CRCR的N分期判断准确率为60.0%~83.3%,EUS、MSCT对于N0、N1的判断的准确率接近,而对于N2的判断,两者联合较EUS优势明显(91.7%vs 50.0%,P0.05)。结论 EUS对CRC术前T分期及N0、N1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MSCT对N2、M分期的准确性较高,两者联合检查,可获得更精准的术前TNM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